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琛
去年9月,我带着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到芬兰求学。为了让儿子尽快学会芬兰语,我将他送进了芬兰万塔市的河滨小学,那里有专门为不会芬兰语和芬兰语水平较低的外国孩子设置的预备班。
报名那天,我们一家三口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一进门,儿子便立刻瞪大了眼睛。眼前的教室,以一台钢琴为界,被隔为里外两部分,内室沿墙两面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学习用品、玩具和图书;墙面上贴着学生们的涂鸦,中间区域有椭圆形长桌和几张单个的小书桌。外室是老师的办公区域,也是学生们的手工场所,里面展示着孩子们做的植物标本和各种手工作品。我不禁感叹:“这哪里是教室,这分明是一座乐园。”
负责接待的Linda老师笑容可掬,热情地握着儿子的手说:“欢迎加入预备班!”接着便开始给我们介绍学校的情况。在沟通的过程中,Linda还会微笑着鼓励儿子用英文表达。儿子刚开始还有些胆怯,但在老师的鼓动下,他开始慢慢用英文和老师交谈起来。报名结束后,儿子对学校颇为满意,兴奋地说道:“我喜欢这里的老师和氛围。”
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之后的一段日子,儿子竟然对上学上了瘾。除了每天回家会兴奋地讲述在学校的经历外,早上还会提前赶到学校。这与他在国内上学时抗拒上学的状态完全不同。通过儿子的讲诉,我了解到学校的教学情况。
学校每天的主要科目是芬兰语、数学、英语、美术、自然和人文;每堂课的课时长短不定,天气晴好时,有时只上半小时不到的课,剩下的时间,老师会把学生带到活动场玩游戏;到了课间活动时,老师则会带领同学采花、捡树叶、摘苹果;午饭过后,老师还会和同学一起席地而坐,玩“美洲大陆探险”“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
我内心十分担忧:“这哪儿是在学习?这分明是在玩!这太不靠谱了,一年之后能进入正常班吗?”但两个月后,我对学校教育的偏见有了改观。
一天晚上,儿子写完作业给我检查。作业本上是他用芬兰语写的童话故事和小笑话,怕我不明白,他还给我当起了小翻译。
我很意外,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儿子的芬兰语竟进步了这么多。儿子回答道:“这都是因为经常和老师同学们玩游戏、交流的原因。”
原来儿子在每天游戏般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和其他孩子之间的交流,还加强了芬兰语的学习提升,同时还开阔了思维。
芬兰的教育理念倡导开放,因材施教,这种理念也体现在了学校的建筑上。
在芬兰,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如果你看到大片铺着细砂石的活动场地,有足球场、篮球架、高高的攀爬架,周边高不过两层的楼房上挂着大大的时钟,便是学校了。
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便是芬兰教育牢牢吸引学生的地方!
在芬兰,学生们上课不会仅局限于校园,图书馆、博物院、游泳馆、滑冰场……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是他们学习的场所。街道上、火车上,每天都能看到老师带领一队队学生外出参观学习。
儿子进入校园一个多月,期间,前往森林里采摘莓子,学习辨识有毒蘑菇;到图书馆学会怎么办理借书卡,如何自助借书还书;去博物馆参观自然历史展览;去看科学馆的工作人员演示物理、化学实验;在游泳馆学习如何游泳;圣诞节前,去赫尔辛基市区看话剧、赏街景;大雪纷飞时,老师带着孩子们钻进附近的林地,每人一个雪橇,学习怎么滑雪,增进友谊。这些有别于国内封闭的教学方式,让儿子每天对上学都满怀期待。
在芬兰的学校,学生还会作为独立的个体受到老师充分的尊重。
芬兰国庆日前,YLE电视台来儿子班级录制“多元文化”的电视节目。因涉及孩子的肖像权,老师特地发通知,征求家长的意见,不愿在电视上曝光的孩子,可以拒绝采访。
在芬兰老师的眼里,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状况,都属于个人隐私。一次,在给孩子体检的时候,学校校医向我了解儿子的疫苗接种和疾病史,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在场其他两位老师可以回避,或者我们另外约时间单独谈。”
假期时,很多尼姑和陈莲曲珠一样,会为信众念经祈福,或者组织信众教授藏文、宣讲一些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藏区稳定”“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等相关政策相宜的佛教教义。
有几次我去学校参观,看到学生没有校服,高年级男学生留长发、戴耳钉,女学生穿高跟鞋,化淡妆。老师们却不以为意,理由是:“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个性的权利,不能因为他们还是个孩子,就被无情地制止。”
这种随时被尊重的感受,让孩子在校园的生活更加愉快。
在芬兰,学校没有资优班,老师的眼里,也没有好生和差生之分。
儿子入学两个月的一天,班主任Sara找我约谈,希望根据儿子的实际情况,商讨一份专门的教学计划。一开始我很客气地表示,儿子来芬兰不久,芬兰语不如其他同学,英语听说能力也较差,让老师们费心了。Sara立刻制止了我,说:“BingHeng(儿子的名字)非常优秀,芬兰语水平比两个月前提高了很多。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相互比较对孩子不公平!”
我想起国内的学校,如果一次测验数学考了100分,下一次得了96分,老师就会批评学生退步了;如果这次得了85分,下次又考了100分,老师又会说是成绩不稳定,学习不踏实。不管怎么努力,好像都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学生在学校没有好差之分,没有嘲笑,也没有训斥,这样的学习氛围,自然轻松愉快。除此之外,老师对每个孩子优点的肯定和赏识,也让孩子们对校园生活充满无限欢喜。
去年11月底,学校的音乐老师听Sara介绍儿子钢琴弹得不错,便询问他有没有兴趣参加圣诞联欢会,为全校师生演奏钢琴曲。儿子满口答应,报了两个曲目。音乐老师随即跟儿子击掌,就算说定了。
可从那以后到演出前三天,音乐老师都没再来找过儿子。我打电话询问老师,是不是儿子理解错了。老师回答我说:“没有错,我们都相信BingHeng一定会做到最好!”
联欢会当天,我去学校观看了演出。高大的圣诞树闪烁着朦胧的光芒,儿子坐在树下的钢琴前演奏着《D大调卡农》,自信而笃定。
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便是芬兰教育牢牢吸引学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