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子栋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1)
劳动价值论最早是由古典经济学派的威廉·配第所提出的,他最早将经济研究的焦点由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之中,运用逻辑归纳法的研究方法,将价值的来源归因于劳动。配第依据自身的观察,认为价值应该由劳动和土地两个自然单位所构成,而非在流通领域中所产生,而土地的价值依然依靠劳动来决定,因此,劳动是决定商品价值的最终因素。有意识地将价值的源泉归结于劳动,这是配第最大的功绩,这为早期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亚当·斯密则主要是通过一种“二重方法”来研究经济的,一方面运用抽象法,透过现象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比较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经济生活的矛盾。运用这种方法,斯密探索出了“劳动价值论”的相关理论。而在另一方面,斯密又通过“现象描述法”的方法,对经济生活的外部现象进行直观的描述,从事物的表象来分析经济矛盾。并由此提出了“三种收入价值论”,即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价值创造活动中并不存在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现象。这为之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由于研究方法上的失误,斯密的研究理论也呈现出了自相矛盾的结果。
19世纪之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范围的建立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资本主义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在越来越悬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在进一步激化。出于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目的,马克思在英法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理论。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石,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即商品的价值w是由不变成本c,可变成本v以及剩余价值m三者所构成的。劳动力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在于他可以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v+m),而资本家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仅仅为v,剩余价值m是被资本家剥夺的那部分。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刻的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实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商品所具有的二重性在于创造商品的劳动所具有二重性。只有用于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能够真正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只能创造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
效用价值论主要表述了商品的价值主要来源于事实上商品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以及人们对该商品的主观需求和评价。其主要代表就是于19世纪30年代在经济学领域逐渐兴起的边际效用学派。这一理论由直接先驱者之一的英国经济学家劳埃德首先提出,此后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提出了人类满足需求的三条定理,即“戈森定律”。随后到了19世纪80~90年代“效用价值论”发展成为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心理学派和以洛桑学派为代表的数理学派[1]。
效用价值论亦可称之为是一种主观价值论,其特点是以效用解释价值形成过程,指出商品的价值是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换句话说,使人们的主观因素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在劳动价值论相关的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要运用系统抽象的方法,就是通过辩证,系统的使用抽象的思维能力,揭示和论证阶级矛盾的方法。
效用价值概念不是从人与人的交换关系中抽象出来的,而是从人与物的关系中抽象出来的。它本质上体现着人与物的关系,它与马克思从交换关系中抽出的价值概念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从本质上不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在价值“创造的源泉”这个问题上,边际学派吸收了大卫·李嘉图关于商品的稀缺性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庞巴维克所说:“价值的正式定义是一件财货或各种财货对物主福利所具有的价值。”“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具有有用性,也具有稀缺性。”[3]
自近现代以来,政治经济学的阶级主体主要是资产阶级和劳动者阶级。从这两个阶级的主体利益出发,形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最早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土地贵族的理论武器。其最早开始仍是在资产阶级主体性下的经济理论。
在16,17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开始,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在欧洲占主体地位,欧洲封建君主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主张以政府来干预国家的经济,通过“多卖少买”的方法来为国家积累财富。随着资本积累程度的不断加深,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也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也有所壮大,新兴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证明本阶级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将经济研究的焦点从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之中。从早期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是从本阶级的立场出发来探索“劳动价值论”理论。因此,古典经济学派中的“劳动价值论”仍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到了19世纪之后,随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的激化,作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的马克思在对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中,提出了无产阶级“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即资本阶级为了不断实现更大的资本增殖而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这种经济理论深刻的揭示了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来压榨劳动者的经济现象。主要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因此,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
而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相对比,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基本上抛弃了“劳动价值论”。从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据萨伊的观点,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所共同决定的,利润是资本家应得的报酬,在生产环节中并不存在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现象。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的方式“消失”了。西尼尔的“节欲论”也认为,利润则是来源于资本家的节欲。在到后期的边际学派中,以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斯为代表的边际学派经济学家中,主要是在“利己主义”哲学的指引下,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创立函数图形来说明决定商品价值的因素。是一种“效用价值论”的理论。这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企业内部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资本家已经不属于“劳动者”的范畴。而另一方面,“劳动价值论”成为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种手段,这严重违反了资产阶级本阶级的利益,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需要使用一种新的价值创造理论来取代“劳动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