孙彦彦
全国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各有千秋,或清新灵动,或成熟稳重,但都一样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孩子们在活跃的参与中,在细细的品味中,在投入的朗读中,在忘我的抒写中,已经领悟了语言文字的奥秘,打开了文学知识的大门。这些特级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舒张自如,大到一本书的结构,小到一个标点的运用,他们都了如指掌。
细细研究这些名师的课堂案例,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语文课都是“慢语文”,是一标一点、一字一句慢慢品味的语文。好的语文课一定是慢语文,不拖沓散漫,不急功近利,给人的感受永远是充实,是享受,是艺术。那么慢语文需要什么要素呢?
一、出色的教学设计
慢语文首先需要老师慢下来,静下心来细细研究课文,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明确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一節课的筋骨,只有思路明晰了,才能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只有思路新颖别致,才能使课堂张弛有度,事半功倍。纵观名师课堂,他们的教学设计总是别出心裁。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王君老师上《社戏》,教学设计思路为“自由聊聊初读感受,定向学学读写技巧”—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她教给学生的是有章法、实用性强的技巧指导。比如:同类信息法。
写“急”—
直接写:我急的大哭。
一反常态:那一天,我不钓虾,饭也少吃。
出现幻觉: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
写“高兴”—
直接写: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
动作、声音:我们立刻一哄出了门。
出现幻觉: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景物描写烘托心情: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这样的设计显然是花了大功夫在里面的,不是单纯地告诉学生这是人物描写,那是景物描写,而是反复研究课文,从内容繁杂的文本里,提炼信息,归纳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怎样用文字多方面、多角度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再如北京十一学校的杨宏丽老师上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了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描写人物,她设计了同类题材的比较阅读。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我的母亲》与之比较,再把老舍的《我的母亲》和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两篇文章拿来一起比较,于是,学生明白了大师笔下的人物形象之所以丰满,是因为大师们不单单写母亲(父亲)对自己的影响,还会把人物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写母亲(父亲)对家人的态度,以及母亲(父亲)与亲戚、他人的故事。由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懂得写人物的技巧,并可以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特级教师赵谦翔在讲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性格时,是这么设计的:
安贫乐道之儒家之道
安贫乐道之道家之道
围绕“道”字来阐述陶渊明当官时与不当官时的思想。陶渊明当官,是因为他心中也有“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但是官场黑暗,他不愿同流合污,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因而愤然离去,隐退田园。正如孟子所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如李白所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身上的正气与刚气使归隐后的他独守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虽居陋巷,却不改其乐,率性自然,随心所欲,“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何尝不是道家之道?赵老师将文章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
笔者在参加优质课比赛时(讲的是八年级下册萧乾的《吆喝》),借鉴了王君老师用顺口溜串联文章特点的方法,设计了两个环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下:
赞吆喝
小小吆喝花样多,
有形有色又鲜活。
平实质朴显风俗,
民间艺术真不错。
赞《吆喝》
吆喝自在他心中,
杂而不乱分类清,
一年四季有顺序,
地道京白特色明。
出色的教学设计来源于对课本的深入解读,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精彩了,一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二、智慧的追问
如果说精彩的慢语文课堂是一棵树,那么出色的教学设计就是树的主干,课文内容就是树的绿叶。然而,想要树开出美丽的花,则需要老师智慧的追问。
《礼记·学记》中曾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运用在教学里,其实就是追问的艺术:先易后难。
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王君老师讲《社戏》,在欣赏鲁迅的写人技巧时,她从“双喜”这个典型人物入手,抓住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语言描写进行赏析。
《社戏》: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师:为什么用问号,而不用感叹号或是句号?
生1:因为双喜刚想起来,还有点不太相信。
师:刚想起来?哪个词能说明他刚想起来?
生1:忽然间,还有大悟。
师:很好。什么叫悟呢?
生2:就是他忽然想起来了。
师:对了,他忽然想起来了,说明在别的小伙伴唉声叹气的时候,他在?
生齐答:思考。
师:有思考才有大悟。这就与前文对他的评价吻合了。
生齐答:最聪明。
师:同学们真有灵性。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了,他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大家:八叔的航船回来了。
生3:不对,我认为他可能是在提醒别人。如果自己直接说出来,就会显得很专断。
师:你体悟得很仔细。那么双喜为什么提醒大家呢?
生4:让大家一起撺掇,人多力量大。
师:呵呵,好。 “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吗?”潜台词是什么?
生5:我们一起去吧!
师:那他为何不直接说出来?
生6:因为这样会留有余地,他直接说出来,万一有小伙伴不愿意去呢?
师:可见,双喜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样的表达效果,竟然是一个小小的问号表达出来的!所以说,鲁迅对人物的描写,一标一点都有用意。
这个教学情节一直让人难忘。一个小小的问号,在王君老师富有智慧的追问下,品味出丰富的双喜形象。如果老师直接问:“从这两句话你能看出双喜的什么性格?”学生的理解大概不会这么深刻。
智慧的追问还要讲时机。记得一次听公开课,教学内容是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其中一个环节是“学斑羚,悟含义”。老师对一个学生问道:“你能不能学一下此刻的羊咩声?”其他学生都笑了。被叫起的学生性格内向,很腼腆,低着头没有说话。后来在大家的鼓励下,他终于怯怯地小声“咩”了一下。老师立刻问道:“你为什么这么叫呢?你认为这个叫声的含义是什么?”孩子默然了,显得更窘迫,更局促不安。其实这个时候,老师是不应该追问的。鉴于这个孩子的性格,能站起来咩一声就已经是奇迹了,老师应该马上表扬他,而不是追问。所以,追问也要看对象和时机。
与之相反,北大附中副校长程翔老师在教授《岳阳楼记》时的追问就恰到好处。《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词语不好理解,如“迁客骚人”“岸芷汀兰”“锦鳞”等等,如果一开始就追问学生这些词的意思,那学生肯定只会照本宣科。然而程老师没有急于讲解和追问,而是在讲到“看到哀景引发哀情”的时候,抓住了追问的时机。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刮风下雨,会感极而悲吗?
生齐答:不会。
师:谁会感极而悲呢?
生1:心情本來就不好的人。
师:文中哪些人心情不好呢?
生1:答不出。生2:滕子京。
师:为什么是滕子京?
生2:因为文中说“谪守巴陵郡”,可见他被贬了,心情不好。
师:他心情不好吗?很抑郁很消极吗?
生3:不是,他做到“百废俱兴”了,应该不是他。
生4:是上文的“迁客骚人”吗?迁客是被贬的人。
师:找得好。迁客是被贬的人,骚人课下注释是诗人。这个好像解释不通啊!
生思考。师提醒:“骚”指什么?
生大悟:《离骚》。
师:对了,《离骚》谁写的?
生齐答:屈原。
师:屈原一生的经历如何?
此时学生彻底明白了“迁客骚人”是指不得志的人,不得志的人看到哀景引发自己的伤感之情,自然是感极而悲了。
这就是追问的艺术,一是先易后难,找准追问的切入点,二是把握好追问的时机。这样富有智慧的追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擦出思想的火花,还能够在追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好习惯。比之于疾风暴雨、走马观花的快餐式语文,这样的慢语文更能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质和文学素养。
教育界的张文质先生曾明确提出:“语文是一种慢的艺术。”的确,语文课堂上精彩的教学设计,精彩的师生对话,精彩的追问,是快不得的,这种慢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情感与情感的传递,它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如电闪雷鸣,醍醐灌顶,总能留给人深刻的印象,给予知识的积累、精神的滋养,从而对语文、对文学产生更大兴趣。这,就是慢语文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