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博
梁衡和新中国基本同龄,亲历和见证了共和国成长发展的各个时期的重大政策、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大成就、重大曲折……“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大浪淘沙沉为金,风卷残云勝为王”。时代养育人,时代磨炼人,时代检验人,时代筛选人,时代造就人。许许多多的人被时代淘汰了,淹没了,淡忘了,只有少而又少的人被时代筛选出来,闪耀着光芒,吸引着人们,激励着人们。梁衡就是一位经过时代反复筛选,闪耀着光芒的思想家、新闻家、文学家。
这些年来,研究梁衡作品的学者很多,发表的研究文章也很多。我只是通过几个故事,谈谈对梁衡的印象。
一套文集成知音
十几年前,《人民日报》的一位朋友送我一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梁衡文集》(九卷)。我用了两个多月的业余时间,通读了一遍。不少篇目研读数遍,细品慢悟。他的写作涉猎范围宽广,题材丰富,视角独特,风格迥异,引人人胜,让人着迷。他的作品特点鲜明,突出大事大情大理,追求唯真唯美唯新。
阅读《梁衡文集》篇篇皆为佳作。最震撼我心灵的文章是《觅渡,觅渡,渡何处?》。此文精选大量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远见卓识,信仰坚定,胸怀坦荡,临难不屈,坚守节操,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非常成功地让瞿秋白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复活了,瞿秋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让我对梁衡心生敬仰之情的是《觅渡,觅渡,渡何处?》的一段话:“他其实不是被国民党杀的,是为‘左倾路线所杀。是自己的人按住了他的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这段话,让我眼前一亮,心灵大震,它一针见血地揭开了历史的真相,开门见山地说清了瞿秋白从容就义的真实原因。如实揭示历史真相,更加彰显了瞿秋白的伟大和崇高!如实揭示历史真相,彰显了作者的无私和无畏!作品见人品。梁衡的作品让我对梁衡先生深生敬仰!我当时就决定,要和梁衡联系上。我通过朋友要到了梁衡的手机号,向他发信息简要表达了对他的作品的评价,邀请他来学院为师生作报告,他欣然答应。
一场讲座震古都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沣河西岸,是周朝国都和中国最早大学——周朝辟雍故地。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而且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诞生地,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国教育史上具有极其特殊、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我们学院在新校区总体规划过程中,特别重视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地历史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的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景观规划设计,建成了一系列名人雕像、主题雕塑、“一训三风”浮雕墙,大型铜鼎、职业文化氛围等等,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组织著名画家创作布展美丽陕西大型美术作品和“二十四孝图”,特购珍藏文津阁版《四库全书》。邀请中国景谷艺术创始人、中国工艺大师张景林担任民族艺术学院院长,建成全球第一家景谷艺术馆,开设了民族传统技艺专业,专门培养景谷艺术传承人。创办了《西北文学》期刊,全国一大批著名作家纷纷向《西北文学》投稿,在全国文坛颇有美誉,在中国高校独树一帜。作家高鸿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沉重的房子》《农民父亲》《血色高原》《情系黄土地》《青稞》《爱在拉萨》,长篇报告文学《艰难超越》,长篇传记文学《一代水圣李仪祉》等大量文学作品,《农民父亲》获第二届柳青文学奖。
2010年6月11日上午,梁衡兴致勃勃地考察了学院实训室、图书馆、美丽陕西大型画展、二十四孝图和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当天下午两点半,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可容纳4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过道还加了一些椅子,西安、咸阳的一些作家和文学粉丝闻讯也早早赶到,翘首期盼目睹梁衡的风采,聆听他的报告。梁衡刚到门口,会场听众不约而同起立,热烈鼓掌。
梁衡向学院图书馆赠送了部分著作。学院向梁衡颁发了顾问聘书。
梁衡一开场就说:“我看过很多知名大学、重点大学。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看过的最美的高校,这所学校真不简单,真了不起。你们不仅有美丽的校园,现代的实训设备,更有深厚的文化!这是很多大学缺少的,甚至是无法比较的。”
