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湘军 魏亚婷 朱薇薇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服务业的内涵丰富,概念较多,既涉及到一般服务业,也涉及到特定行业的服务业,如农村现代服务业等。
潘海岚(2008)认为服务业是指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董方(2019)认为服务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孟晓明等(2010)提出现代服务业的广义和狭义概念:广义概念包括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新型服务业;狭义概念是指依托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李锦舒等(2013)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主要依托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方式方法等而发展起来的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服务业。陈章龙(2016)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为基础的服务业。
综上所述:服务业一般是指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和企业。而现代服务业则更加突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的应用。
潘海岚(2008)按照服务业产生或兴起的时间先后顺序将服务业分为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从消费的角度又分为生产消费业和生活消费业;从服务业的功能出发又分为流通服务、生产服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高新民等(2010)把服务业分为基础服务、生产性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陈章龙(2016)把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董方(2017)一是将服务业分为传统服务和现代服务;二是将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与生活性服务。
目前,服务业行业分类涉及范围广、分类标准多,有联合国标椎产业分类法,有国际服务贸易分类法,有中国统计上的服务业分类法。国家层面是从统计分类口径进行的;省市分类又更多地从执行层面进行的。这种分类标准不一致,区域之间不统一的现象不利于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按照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方法,服务业主要包括十一大类:商务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和社会服务;旅游和与旅行相关的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鉴于目前服务业的口径和范围的不统一,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服务业的统计和核算,也不利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因此,国家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时,明确第三产业即为服务业。其实,服务业与第三产业还是有细微区别的,第三产业属于统计口径,而服务业则更突出发展的前瞻性,强调要及时总结趋势,引导产业发展。
实践层面一般将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生活性服务业,它是指能够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其产品、服务是用于解决消费者生活中的各种需求。生活性服务业主要包括餐饮业、住宿业、家政服务业、洗染业、美发美容业、沐浴业、摄影业、维修服务业和再生资源回收业等服务业态。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主要包括的重点内容: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家庭服务、体育产业、养老服务业、房地产业。“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以提升发展规模和效率为核心,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结构。由此可见,服务业动态性明显,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区的不同有选择的进行发展和评价,带来的是各个城市服务业的千姿百态,各有特色。
十九大报告内容中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为此,特提出对策与建议如下:
1.分类上的合理性需要加强。未来文化、体育、健康、家庭服务更多地体现在社区服务之中,这也是服务+的拓展,所以在分类与应用上要注意统计口径的区分,以免造成统计上的混乱。比如家庭服务业的分类口径就不对,它不能成为一个行业,家庭服务可以包括医疗、养老、旅游等服务。体育产业这样的分类也不合理,体育产业太大,与老百姓关系不大,放在生活性服务业之中就显得不合理。房地产业分类也不合理,可以改为房地产服务业,最好改为物业服务,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持有的是物业,而不是房地产。
2.尽快建立服务业科学评价体系。包括服务业分类(稳定与发展兼顾)、服务质量的标准化(稳定与发展兼顾)、服务业标准认证。并在分析评价时确定行业相对稳定的样本,作为观察点,有利于发挥建设、引领作用;有利于培育服务创新性企业;有助于后续动态性、对比性和可持续研究,进而为行业研究奠定基础。从战略角度进行长远规划。
3.拓展服务业的空间。现代服务业究竟应该包括哪些?未来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如物流服务中的废弃物回收物流、道路交通支持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此外,农村服务业的研究与评价目前还是一个市场空白,政府与企业要有前瞻性,将农村服务业尽早纳入服务业研究与实践的工作之中,不断提升农村服务业的水平。
4.加强规划引领,优化服务业布局。一是要提档升级重点服务业;二是要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三是要均衡发展公共服务业。
5.优化服务业人才结构。要重视推动服务业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在金融、科技、物流、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引进和培育拥有战略视野、具备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技能、熟悉现代服务业经营和管理的高端人才。强化专业型服务人才培养,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服务业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集成利用政产学研及社会培训资源,提高专业型服务人才培养效率。研究和完善服务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政策措施,营造“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能创业”的人才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