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
近年来,院内感染发生率在开展各种新医疗技术、大量应用免疫制剂及抗菌药物的作用下日益提升,一方面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危害了医务人员的健康,如果没有对感染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那么医护人员也是高危人群[1]。在世界最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中,医院感染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在医院质量管理系统的评价中纳入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2]。为了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最终提升医院综合效益,本研究对2018年4月—2018年8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神经外科患者3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优质护理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影响。
随机选取2018年4月—2018年8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神经外科患者3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护理组(175例),一组优质护理组(175例)。优质护理组患者中男性100例(57.1%),女性75例(42.9%),年龄45~79岁,平均(62.4±11.2)岁。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性98例(56.0%),女性77例(44.0%),年龄46~80岁,平均(63.6±13.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1)均具有齐全的病历资料;(2)均具有良好的依从性;(3)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入院前合并感染;(2)有免疫系统疾病;(3)有严重贫血。
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将标本及时送检,将日常巡视与查房工作做好,对危重病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具体操作为:(1)环境优质护理。对管理病房的力度进行强化,定期为病房通风,每天1次,对室内清新的空气进行有效保持,将绿色植物适当摆放在病房,对病房空气进行净化。对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柔和的光线进行保持。(2)清洁优质护理。严格避免呼吸道感染家属探望,晨晚间有效护理患者,对保洁员工作进行规范,定期湿式清洁病房,每天2次,如果患者有体液、血液污染,则将污染物及时去除,同时消毒处理,在此过程中将含氯消毒液充分利用起来。(3)终末优质护理。在患者转科、出院时对患者进行转科、出院指导,将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督促患者及时寻求各科医师处理出现的问题,定期来院复诊。死亡后终末消毒处理其床单位。
统计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对患者感染年龄、部位、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同时,将院内感染健康知识调查问卷执行设计出来调查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内容包括院内感染定义、发生原因、合理用药等10项内容,每项内容3个答案,1~3分,总分10~30分,随着评分的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逐渐增强[3]。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护理质量标准,内容包括评估、预防感染的能力、消毒隔离等,总分0~100分,0分、100分分别表示护理质量低、高[4]。此外,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共20个条目,医生、护士分别9条、11条,每个条目0~10分,总分0~100分,0分表示不满意、100分表示满意。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4.0%(7/175)低于常规护理组8.0%(14/175)(P>0.05),不同感染年龄、部位、住院时间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感染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感染知识掌握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比较[( )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感染知识掌握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比较[( ) 分]
?
医院内感染又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院感染。相关医学研究表明[5-8],优质护理能够将感染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对院内感染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使患者的住院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感染年龄、部位、住院时间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感染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促进了护理效果、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能够对院内感染的发生进行更规范科学的控制[9-12]。
总之,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均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但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感染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