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卓 娜
Vlog全称Video Blog,即视频博客,其创作者被称为Vlogger。Vlog起源于视频网站YouTube,因2012年YouTube美妆博主詹姆的一条Q&A问答视频而走红。之后,被称为“Vlog 之父”的 Casey Neistat曾经连续600多天坚持日更视频,真正将 Vlog 做成了一种对于生活的记录。YouTube官方给Vlog下的定义是“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作为舶来品,Vlog于2017年在国内兴起,从海外留学生群体记录留学生活,到国内流量明星欧阳娜娜、王源、李易峰等陆续使用Vlog记录日常生活与工作状态,再到以此提升大众认知与话题的素人Vlogger井越、竹子等的加入,视频博客逐渐成为个人表达与身份品牌塑造的新形式。
根据Questmobile互联网半年大报告,2018年12月,移动互联网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突破341.2分钟,比2017年12月增加了63分钟。在总使用时长增量中,短视频占比33.1%,短视频用户总使用时长增加了3倍。短视频行业成为“时间黑洞”,超越在线视频,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行业。
短视频顺应且形塑了当代人碎片化的媒介使用习惯。双击点赞、即点即划,15秒的“刷”屏动作提升了视听满足的内心期待上限,人际传播也经历了由知觉到视觉、从字符到感官的转变。与此同时,受众的短视频使用行为习惯也逐渐趋于成熟,自起初的模仿跟风到独立策划形成特色。因此,短视频社交属性正在趋于强化,加之伴随着超高速、大容量、低延时、高密度的5G时代即将到来,全新的移动技术优势与流量赋能将促使短视频社交成为现代人的主要信息表达方式。
相对于短视频集体兴趣行为模仿与竞技的内容倾向,及其爆款成品被选择、被量产、被模仿的低门槛,Vlog诉诸于UGC的独立人格特性,更加侧重日常生活的碎片拼接式呈现,创作门槛较高,讲究一定的叙事策略,但又不同于专业策划与精心包装,是回归本真的真实记录、去修饰、去爆款。除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外,以年轻群体为主力的Vlog已呈现出多样的内容主题,包含购物开箱、旅行日记、美食分享、学习考试、美妆教程等。
视频社交时代,Vlog的出现呈内容化、戏剧化、场景化等特点,受众分享与参与的互动行为很大程度上也基于以兴趣取向为主导的使用动机。与抖音、快手等当下短视频产品聚焦短时间呈现精彩不同,Vlog还原生活本身的亲身记录,主要有明星的日常生活与普通人有趣的生活两类内容。
1.情绪表达的即时、即场、即感。柯林斯把情感视作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但他所说的情感并非指通常意义的情感,它是长期稳定的社会情感,即情感能量。Vlog的粉丝在观看过程中,会将自身积累的和关注视频后新产生的认知符号代入情境之中,这就有利于博主完成多个情感符号的散点投射。因此,Vlogger完成个人生活分享与交流时,有意无意地会暴露个人兴趣爱好、面部表情、私人社交关系、应激动作等私人语境下的信息,这些信息被探寻、被识别、被记录,极大地满足了在公众场域下受众的情感探求。如娱乐女星欧阳娜娜面对网友对其演技的吐槽,在拍摄和发布了一系列以出国留学为主题的Vlog后,轻松营造了一种亲和、多面的社交身份,使得其公众印象有了自我澄清的机会。
短视频渗透用户的各类生活休闲场景,虚拟社交成为年轻用户Vlogger疏解孤独、焦虑等负面情感体验的社交行为。Vlog则跨越群体模仿抵达人物设定的自我审视,成为生活场景表达形态的延伸,以场景社交的行为构建着每一个受众的自我价值。社交网络海量信息的多样性为表达者提供了情感倾诉的出口,但熟人圈层的过度聚焦会带来无形的关照压力,产生自我预期信息反馈后的不和谐或不满足感,然而选择将一部分隐私信息发布在非熟人圈的公共场域下,正是转向其他社交场域寻求他者情感陪伴的两全之策,传受双方共情力的联结可以获得足够的情感反馈与意见支持。
