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监测背景下如何优化课堂练习设计

2019-12-19 02:06李丽娜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课文内容

李丽娜

在当前小学语文学业质量监测的背景下,语文课堂的配套练习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练习又称随堂练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课堂作业与预习作业、课后作业一起,成为教学作业的主要架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科学、合理的课堂练习,是很有必要的。而研究课堂练习的设计,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确定训练点,明确目标

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语文课都有特定的知识点或技能可以进行练习。从宏观的角度看,“练”要着眼于培养新时代人才这个大的目标;从微观的角度看,每次课堂练习都要有确定的训练点和明确的目的,只有有了确定的训练内容及明确的训练目标,才能指引正确的设计方向。

《鲸》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说明性文章”中的第一篇,“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是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三道题:第一道是列出四句话,要求学生回答它们各自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第二道是阅读一篇短文,说明这篇短文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第三道是“小练笔”,请学生仔细观察家里的某一件家具,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这件家具的外形、功能等,要求必须用上本课所学到的说明方法(至少两种),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

以上三道练习题都是围绕“说明方法”这个知识点设计的,目的就是检测、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几种常见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形式多樣,激发习趣

课堂练习,不是为了给学生增加作业负担,而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及当前,我们的学生重复劳动,浪费精力,做着意义不大的“无用功”,这是极不可取的。我们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练习,为学生们争取更多的课余时间。当然,课堂练习不仅要学生独立完成,而且要他们高高兴兴地主动完成。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选择合适的呈现形式。确定的练习内容,可以采用听、说、读、写、演、画、观察、游戏、采访、调查报告等不同形式,这样才不会显得单调乏味,才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课堂练习的形式可依据课时内容而定,不拘一格。例如,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课—“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课前要布置学生做好分组预习,如传统佳节组、民族服饰组、家乡美食组、民居建筑组等,学生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搜集资料,做好课堂口语交际的准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人数和形式都不要太过限制,各小组可以自由发挥。这样一来,课堂练习时,有的组准备了幻灯片和手抄报,由小组派代表交流;有的组带来了香喷喷的食物,逐一介绍,并欢迎大家品尝;有的组制作了建筑模型,有专人展示和介绍。一节课下来,“色香味”俱全,学生们交流评价的气氛非常浓郁,都不舍得下课了。

课堂练习的形式还要因文而异。如《画杨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试验;如教学诗歌、散文时,可以要求学生现场完成“诗文配画”作业;如《渔歌子》《冬阳童年骆驼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现场作一幅画;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可以要求学生画一幅游览导图,并现场客串导游;如《晏子使楚》《将相和》,可以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完成课本剧的表演,将书中的人物、场景、对话等一一演绎出来。如此设计课堂作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人人参与其中,人人乐在其中,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巩固、提高和迁移所学的知识点。

三、分级设计,兼顾全班

如今,大多数学校都采用大班制,学生人数很多,学生们的学业水平有高有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撒网式”的课堂练习,没有针对性和差异性,不仅会浪费时间,还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面对全班同学设计课堂练习时,一定要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级设计的方式,至少设计三种课堂练习,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提高知识和能力,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

采用分级练习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文,显得特别有实效。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七组习作练习是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指导的重点是习作内容和写法。师生共同总结出要写的内容(简介读过的书或文章梗概,联系实际谈感受),写法指导上以本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为例,然后按学业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为ABC(强中弱)三组,并分别制定写作的方向和内容。A组(强):不得选例文,要另选课外读过的书或文章;B组(中):不得选例文,可选课内学过的课文;C组(弱):可以选例文,但感受要有所不同。在这个过程中,A类学生向高要求创作发起挑战,B类学生学着独立完成习作,C类学生则从模仿范文入手。各个水平层级的学生都立足于自身,全班同学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如此设计,照顾了全班同学的课业水平和学习能力,避免了个别同学感到学习吃力的问题,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课堂作业的梯度设计,强调的是针对性和适应性,其目的是“有教无类”,兼顾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立足创新,着眼创造

课堂练习不只是为了巩固、提升所学的知识,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在作业之外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鉴于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挖掘作业中有利于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元素。教师要有开放、宏观的眼光,立足创新,着眼创造,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从课堂出发,敏锐捕捉热点信息,紧跟时代形势,创造地设计课堂练习。这种课堂练习,必须兼具教育性、活动性和实践性,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开心快乐地完成课堂练习。“玩中学”,才是学习和练习的最高境界。

1.文本的续写

续写是学生作文中很重要的一个素养,必要的练习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穷人》一文时,可以安排学生续写《穷人的孩子(成长篇)》;在学习《太阳》《月球之谜》后,可以安排学生创作一篇科幻故事。

2.文本的扩写

针对某些文本中出现的特殊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如《唯一的听众》中某个段落只有一个省略号,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写下来—这里为什么只有一个标点符号?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提到了这样一种读书方法—“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想想还有什么不一样的读书方法。

3.知识的迁移

《匆匆》一文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时间流逝”,课堂上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 (),有()的时候;(),有()的时候;(),有()的时候。这道题既是知识的“现学现卖”,更是更高层级的迁移运用。

4.思维的挖掘

教师教授《新型玻璃》一文时,可以鼓励学生说说“你心目的最新型玻璃必须具备什么功能”,从而挖掘学生发散性思维潜力。教授《司马光》《称象》等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文中提到的问题。

5.知识的补充

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完《蝙蝠和雷达》后,教师应提醒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翻阅资料,看看人类的众多发明中,有哪些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灵感;在动物的仿生原理指导下,人类还能发明什么。

总之,课堂练习设计要确定合适的练习内容,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要选择合适的练习形式,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练习,关注个体,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练习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课文内容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主要内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