“今天讲的题目《文章做法》,是命题作文,是刘院长点的题。因为我有不少文章人选课文,我算了一下,大约45岁以下的人在做学生时读我的课文,从1982年《晋祠》一文人选开始,以后又有《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跨越百年的美丽》等课文,一直使用到现在。”在中国有几位作家的文章能有六十多篇次人选大学、中学、小学教材?这成果咋能不扣人心弦,咋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梁衡首先讲什么是文章。从广义讲,只要是把有内容的文字写成一篇东西就是文章。我们平常看的报上有大段大段的消息、社论、通讯等,都应该算是文章。但是如果从狭义上讲,应该再加一些东西,你光有文字还不行,还必须要有美感。狭义的文章是表达思想内容并能产生美感的文字。王勃的《滕王阁序》、苏东坡的《赤壁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等,之所以能留下来,因为它们有美感。我们的大学、中学语文教学解决了语文知识和思想内容,但对学生艺术上的审美能力教育训练薄弱。他概括分析了人的精神追求六个层次,第一层次需求是刺激,第二层次是消遣,第三层次是信息,第四层次是求知,第五层次是美感,第六层次是思想。报纸上大量的社论,大量的评论人们记不住,就是因为它光有内容,没有美感。
他把文章的做法分为文法和章法。文章的好坏,取决于文法和章法运用的水平。文法主要包括字、词、句、语法、修辞,章法主要包括立意、境界、五决(形、事、情、理、典)、意象、标题。他推崇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
他认为,写文章立意在先。立意是文章的主题思想,决定文章的成败。他特别强调,文章是想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他认真地说:“我的很多文章,可以说是想了几年,想了十几年,甚至想了二十年。想的时间最长的一篇是《大无大有周恩来》。周恩来是1976年去世的,全国人民都很沉痛,也有很多回忆文章。1978年,我到北京看了第一个‘周恩来生平展,就开始构思,搜集大量资料,从1978年到1998年初,整整二十年。在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发表了《大无大有周恩来》,直到现在还不断有报纸转载。”
他对立意有三点要求:首先,站位要高。《岳阳楼记》高在范仲淹站在楼上看人生,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命题已经九百多年了,仍然被人称颂。他为了寫周总理,查阅了很多资料,不等身也等肩了,最后用四个字概括周总理的一生:“大无大有”。站在党史、民族史、传统道德的高度看总理: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党而不私,官而不显,劳而无怨,去不留言。周总理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总理在超越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也得到“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倾国倾城、倾倒联合国的风度,特别是总理的大爱大德,覆盖国家、人民和整个世界。很多读者认为《大无大有周恩来》最能展现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无穷魅力。
梁衡认为,文章的立意贵在挖掘要深,要有穿透力,通过表面,看到更深一层的东西。他写《觅渡》,通过瞿秋白的人生,以及瞿秋白写的一些话,把一个坦白的人格给描画出来了。《觅渡》的立意,不是写一个革命领袖,而是写瞿秋白坦荡的人生,透过历史尘烟看一个真正的人。
梁衡强调,文章的立意,难在角度要新。要有新角度,新思维,写出自己发现的别的东西。梁衡在构思《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居里夫人,传统立意:科学成就;新立意:女人如何美,人生如何美?居里夫人真正的美是她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是一种人格的美。这就是另辟蹊径。梁衡在思考《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中林则徐,传统立意:销烟英雄;新立意:功臣戴罪,忍辱负重。为什么叫功臣?因为他禁烟。为什么又叫戴罪?禁烟后皇帝又给他定罪。梁衡有一首诗最能体现他对立意的追求:
文章从来无中求,耻踩前人脚印走。
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
梁衡还系统讲析了意境之美、五诀之法、寻找意象、提炼标题的探索和实践。他娓娓道来,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幽默,会场不时响起会心的笑声、热烈的掌声。很多老师赞叹不已:“梁衡的报告,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了大家的思想、学识和魅力!”交流中,梁衡微笑着问我:“刘院长,我们过去没见过面,不认识,你怎么敢邀请我来给师生作报告呢?不怕我讲不好?”我也笑着说:“识君何需必见面。我通读了您的大量文章,我对你的思想深度、学识修养和人格魅力充满信任和敬仰!”梁衡开心地笑了:“有道理,以文识友,以文结友!”
