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标准“数智”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9-12-18 07:20:58袁卫东中共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
21世纪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数智宜昌网格

袁卫东(中共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日益复杂,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如何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抱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部署推进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这是新时代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我们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社会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制度、治理体制、治理工作布局和治理方式等6个方面的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夯实“中国之治”的基石。

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宜昌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大力发展合作治理、共同治理机制,积极探索自主治理机制,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同顶层设计型改革和问题倒逼型改革相结合,自上而下促进社会治理效能。

2017年以来,宜昌市在探索智能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的路径上,初步形成“一心三融”的工作范式,即:以人民为中心,融合网格管理、融合大数据、融合公共服务。其工作特色是以智慧宜昌为引领,以雪亮工程为龙头,打造雪亮网格,推进智慧治理,提升民生福祉。

宜昌市先后荣获“2017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互联网+公共服务领先城市”“2018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优秀奖”等荣誉称号。在“2018智慧中国年会”上,宜昌智慧城市得分位列华中地区第一名。宜昌“雪亮工程”先后3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经验,成为全国45个雪亮工程示范城市中期检查验收三个免检城市之一。

(一)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智慧宜昌

宜昌市委、市政府在探索智能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智能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的奋斗目标,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政法工作”为核心的智能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实现质量、动力、效率深刻变革。

1.着眼统筹抓规划,顶层设计科学化。宜昌市委、市政府将政法智能化建设,列为事关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的战略工程、建设最平安城市的基础工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纳入全市“十三五”建设规划,与“智慧宜昌”“平安宜昌”同步实施。宽带宜昌、无线宜昌、云上宜昌、网安宜昌整体推进,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归口管理、多方监督、协同实施”,构成智慧宜昌建设六位一体的平台体系:智慧宜昌组织领导体系、一体化基础支撑体系、一体化智慧政务体系、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智慧民生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发展体系,统筹推进全市政法智能化建设。

2.围绕共享抓整合,纵横联通一体化。宜昌市“雪亮工程”采用“四网三边界两平台”建设联网架构模式,一类监控探头通过视频专网直接接入湖北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平台;二类监控探头采用电子政务外网通过安全边界接入宜昌城市视频监控云平台;三类监控探头通过VPN的方式经过安全边界接入宜昌城市视频监控云平台。全市采取政府投资、对口帮扶、社会投资等模式建设,市县两级先后投入资金6亿多元,中央补助资金2500万元,截至2018年12月,全市联入“雪亮工程”的单位7329家,初步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工作目标。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云存储技术手段,借助“智慧宜昌”数据交换共享云平台,打破部门和地域界限,将各地各部门自建探头和企事业单位、社区物业探头联接到全市统一视频监控云平台,打破信息孤岛,由“分治”走向“共治”。宜昌是全国首个视频云平台同国家级平台联网对接的城市,是湖北省首个信息数据与省中心对接的市州。市视频监控云平台已完成扩容,县市9个分平台全部建成联网,与各级综治中心互联互通,全市“一张网”的格局全面形成。

3.突出重点抓应用,智能治理规范化。宜昌“雪亮工程”建设与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相统筹,在布局“一圈、十片、百格、千点”的建设规划时,重点瞄准沿江化工企业的“搬、转、停”和民生、城管、铁路等重要行业领域,努力实现“平安宜昌”和“绿色宜昌”的全面融合。2016年以来,全市完成新建、改造摄像机6万多个。2018年,在环保、码头、铁路、交通场所、公共复杂场所新建高清探头7000多个,重点部位、重要卡口及治安复杂场所实现高清视频监控全覆盖,初步实现四个转变:指挥决策从经验支撑向数据应用转变;市域治理从人力密集向科技集约转变;风险防控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服务群众从前端窗口向网上平台转变。

(二)融合网格管理,打造雪亮网格

宜昌市将“雪亮工程”建设的成果应用于网格管理,全市网格化服务综合信息(网格云)与视频监控信息(视频云)在“三峡云”平台互联互通,打造雪亮网格,实现了与网格管理深度融合。

1.实现网格巡查高效化。随着“雪亮工程”与网格管理的深度融合,视频探头统一接入社区综治中心监控平台,网格员通过平台就可以开展视频巡查,实现从单一的实地巡查向实地巡查与视频巡查互补转变,从简单的人工巡查到电子监控与人工巡查有机结合转变。网格员利用社区监控平台或社区E通“视频巡查”模块,每天可以对网格内的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设施的安全运行、社会治安、环境秩序进行巡查。由此改进了工作模式、减少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2.做到信息采集多元化。“雪亮工程”与网格管理深度融合后,网格员采集信息有了新渠道。网格员可以通过社区E通与网格管理中心视频通话,上报视频信息。这样便于建立“综合采集、多方共享、动态更新、实时处理”的信息采集机制,为政府部门提供第一手的动态的基础信息。2018年,数据中心累计为部门提供数据共享9.51亿条。通过网格综合动态采集、部门共享交换、关联比对、核查修正、一数一源等工作机制,解决了信息采集难、动态难、准确难、共享难等问题,基本实现底数清、情况明。