2.个人标签的自我建构与他者印象加深。梅罗维茨总结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三种角色:隶属或者“作为”(群体身份)的角色,转变或者“成为”(社会化)的角色,以及权力(等级)的角色。它们相互重叠交叉,并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他指出,电子媒介打破了物质地点和社会地点的界限,情境的孤立性不复存在。人在便携式镜头图像面前的表达呈现是有目的性地在完成自我操纵的镜像,较早的观看迷恋的视觉积累转化到镜头前达到一种理想自我的最佳表述,突破人际传播的边界感,长时间面对镜头,袒露自己的真实生活甚至是一部分熟人间才可能共享的隐私。如多重身份标签下的井越曾是人人网“男神”、留美哲学系博士、摄影达人、脱口秀编剧,现在成为专职Vlogger。在其 Vlog中,观看者除了渴望见到井越本人,他的私人社交圈也逐渐被集体凝视,如井越的女友“八哥哥”,频繁入镜的大象玩偶“小箱”。被井越人格化视觉叙事后获得粉丝群体话题共鸣的“小箱”,甚至还开了名为“我是小箱儿”的个人微博,创造了新的视觉符号联结表达话语与粉丝互动。
当前,娱乐节目中,“慢综艺”“治愈综艺”等形式的涌现,可以发现,公众人物与受众视角正在发生置换,受众乐于识别潜在的、因特定情境而改变日常印象认知的反差人物特质,并参与话题讨论,完成分享行为,而且主动为加固新生的社区文化而源源不断地贡献个体能量,在互动仪式中成功建立起情感协调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团结感。而短视频培养的有限意义空间恰恰为集体参与的符号识别与认同创造了迅速强化烙印的机会,跟风式的模仿创作实则在“扮演”他人的角色,力图接近被模仿者的风格特质获取同好者的点赞认同。这种忽略自我情感的精神交流,被弗洛姆总结为“权威性服从”(authoritarian conformity),即个体不再成为自己,它完全接受了文化模式所提供他的那种人格,因而,他便完全称为与所有其他人一样的,并且也成为与他们所期望的一样的人。
3.视频自传的创作达成自我认同。注意力稀缺时代,Vlog的萌生成就了社交平台上公众叙事向个人叙事的推演。Vlog的自传功能使自我传播得以实现,这种不断生产内容的、记录自我的、表情达意的最新动态,完成了社交语境中创造性的传记式社交记录。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个体的社交信息与社交记录被全景敞视给他者,精心强化的个人叙事、借助美颜滤镜等工具提升了自己的社交形象满意度,亦让他者得以在单向或双向的交流与反馈中解读有着共同社交旨趣的数字印记,进而发生新的联结。社交媒体环境下,信息交流置换的不对等、社交符号的误读经常引发信任焦虑,伴随社交介质的多元与丰富,短视频的出现则方便了他者对自我的认知与判断,而Vlog这种日常生活的精致仪式更是减少了被误读、被歪曲、被煽动的群体偏见。经历了原始碎片化的单一素材到按照内心预期的叙事逻辑精心加入表情包、字幕、滤镜转场、切割取舍、背景音乐等特效最终完成的Vlog作品,虽然无法称之为天然演绎的真实表达,但至少能够达到聚焦与被聚焦的假拟高效自我呈现。
“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是安东尼·吉登斯对自我认同(Self-identity)的概念,这对Vlog的内容生产及Vlogger的知识积淀提出了要求。平淡无奇地记录生活难以集聚他者的注意,缺乏看点的生活流水账以及素人网红一味依靠单一的才艺展示,很难保证内容连续稳定的生产与输出。可以说,Vlog是避免印象管理失灵风险的媒介形态。正如戈夫曼用戏剧理论明确划分了表演者进入角色与离开角色时所在的区域,前台与后台边界的模糊已难以辨别自然表达与刻意表演。现实生活的开放性、不确定性与舞台表演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切近本真的身体表达也在传递出现代人居于社交场域内渴望留下同时符合自我鉴赏与他者期待的完美印象。因此,催生了一系列符合不同受众印象管理需求的社交工具APP,如一闪、猫饼、Vue等。