一册读本育学子
梁衡的作品几乎篇篇都是美文,涉及领域广,数量多,适合不同人群阅读。高校是大学生聚集学习的地方。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育人的因素是多元的,如教学育人、实践育人、社团育人、制度育人,很重要的还有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大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每所大学至少建有一个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图书,供学生自由阅读。梁衡的散文审美性、思想性、典范性很强,如果选编一册《梁衡散文大学生读本》,就可把梁衡的大部分散文佳作集中呈现出来,供大学生阅读欣赏,不仅自己读,还可以带回家让亲朋好友读。我把这个设想告诉了梁衡,他欣然答应。他精心挑选作品,联系出版事宜。
有一天,他来电告诉我:“我想请你为《读本》写个序。”我一惊:“梁总,这怎么行呢?您是全国著名的思想家、新闻家、文学家,又是高级领导干部,我只是一位高校的院长,我写序很不合适。我也从来没给别人的著作写过序。这个序,我不能写。”他说:“这个《读本》是你策划的,读者又是你校的大学生。你是院长,写个序,再合适不过了。你不要推,现在就等你把序一写好,就可开印了。”我硬着头皮,想了好几个月,写成了《感悟大家风骨》,概括了梁衡先生和他的文章六个鲜明的特点:一有完美的追求,二有非凡的胆识,三有深邃的思想,四有渊博的学识,五有精美的语言,六有超人的勤奋。
文尾,特附了我在2010年端午写的一首诗《读梁衡》:
早赏名作久仰君,初逢已是老知音。
轻为高官重为文,唯真唯关意象新。
大事大情大哲理,忧党忧国更忧民。
华章掷雷震天地,椽笔拔雾论古今。
2012年秋季开学,我打开装帧精美的《梁衡散文大学生读本》一书,大吃一惊,另一篇序,季羡林先生的《追求一个境界》,竟排在后面,我忐忑不安。本书是为我校定制,梁衡先生实事求是,谦和真诚的品德深深打动了我,也深深感染着我。
《梁衡散文大学生读本》由行万里路、以史为镜、观察与体悟、读书与思索四卷组成,选录了梁衡先生作品八十多篇。201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每次至少印5000册,到2019年已是第八次印刷,仅我院阅读此书的大学生就超过4万人。梁衡的佳作和梁衡的故事必将在大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激励着青年们去学习,去思考,去奋斗,去创新。
一生著作赠咸职
2013年1月的一天,梁衡先生来电:“刘院长,我这么多年写作出版了一些书,存有样书,放在家里也没啥用。你们学院如果有兴趣,可全部赠给你们。”我立即说:“非常感谢梁总对我院的厚爱和信任!您的著作享誉全国,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财富,我院非常荣幸非常珍视您的特别赠书,一定会珍存好利用好您的赠书。”先生高兴起来:“好!那就赠给你们学院!”
我很快派人专程去北京梁衡先生家取回满满几箱书。我特意安排在图书馆《四库全书》珍藏室,专设梁衡著作版本陈列室,在珍藏室门口布置梁衡著作专柜。目前,收存梁衡先生著作版本113种,379册,涉及出版社50家,梁先生出版的著作版本基本收齐。看到先生著作版本的读者和参观者无不对先生的作品和先生的崇高精神深表敬佩和称赞。
我院正在设计建梁衡书屋,让更多的读者阅读梁衡作品,研究梁衡作品。
一腔热情写古树
梁衡先生退休多年,按常规,他可颐养天年了。很多人没想到,他退而不休,行走东西南北,爬山涉水,吃苦受累,到处寻找古树,考察古树,了解古树,研究古树,发掘古树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为古树立传,倡导开创“人文森林学”。
几年前,梁先生和我说:“我有一个计划,写一百棵人文古树。我选古树的标准很严苛,树龄要大,是历史里程碑;古树本身有重大而感人的真实故事,不要传说;这棵树还必须是当地的地标。”我一直想陪他在陕西找一棵树,有一次准备到白水去看仓颉柏,又未成行,很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