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清
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全鑫建设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3
众所周知安全是每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实现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难度更大,建筑业之所以成为发生事故频率较高的行业,是由于它的行业特性所致。一是高处作业多,二是露天作业多,三是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四是立体交叉作业多,五是劳务用工人员多。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行业是个高危行业。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项目安全顺利进行显得由为重要。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安全检查不细致,不到位;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重施工进度和成本轻安全,普遍认为安全就是安全员的事;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不能及时彻底整改闭环;“七步法班前会”(点名、互查、传达、通报、部署、识危险、安全宣誓)不能坚持有效开展,存在走形式,应付差事的现象,对班组班前安全活动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安排什么活去干就行了。
在招投标阶段,有些建设单位故意压低造价,从而导致施工单位投入到工程上的安全生产费用不足,有时还出现购买不合格施工材料和安全防护用品的现象,项目经理重抓工程进度和成本,忽视或减少安全投入,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容易引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工程项目部管理人员缺乏,一人身兼数职较为普遍,往往顾此失彼。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临时用电、封闭作业、临边洞口防护大都不符合规范要求,随意性大,管理水平低。
新工人进场应严把劳务用工“五关”(即:年龄、体检、教育、保险、合同),新入场劳务人员未经年龄、体检筛选,未经入场三级安全教育,未及时办理合法劳务用工和参保手续,一到现场就上工干活,临时用工更是如此,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作业现象较为普遍。
项目经理及其他管理人员总认为安全就是安全员的事,出现了隐患问题或发生了安全事故,都是安全员没有管到位,工作没有做好。忽视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管理人人有责”的管理规定。安全检查制度不落实,从而导致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企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是安全生产管理核心和中心环节。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制定符合实际的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
项目部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规定配备满足施工安全管理要求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的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同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编制有针对性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并报请审核审批,指导现场安全施工。
施工项目在准备开工或复工阶段,项目部对新入场施工人员要把好“五关”,首先是年龄关,公司规定劳务工年龄不得超过55周岁,超龄人员及时清退;二是把好体检关,通过体检筛查出不适合从事建筑施工禁忌症人群,从源头上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三是把好教育关,对新入场施工人员先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四是为从业人员及时办理合法用工参保手续,签订劳动合同。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履行签字手续。班组要认真开展“七步法班前会”。安全技术交底应与班前会相结合,以此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风险辨识能力。
安全检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安全检查工作中要抓主要矛盾,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隐患,是不可忽视的。相关人员必须每天对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检查尺度要“严”和“准”,不留死角。隐患问题必须整改闭环。
工程项目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应当依据财企〔2012〕16号,按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房屋建筑工程安全措施费用按照工程造价2%计提。施工现场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班前会、黑板报、宣传栏及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总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只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安全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狠抓落实,那么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小。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时刻在施工过程中给大家敲响安全警钟,唤醒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多一份投入,多一点认真,就可能少一起事故,避免一起灾难,给企业增加潜在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