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义隆永中心校,内蒙古 通辽 028300)
引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到,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并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作为基础,为学生营造生动趣味化的课堂环境。并且,因为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构建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数学学习,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针对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进行深入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并为学生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在趣味教学情景中对问题进行感受和思考以及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发现,并根据教学内容,对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现象进行捕捉,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1]。例如,在讲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把人体中有趣的比例介绍给学生,如身高和双臂伸展开的长度比例大约是1:1,拳头滚一周的长度和脚底板的长度比例大约是1:1等等。因此,在买袜子时,可以把袜子绕在拳头上一周,看看自己是否适合穿;公安人员根据罪犯的脚印,就可以对罪犯的身高进行估计。通过这样人体中的比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可以参与到新课教学中。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多提供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和自主发现。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并有效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在讲解完“百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趣味性的提问:学校6年级学生进行春游,每个班级的班长举着自己班人数的牌子:1班38人,2班40人,3班45人,4班40人,5班34人,6班42人,每辆车最多可以坐80人,请问哪两个班级坐一辆车是最合适的?学生们通过对问题进行讨论、尝试搭配、估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想要使小学生有效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需要指引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理解与掌握,光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获得的[2]。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性活动,使学生多重感官可以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讲解“元角分”时,在学生了解元角分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小售货员的游戏,指引学生对买东西的情境进行模仿。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加深认识,提升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具有实践性的活动,进而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认识生活和数学。经过设计和安排,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情境中,对数学问题进行发现,对生活问题进行探索,进而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生活化实践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感知、体验,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的经验,进而使知识内化成为理论知识[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的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和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在对问题进行探索和对结论进行寻求过程中,感受成功和失败。例如,在讲解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教室的长宽、门窗的长宽进行测量,并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对教室需要粉刷的面积进行测算。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消化和理解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引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体验和探索,进而对数学知识进行构建,对数学能力与态度进行发展。例如,在讲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利用橡皮泥,制作出来一个圆柱,并通过削切和加工,把其变成一个等高等底的圆锥,对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发现。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个盛满沙子的圆锥容器,和一个圆柱容器,把沙子导向圆柱容器中,通过反复实验,对其中的规律进行发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进行猜想和验证。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生活化和趣味化课堂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