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娅婷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兴仁中学,宁夏 中卫 755200)
“问”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构建互动式课堂空间的有效途径。语文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教与学的有效优化,是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传统初中语文课堂僵化,缺乏“教”的有效导入,学生的“学”被动、枯燥,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以问促学”将“问题”情境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子,通过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盘活课堂教学,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点在于如何基于写作背景,将知识要素有效输出。教师立足文章主题元素,将其融入到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问题的思考、分析,实现文章主旨思想的教学。“问题”成为学习的载体,也是促进教学的重要因子。
让语文课堂有浓浓的情感,离不开琅琅的书声,在众多语文学习形式中,“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最能体现语文本色。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用词的精妙,并逐渐对文本烂熟于心。可见,“读”是学生解读文本、感受文学的重要武器。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气质,其文章的情感基调也不同。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文本情境,引导学生适情、适法地进行朗读,更好地促进教师、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进而获得深刻的体验。例如,教《海燕》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读课文,并让他们通过查阅词典等来认识文章中的陌生的字或词,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整体感知,然后再给学生播放示范朗读,让学生体会这首散文诗在朗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词以及朗读情感,接着引导学生自读,并鼓励学生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全班学生面前朗读,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在该名学生朗读结束后,要对其表现进行讨论与品评,包括字词的发音、朗读的节奏、朗读的情感以及语调等。最后,该名学生在师生的共同帮助下把握了整篇文章的朗读基调。此时,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就有了自己的感性认知,教师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在深情朗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语言之美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坚定信念和战斗激情,从而促使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文本。“读”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方法,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情感,离不开学生的朗读,只有通过“读”,学生才能充分体会文本的语言之美,获得情感的体验和语感的积淀。
教师在对文章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及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内涵至关重要,这样才能让学生领会到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例如,在教《愚公移山》一课时,文章歌颂了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为什么将其称为“愚公”,其中“愚”字又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学生发现文中的“愚”字,并没有讽刺的意思,愚公看似“愚”,实则不愚,反而有一种大智慧,与之相反的是,作者将其要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就像社会上对于雷锋精神的评判,大部分人认为雷锋是崇高伟大的,但有一些“智叟式”的人物,雷锋精神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一种“傻”,同样的,愚公就是一种“愚”。但作者通过描写以及对人物的刻画,“愚”不仅没有贬义,反而体现了愚公不怕困难、顽强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一种“贬词褒用”的作用。可见,学生只有重视对字词的咀嚼与揣摩,才能在品读字词的基础上,领会字词背后的奥秘。再例如在教《最后一课》时,课文中对韩麦尔先生有这样一段描写,“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那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几句话对韩麦尔先生的神态、语言和动作进行了生动细腻的描写。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作者从先生惨白的脸色中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痛苦以及对祖国的爱。看到先生的痛苦,作者深深地自责,并敬仰先生的人格高大,尤其是“我——我——”两个破折号的运用,更是“无声胜有声”,先生此刻的声音哽住了,语言难以表达先生那份沉痛的心情,转、拿、使、写等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也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先生的痛苦心理以及对敌人的痛恨和对祖国的爱。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教师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然而如果只是围绕书本的内容展开探究,学生的研究未必可以更为深入。教师不妨在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研读的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加以理解,这样或许能让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有更深刻的想法。《秋天的怀念》一文主要展现的是母爱的伟大,展现孩子对没有好好孝顺母亲产生的懊悔之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搜集其他展现母爱的作品,然后展开主题讨论,分析什么是母爱,母爱的伟大展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古代有哪些诗歌展现了母爱的深沉。此时再理解《秋天的怀念》中的情感,学生就更容易把握。
初中语文的教学,教师要不断通过开放式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掌握语言文字的学习,进入文本世界,在感受语言文字美感、情感与语感的过程中,愉快地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