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思考

2019-12-19 23:03周蕊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归口管理体系公立医院

周蕊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需求不断增加,民营医院日渐增多,公立医院若想长足发展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从市场层面,医疗市场发展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消费需求。从消费者层面,消费者更关注于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硬件设施的质量。综上所述,公立医院的硬件设施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占重要地位,这就需要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使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因此,如何完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体系,科学有效地提升固定资产的运营效率,使用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和合理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缺乏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管理工作分散

固定资产具有种类多、存放地点分散、单位价值高、与日常工作紧密联系的特点。同时,固定资产要经过采购、入库、领用、维修维护、调拨、盘点、处置的过程。不同的资产种类和不同的环节又有相应的部门参与进来,比如,专业设备归口至设备科,房屋构筑物、车辆、家具、后勤机电设备等归口至总务科,信息设备归口至信息科,不同的归口部门又有相应的专业委员会。几个归口部门都是根据所参与环节来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科侧重从财务层面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领用科室又制定了本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但从医院的整体角度出发,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分散,没有归集整理成一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导致各部门衔接不顺畅。第二,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分散,没有一个归口管理部门可以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无法实现对实物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监控和考核,会导致环节上的疏漏,存在管理盲区。

(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专业能力不足

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好坏影响着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还存在专业能力不足和责任感的缺失。从专业能力方面,部分人员长期在同一岗位上,形成了一种工作习惯,喜欢沿用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懂变通。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办公,经济层面分析能力欠缺。部分岗位人员因年龄、学历等因素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比较吃力。从工作责任感方面,有些人员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盘点工作未落到实处,出现问题推诿扯皮,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三)固定资产信息系统不完善,集中管理程度低

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无所不在的网络、数据、知识共同驱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管理正在覆盖各行各业。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信息化发展明显滞后,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因各归口部门职责权限的原因,目前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上比较分散,各归口部门根据工作需求有各自的信息化软件。例如,设备科使用医学设备方面的管理系统,只包括医学设备的入库、领用、报修、调用、处置等管理的信息化。财务科使用的是财务相关软件,它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主要是建立卡片、计提折旧、打印条码等记录和核算的功能。其他一些部门采购固定资产较少,只有手工台账登记,管理较为落后。传统的账目中往往因为固定资产的更新不及时等人为因素造成错记、多记、漏记等现象,出现固定资产浪费、遗失、管理能力欠缺等管理漏洞,也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查询工作。第二,建立新的信息系统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涵盖整个资产管理环节,就需要更多时间、人力、财力的投入,因医院自身经济发展和财政投入不足,很难支持医院的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第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低。

(四)缺乏对固定资产监督考核机制

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要想持续的运行下去,就需要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前面对固定资产事前、事中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公立医院更应该加强对事后的监控。目前来看,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监督检查措施仍在存在缺失,分析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缺乏一个完整的固定资产监督检查制度,没有细化到监督检查每一个环节;其次,审计部门监督检查的职能被弱化,缺少相应的专业人员;最后,对固定资产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没有实现考核到每一个部门和个人。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策略

(一)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进行统一归口管理

实行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过程跟踪,实现资产的动态自动核对。选择具有相应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设立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对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监控。可从六个方面来设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第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将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领用、维修维护、调拨、盘点、处置等环节进行归集设计成一个总的制度,其他部门制定的管理办法如有冲突,以此为准,需要根据情况而变化的,由科室向固定资产管理中心提出要求会议讨论修订。第二,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权限:根据医院资产实际情况和流程明确资产管理的岗位职责,比如,汇总编制预算、参与采购环节、设置台账和卡片、定期盘点发现盈亏并形成报告、办理增加、转移、报废、调拨、报废等手续。第三,业务流程:包括管理、折旧、盘点、清查、报废等流程。第四,固定资产业务请示、报告单的制定:包括配置可行性评估报告、科室购买申请单、采购入库单、领用单、处置申请单、清查盘点表、对账表等。第五,成本核算:包括计提折旧年限和方法、分摊至科室成本的方法。第六,考核方案:包括医疗设备管理方案、工程项目管理方案等。

(二)提高相关固定资产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首先,在关键岗位任命上,应重点考虑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其次,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管理意识,学会运用信息化手段办公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固定资产效益效能的分析,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再次,依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完善相关人员考核机制,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和胜任能力进行奖惩,对无法胜任人员进行岗位的调配。

(三)提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首先,公立医院应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采用自筹和财政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放弃各部门原有信息系统投入的分散形式,可节约部分人力和软件系统服务成本,加大信息建设资金投入的预算,争取财政资金,同软件开发商协商通过分期付款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其次,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系统数据库,可以全面掌握医院、科室资产总体状况。实现对资产购置、资产变动、资产维护、资产处置、档案管理、财务核算、查询分析、考核评价等模块的信息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及时、准确的资产查询,利用有效、清晰的资产数据为细化预算编制提供依据,提高预算管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再次,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有了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和软件的支持,还需要有掌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一批实际操作人员,这就需要公立医院及时提高相关人员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操作水平,根据相关人员的专业基础和胜任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可以大大缩减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四)建立资产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一个好的管理体系,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和考核的机制是不能长期持续发展下去的,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绩效评价是关键。首先,应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培训;其次,公立医院应梳理固定资产的每个环节,包括预算、采购、入库、出库、日常维护保养、调用、成本效益情况、处置等重要环节,针对固定资产的不同时期制定一个监督检查计划;再次,针对这些重要环节,制定一个全面的固定资产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考核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激励和奖惩机制,达到监督到部门,奖惩到个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日趋成熟,很多新的管理思想和新的经济形态不断地出现。“医院经济运行精细化管理”“互联网+”等新思路出现,对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公立医院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打破墨守成规的观念。本文从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监督考核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希望为提高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归口管理体系公立医院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羁押必要性归口审查的问题与出路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