3.促进服务管理快捷化。通过“雪亮工程”的建设与升级,其配套的智能系统通过视频分析、语音分析、生物特征识别、态势感知及物联网等技术,可实现“人脸识别”等功能,网格员和网管部门可以监管重点区域、重点车辆、危险物品,及时排查隐患、预警风险,提高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智能化水平。通过“雪亮工程”,宜昌将社区公共服务与信息智能分析应用相结合,人口基础信息、视频信息、人像信息互联互通,推动更加精准有效的民生服务进门入户。网格员手持终端,在居民家里就可以现场采集鲜活人像信息,上传部门业务系统。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房产证(不动产登记证)、死亡医学证明等全部可调取电子证照。

(三)融合大数据,推进智慧治理

宜昌市委、市政府大力促进数据大整合、系统大融合,智能化建设与大数据应用一体推进,智慧治理迈上新台阶。宜昌市云平台已整合公安、城管、环保、消防、住建、民政等32个部门496类数据,每天交换数据200多万条,汇聚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等各类数据达61.94亿条,实现业务流、信息流和管理流结合,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治安防范的“信息底盘”更加扎实。

1.利用大数据辅助决策。宜昌市以融合发展促进社会治理决策科学化,推动社会治理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为服务长江大保护,推进“环保大脑+”建设,长江沿线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对全市230家企业330个污染源、放射源及危废处置转运和12家45条车辆尾气检测线实时视频监控,有效服务破解化工围江、污水排放、大气污染等工作。为维护铁路安全,通过集成铁路沿线视频,对非法闯入防护网的人、大型动物进行智能化监测预警,接警1800多次、处置非法闯入案6起。

2.实施警务大数据战略。宜昌市全面推进大数据在公安工作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入,充分发挥网格化和“移动警务”优势,自主搭建采集系统,探索建立了网格化采集、专业化保障、智能化应用的“一标三实”工作新机制,推进警综平台与各警种业务系统以及“一体化采集仪”等外接设备对接,与电子政务办沟通确定16类数据目录的对接,整合业务数据、政府数据、网格数据、社会数据188类,搭建72个应用模块,将数据全量共享给网安、情报部门,提供各业务部门接口服务153个。2017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围绕打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整治,侦破各类案件9032起,占全部案件的80%以上,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839人次,抓获在逃人员635人。

3.进行社会风险预警。宜昌市通过构建重大风险智能预警、治安态势智能感知、重点人员智能管控、人案关联智能串并等系统,对重点群体、人员实现视线内对象精准预警,视线外风险及时发现、重大案事件迅速“关门”。以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围栏等技术侦破各类案件12032起,占全部案件80%以上,预警处置群体性上访437批次。在试点建设的50个智能小区中,实时采集进出小区人员、车辆鲜活数据,与全国违法犯罪数据库、在逃人员库等自动关联比对,及时自动推送到社区民警、网格员、小区安保人员的手机,做到实时互动、查证可疑。

4.探索相关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宜昌市林业局2018年在市雪亮办的支持和帮助下,依托“雪亮工程”的监控体系,借助于车踪大数据实战平台,进行二次开发,针对裸装运输木材车辆主要特征,建立了集智能识别、预警推送、轨迹研判等强大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2018年8月,系统上线试运行以来,共推送预警运输木材车辆图片信息7000多条,经系统甄别下发案件线索578条,森林公安机关逐条进行核查,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解决了木材运输和交易监管问题,有力震慑了非法运输木材行为。宜昌市紧抓“智慧城市·智慧健康医疗”的契机,构建了宜昌市健康管理大数据分析中心。宜昌市健康医疗信息大数据平台接入143家医疗机构和环保、人社、公安、网格人口库等关联数据,每日采集六大类数据近180万条。宜昌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有效实现人口健康信息的采集、互联互通、分析利用,实现了部门及机构数据共享,实现了健康服务和诊疗服务的有机结合。分析中心打通全员网格人口库、空间地理库、医保费用支付库、空气质量、水质监测和气象监测等数据库,在健康城市建设和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爆物品管理方面,建立起“信息化支撑、规范化运行、专业化保障,全过程可视管理”的“一全三化”安全监管新机制,实现了民爆物品“不丢失、不流失、不炸响”和涉爆死亡安全事故“零发生”。

