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联丰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晋江市供电公司 福建泉州 36 2200
在10kV的配电网运行中,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故障,这对配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类型也比较多,其中相间的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发生最多,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接地故障是最为常见的故障类型,特别是由于受到大风和雷雨等天气的影响,往往此期间内接地故障存在更高的发生率。配电网内线路故障的自动定位主要就是在配电网出现接地或者短路的故障时,借助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等,实现对其过程量化信息的充分收集和利用,从而快速实现对故障点的定位;而故障的自动隔离主要是借助智能分界的负荷开关,来实现对故障以及可疑故障线路和没有故障线路的有效分开,从而确保其它的线路能够正常的供电和使用[1]。
在10kV的配电网内,采用配电线路的故障自动定位以及隔离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配电网运行的水平。此技术能够对巡检人员的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降低他们工作的强度,当出现线路故障时,还能够实现对线路的自动化定位以及隔离,这样就缩短了故障查找的时间,便于及时对故障进行排除和解决,提升供电质量的稳定性。在配电线路的故障自动隔离技术中,主要是借助智能分界的负荷开关,来实现对故障以及可疑故障线路和没有故障线路的有效分开,尽管其技术不能实现故障线路的全面覆盖,但结构简单、可靠,能够独立性运行,并不需要使用后台集成性计算机和通讯信息等技术,且其对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以及造价需求比较低,在很多农村地区10kV的配电网中都能够实现广泛安装[2]。
对于配电线路的故障自动化定位以及隔离技术来说,是一种近年来研发和发展的现代化电力技术类型,尽管其在实践使用中存在显著优势,但因为受到诸多因素共同的作用和影响,导致此技术仍然还存在诸多应用的不足情况。首先,配电线路的故障自动化定位以及隔离技术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尽管此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技术使用中,还存在技术人员能力低的情况,对故障的排查时间比较长,这就影响了此技术作用的发挥;同时此技术还存在一定技术方面的不足,因为此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现代化技术,在对此技术的研发和研究中,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对其实施不断的完善,尽管现阶段对此技术的使用力度逐渐加大,也切实实现了对故障检查和处理水平的提升,但是其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缺陷也影响这其技术效果的充分发挥,还需要其行业和相关人员对此技术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在现阶段对配电线路的故障点实施检测中,主要是通过线路的FTU以及线路故障的指示器等方式,借助FTU可以对线路故障实现自动化的定位以及有效隔离,但此方式往往需要进行很高的投资,所以想要实现广泛的推广是不现实的;如果使用线路故障的指示器,则可以对线路故障实现分段的定位效果,但因为很多故障的指示器普遍存在自动化的定位功能不足,所以在配电线路出现故障时,还需要通过人工方式沿线实施故障的查找。在线路故障的监测系统中,故障的指示器以及GPRS的通讯技术是系统基础部分,来实现对线路故障及时快速的自动化定位,促进供电的性能有效提高。
在配电线路的故障自动化定位系统中,主要针对相间以及单相接地的短路故障实施检测,当故障的指示器启动时,系统会显示出红色,且会发出一个无线的调制编码类信息,在线路的指示器所发信息得到IPU的接收和获取后,就会对其开展解调和解码的操作,并把其实际地址的信息以及指示器编码的信息综合分析和整理后实施发射。在监控中心中,数据的处理以及转发的系统对IPU所发信息进行接收,并实施相应解调处理,在成功解调后变回把其发动到通讯的主站,且继续对其信息实施解码,在完成处理后,信号借助104规约接口再传送到监控中心内,此时计算机来对相关信息数据实施接收和处理,主要包括对信息的错误校正、逻辑的判断和运算等,且在电子的地图内对故障通路的定位实施有效的标记,这样就促进维修人员能够按照电子的地图内对故障的定位实施分析和故障的处理[3]。
通过线路故障的自动化定位技术能够实现对故障点的及时准确定位,而如果在全线发生停电的故障后,就不能对故障点实现有效的显露和自动化的隔离。目前,变电站在10kV的架空线路实施保护中,只是针对过流和重合闸等实施保护,并在小电阻的接地系统内再针对两端的零序保护进行配置,而为了保证继电保护具有良好的灵敏性与选择性,就要在保护的范围内进行整条显露的设置,当线路的末端出现故障时,要求保护具有足够的灵敏度性能,当出现一处线路故障时,线路上下的保护配合是呈现出阶梯性的状态,此时在线路的末端已不存在保护级差的时间,而全线停电唯一性的条件就是选择性的故障跳闸丢失。
综上所述,10kV配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与隔离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电力技术,具有着显著的技术优势,但因为处于探索阶段,对其技术的运用还不是很普及,这就需要对此技术不断进行研究,挖掘其技术价值潜力,从而推动电力行业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