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余
(四川省自贡市精神病人康复院,四川 自贡 643020)
事业单位能够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现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发展,事业单位在工作内容、工作领域、工作对象、工作方式等方面也会存在较大的变化。市场经济分类趋于精细化,使用会计信息的领域逐渐扩大,使用人员对于财务信息具有更高的依赖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会更高[1]。在这种变化形势下,以往采用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人员的需求。因此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政府会计制度采取的“双基础”“双报告”模式能够达到管理人员、投资人员、政府、公众等在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方面的需求,能够保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事业单位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也不断采取改进措施,保证事业单位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其在财务管理方面依然存在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具体分析如下:
(一)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大多数资金的来源都是财政拨款,对于部分事业单位而言,只需要依照相关政策研究来执行相关规定、工作就算是完成单位的工作,并没有思考如何去提升资产的价值,也不会积极地去探索如何提升财政资金科学化利用水平,对财务管理工作也不够重视,放在边缘化位置,无法有效把握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
(二)财务管理被预算管理所替代。国家在政策方面的监管制度逐渐严格,从事业单位的角度上看,更加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对预算执行状况采取的监督措施也越来越严格。为了保证更好地执行预算管理工作,会担心预算执行无法达到标准,影响其财政预算指标而选择通过各种方法、渠道来进行预算支出。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前所采用的收付实现制,预算执行都比较落后,逐渐凸显出实现制的弊端[2],事业单位经常需要突击进行费用支出,从而很难发挥管理应当拥有的管控效能。
(三)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时存在问题。要保证更好地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监督工作的基础环节为财务核算分析工作。目前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负债、净资产会计要素的管理以及核算时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包括缺少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相关的核算指标不够清晰等,无法全面掌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在资源配置使用情况方面的数据,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影响。
(一)政府会计核算制度的重构。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传统会计系统核算的弊端,会计核算系统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包含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两项功能。政府财务人员在形成政府财务报表时可结合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应用新的核算制度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相关要素具有有效协调的作用,将政府的财务报告以及决算报告紧密联系起来。对政府财务信息以及预算执行信息进行全面反映。
(二)将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引入。权责发生制主要指的是发生支付款项的义务和收取款项的权利来作为基础标志明确单位当前实际费用以及收入基础会计核算。有别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能够将事项权责义务、经济义务突出,对于单位可持续发展能力、运行效率也能够全面体现,能够保证单位财政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将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引入能够突出财务会计的重要性。保证能够科学编制政府财务报告,准确反映出单位运行成本以及财务状况。
(三)对预算会计功能进行完善。会计改革能够优化、调整政府预算会计环节、功能、内容。对政府预算会计进行优化后能够将新《预算法》更好地贯彻到相关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位以及各个部门实际预算收支情况,各单位、部门在财务决算管理以及预算方面的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
(四)体现出财政预算革新的要求。我国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的关键为政府会计,政府会计也属于我国财政预算改革重要的一项内容,顺应了对各级政府落实收付实现制到预算支出与收入的相关规定,更好地满足了预决算公开与收支分类科目科学改革的有关需求与要求。
(五)对报表体系结构进行完善。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当中进行报表划分时包含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这两大类别,对其进行划分并优化,实现报表结构以及核算内容的完整化3~4],报表中所附注的内容也能够得到细化,政府会计报表中含有的重要项目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数据来增加其有效性和全面说明性,会计信息在决策有效性和信息透明性上会更高。
(六)对基建会计核算进行整合。《政府会计制度》充分结合了《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在结合的基础上对单位会计核算进行重新规定,政府方面无法单独建账,保证在政府基本建设中会计核算的简单化,将基本建设中的会计核算进行整合,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具有提高的作用。
(一)成本管理方面。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加强成本管理十分重要,必须将其重要工作内容落实。开展实际工作时需要加强在成本上的管理力度的同时更需要加强执行力,保证各项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成本核算的指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控制措施以及各项环节都需要尽可能标准化和细化,更加清晰、明确成本核算的内容。
(二)预算机制方面。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会增加事业单位中会计体系的独立性。事业单位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时会涉及到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可以看出两者的重要性。新的会计制度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只有这些,事业单位在该制度下所进行预算和管理对自身能力也具有强化的作用,会计账目收付得到有效协调,更容易达到国库管理的要求。以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时选择的形式均为预算支出,进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会在旧的管理体系中纳入固定资产的购置。
(三)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方面。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一方面可以构建全新的核算模式,包括双基础、双体系、双报告等[5~6],针对工作重点来划分政府会计中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方便区分两者的差别,并且能够针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财务信息的差别之处来利用财务报告将其清晰、完整地反映,方便分离开预算部门和常规的财务部分,保证全面地进行预算管理。另一方面也是能够有效协调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要素,结算与财务报告相互弥补,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信息以及财务信息能够共同反映。
(四)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方面。我国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长期遵守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在该基础上加强执行各项行业标准、制度以及相关办法。但是针对这些制度还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协调方法,使得事业单位在成本、效益配比方面没有真实的依据支撑,考评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也不具备真实性[7],政府财务参与不完整、不准确,不利于有效的社会监督。政府制度进行改革后得出的政府会计制度具备更高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以及协调性,在展开实际工作时,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不需要区分开来,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等也不需要区分,在会计信息上具有的差异不大,可以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得出以往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能够给事业单位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也能够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提升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效率。结合相关资料证实,可以总结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进行新旧会计制度的比较可以看出,新的会计制度能够维护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有序性,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