(四)融合公共服务,提升民生福祉

宜昌市为实现智能化建设与公共服务融合,全面推行“一对接两跟进”的工作机制,推动职能部门主动与智慧宜昌应用平台全面对接,跟进服务、跟进管理。2018年全市共办结各类公共服务事项53.9万件,193.8万城乡居民群众不出村(社区)便享受到便民服务、金融服务等。通过智能化摸清了社会治理的基数、底数,补齐了民生短板,推动了宜昌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1.部门服务管理集成化。通过市级监控平台,食药监部门实现“阳光厨房系统”,可对全市897家大型餐饮行业和城区85所学校厨房操作间实时视频巡查;环保部门集成了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系统和沿江污水排放监管系统,视频监控覆盖全市12家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54条检测线、124处沿江排污入江口及68家重点环保单位,可实时对汽车尾气达标情况、沿江排污口入江情况及废水排放情况进行视频监管;交通管理部门、住建部门已集成特殊车辆管理系统,对进出限制区域的大型货车、渣土车、危化品车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公安、教育部门正在进行“平安校园”人脸布控测试,重点对出入校园周边的精神病人、重点人口进行布控,按需双向推送至校方和辖区公安派出所;市级监控云平台整合了“长江水域大保护”视频监控目录,可对173处长江沿岸视频监控点实时调阅,全面掌握长江流域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等情况,按需推送至各水域管理单位。

2.社会矛盾化解精准化。通过电子政务专网,将全市267个参与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工作的单位全部纳入系统,16个街办和160个社区以综治中心为基础,充分发挥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力量,建立起了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工作平台。35个市直部门、112个区直部门以群众来信来访窗口为基础,依靠本部门办公室或信访科建立起了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工作中心。网格员每年上报各类城市管理案事件信息5万余件,上报各类消防、安全隐患信息2.4万余条,发现受理各类小矛盾、小纠纷2.5万件,化解成功率达到99%。矛盾化解联动平台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3.社区社会服务精细化。在市县乡村视频监控纵向贯通的基础上,实现视频监控综合集成、共享应用,构建高效精准、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2018年城区建设9个智能试点小区,推动全市45个智能小区建设,它与公安平台联网对接,与网格化平台互通共享,通过人脸识别等智能监控系统,对采集到的人、车鲜活数据与公安机关自动对接,强化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的问题,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4.满足群众需求实时化。宜昌市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推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服务措施,建设“市民e家”,打造智慧政府、智慧医疗、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2017至2018年,全市公安机关利用视频图像系统为民服务2000余次。

努力实现宜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和坚实基础。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夯实“中国之治”的基石,就要从社会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制度、治理体制、治理工作布局和治理方式等6个方面的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夯实“中国之治”的基石。

促进智能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深度应用和服务于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互联互通,实现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创新,可以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合力。

(一)加大力度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平台

在信息时代,拥有完善、均衡、高标准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推动智能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国家治理、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针对当前智能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加大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投入,克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配置不均等,做到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建共治共享。一是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议设立专项基金,合理选择运营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财政拨款、单位出资、对口帮扶、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分类落实建设资金。二是加大对农村地区、城郊地区、重点行业领域的投入,让各地区、各行业、全体人民共享智能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融合的成果。三是明确建设统一规范的参照标准,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标准作为“国标”。

(二)完善智能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融合机制

体制机制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能否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度融合,体制机制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健全平台融合机制。构建一个对内对外一体化智能化大平台,统一规划调度,优化配置资源;注重整合共享政务数据,推动不同领域数据互联互通;打破利益固化的体制壁垒,推进跨区域、跨层级和跨部门的数据平台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进行全方位多功能整合。整合社会治理决策、社会治安防控、社会矛盾化解、公共服务供给等各项功能,努力完善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社保、智慧家政与智慧社区等数字化综合民生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三是建立多元共治融合体系。要坚持党建引领,把智慧党建和智慧治理有机结合。加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工作引领,将群众的需求与智能化建设有效对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利用智能化建设与创新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契机,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强化政法智能化建设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成果运用

坚持把政法智能化建设的“战果”,转换成推进社会治理、服务改善民生的“成果”,大力推进实战智能应用工作。一是要聚焦保卫蓝天。要围绕破解化工围江、污水排放、大气污染等难题,确保对长江沿线等重点区域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对车辆尾气检测线及以化工企业为主的污染源、放射源、危废处置转运点实行实时视频监控。二是要聚焦风险防控。要立足精准防范打击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等活动,在全市车站、码头、高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人脸识别抓拍点位,构建起主城区“密防快反”警务机制和重点人员数据库,动态管控各类关注人群,实现视线内对象精准预警、视线外风险及时发现、重大案事件启动预案“关城门”。三是要聚焦服务民生。要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完善“市民e家”和矛盾联动化解系统,对全市社会养老人员实现手机自助认证,建立健全网格员上门代办认证机制,进一步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社会心理建设服务体系,依托智能化建设成果,确保群众的困难有人帮、纠纷有人调、服务有人应。

猜你喜欢
数智宜昌网格
专题《数智共生 设计未来》
包装工程(2024年8期)2024-04-23 04:03:58
路安炎:按下中国造纸业“数智转型”启动键
华人时刊(2023年1期)2023-03-14 06:43:44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放歌宜昌(女声独唱)
当代音乐(2021年12期)2021-12-15 09:55:43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湖北宜昌卷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4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