1.MCN机构头部IP孵化与公众人物入驻。Vlog作品分发一是基于知名Vlogger的高关注自主吸引粉丝搜索观看,一是基于兴趣领域垂直分类分发。鉴于当前个人社交风格的难复制性,Vlog平台运营策略应结合国内本土受众特性,侧重原创精品内容的呈现。如微博平台承诺认证“Vlog博主”,成立Vlog学院,吸纳Vlog导师团队,协调MCN机构与知名流量Vlogger,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线上线下的定期培训等扶持项目。此外,微博计划面向学生群体发起“校园Vlog大赛”活动,并计划实现微博其他垂直业务线上线下活动。腾讯Yoo视频也采用分级制补贴推出Vlog和Vstory以招募视频达人。今日头条联合旗下西瓜视频,抖音短视频推出《娜就是这样之nabi留学记》,为艺人量身定制“自记录”微综艺。优质头部博主的带动有利于催生新的内容创作与消费双需求,对既有IP的明确定位与深度发掘有利于实现体系化内容生产扩容。但毕竟国内Vlog盈利模式尚处在初探阶段,优质内容稀缺、博主身份知名度较小、内容变现受阻、变现渠道不完善等,都制约着Vlog作品的输出热情与输出量,因此,有针对性、有取舍地对潜在IP进行召集和培养,尽可能地提供专业设备、技术功能、操作实践等服务,是短时间内提升Vlog质量与数量的必由之路。
2.内容平台垂直领域细分与创意延展。Vlog的个人主观特性意味着作品难以被归类,甚至Vlog平台也难以廓清短视频与Vlog的概念与关联。如微博、B站平台过分追求话题与活动的同时,在降低入局门槛后因盲目追求所谓的“Vlog风口”导致平台属性稀释、品牌认知模糊、用户忠诚减退。此外,缺乏差异化定位,只是对各类短视频的简单搬运和添加,导致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意,个人风格不显著。自第一批Vlogger入局后,社会关注度虽有所提升,但仍缺乏Vlog的内容认知与接受。而可喜的是,Vlog除了作为现代生活的自我流露,还开始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中发挥自身的互补属性。如2019年全国两会积极引入了视频博客的形式并获得了较好的反馈,积聚新闻价值与丰富选题的重大新闻事件呈现,满足了以年轻用户为主的内容生产与表达意愿,在PUGC+UGC即专业记者与大众群体的共同努力下,个人叙事与官方叙事完成了一次良好融通。相信未来的Vlog将会衍生出多种个人主观色彩浓郁,富有思想沉淀的内容创新模式。
3.培养素人Vlogger兴趣生产土壤。随着Vlog视频制作APP与社区互动分享平台的涌现,简单易用的技术功能刺激了以年轻人为主的观看与创作群体。对于想要成为Vlogger的创作者在入局之前应对其个人情况进行客观考察,如作品定位、发展走向、镜头前的形象塑造、表达欲望、展示能力,以及个人信息曝光程度与承受能力等进行充分的预期评估,并在现有的Vlog类目基础上发掘适合尝试多样态的Vlog作品,保证视频博主的持续高效能输出与粉丝用户的留存时间。部分Vlog平台已经兼具使用功能特性与社交特性,如镜头语言、转场剪辑技巧、时长、配乐、模板字幕、滤镜等,可以利用算法精准定位受众差异化的场景、兴趣、性格,适配相应的内容。与YouTube靠点击量变现的机制不同,Vlog短期难以形成风口的背后,不仅缺乏完善的变现渠道,还缺乏适合本土的培养机制与运营策略。与短视频相比,应差别化审视二者的运营模式与成长路径,完善平台奖励机制与变现通路,优化国内Vlog创益机制与Vlogger的生存环境,激励用户的使用兴趣与分享动力。目前Vlog的生产目的大致分为个人兴趣导向与品牌营销导向,而借助Vlog进行内容品牌营销契合当代人消费测评与反馈的消费情感与消费习惯,能够大大减少受众面对软广告植入产生的抵触心理,品牌营销植入自然成为当前博主乐于选择的宣传手段与获利方式。
Vlog在国内的兴起镜鉴了视频社交时代下以年轻群体为主的当代人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的新现象、新样态、新情感。虽然Vlog不属于被优先选择的内容传播介质,其操作门槛与内容原创的高要求也决定了其无法爆红,然而,随着5G时代技术赋能与短视频社交形成新常态,正确认识和把握Vlog的风格特色和运营机制,有利于构建多元化的媒介形态,促进短视频行业的互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