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惠
(河北省顺平县蒲阳镇南街小学,河北 顺平 072250)
如何让阅读教学不辱使命,研究它,用最优化的理会与方法去武装它,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以它特有的魅力在语文教育战线独树一帜,显现了蓬勃的生命力。这一创造很好地顺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打开理解、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之门,为教师实施高效愉悦地教学,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情境教学“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亲切有趣,深受小学生的欢迎。但在运用过程中,小心地确定契入时机十分重要。不愤不悱,不启不发,阅读教学中,在学生最需要愤悱启发的时间节点上,契入生动、形象的情境体验,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师在设计《云房子》(二上)第二课时教学时,一开始曾设想让小朋友们戴上小鸟头饰,加入小鸟行列,一起搭“云房子”,后一想不要,本文的重点部分在欣赏云房子的美丽多样以及体会在云房子里玩耍的“开心极了”上。如果一开始就契入头饰会喧宾夺主。再说,也易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于是,如果把这一环节移到看了小鸟们搭的“双目横瞪”、“唾沫横飞”、“声嘶力竭”火药味可浓了。学生完全进入“争论”的情境,为后面“悟理”部分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这里角色情境的创设抓住了一个“争”,课就上得充满波澜,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这种选择要比让人眼花缭乱的满堂“情境”摆设巧得多,也有效得多。
我们都知道,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身入”,即将自己置身于课文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中,进行情感体验,然后感悟“理寓其中”的“理”。最终解释学生讲述与动情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收获。亦即“身入—体验—感悟—表达”。所以,最终还应回归到语言文字上去,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在教学《少年王冕》(五上)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人在画图中”的王冕“不禁看入了迷”的意境,教师可以尽力将那天的王冕看到的美景通过多媒体展现得美轮美奂,让学生一起观察,一起描述,一起动情地朗读这段优美的文字。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着语言文字的画面之美,节奏之美,理解着王冕痴迷画画的感情,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这一情境学习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李吉林老师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达生命的气息”。在她心目中,儿童是一生的“上帝”,儿童应是学习的主人。所以,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情境教育理论,是她对儿童不解之缘的必然结晶。我们在阅读情境教学中应以她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时刻不忘儿童——这一学习的主体,在情境房子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带起头饰一起为它们搭建出更多模样的房子,并择优展示,这样学生们热情很高。后面在云房子里玩要的环节更是让他们和课文中的小鸟们全情投入进去,“玩”得五花八门,“玩”得十分快乐。同时这两处的重点段也就读得有声有色。“时机”的合理选择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显出勃勃生机。
方法并非一个模式里造出来的,有优劣之分,有平庸与精巧之别,好的方法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就方法来说,李吉林老师曾经点明过很好的思路,可以“图画再现情境、角色体验情境、游戏比赛情境、网络展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创设情境的手段可谓千变万化,选择的空间非常大,只要教者肯动脑筋,参透课文语言文字,好的方法总会应运而生的。曾听过一位教师教《争论的故事》(三下),兄弟二人为大雁煮了吃还是烤了吃激烈争论一段时,首先引导学生反复观察书上的插图,把两人争论的神情、动作、心里揣摩个够以后,让同桌,两大排之间推举代表,面对面地演绎争论的场面。并在课文争论语言的后面紧跟着设计了短语“煮了好吃!”“烤了好吃!”“煮!”“烤!”等等短兵相接,于是语速逐渐加快,情绪逐渐激烈,中最大限度地创造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努力调动主体内因,让全班儿童都动起来,获得各个体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上述《争论的故事》重点段的突破以及《云房子》美丽、多样、神奇的体验,其讲述、朗读、表演,都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自主合法探究”,应该是我们情境阅读教学追求的美好境界。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对教师角色的定位:组织者、引导者。这在阅读情境教学中尤为突出,如何创设、如何入境、如何体验、如何感受、如何表达,都需要教者精心准备,有效组织、善于引导。教者的这种角色意识越强,教学过程会更加有声有色,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综合上述,不难看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情境教育”的先进理念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从陈旧教育理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摒弃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不健康做法,引导儿童在情境的摇篮中不断探索“知识之美、境界之美、人生之美”,我们的教学将永远在一泓”活水“中迸发出无穷的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