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落地失败案例与对策浅析

2019-12-17 08:07徐甜甜雷骏航冯倩蓉
商情 2019年51期
关键词:摄影

徐甜甜 雷骏航 冯倩蓉

【摘要】在当下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以90后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创业者已经成为创业的生力军,但我国大学生创业却是败多成少,成功率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状况的基础上,以“定格”创业训练项目为例,借由其落地失败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困难,探讨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实践所需的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训练;摄影;困难与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广受关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以百万,这样庞大的一个群体如何就业、择业成了当下面临的重大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既能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创造社会财富。

(一)创业意愿较强,抗挫力低

根据麦凯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8年,中国有820万应届大学生,3%的应届生在毕业半年内便开始创业,这个数据意味着每年有25万应届生随着“双创”政策的推行从工商局领到了象征自己真正開始创业的营业执照。

业界报告称三成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此外,有一定创业意愿得学生占57.9%,从未想过创业得只占12.1%。中国大学生当下创业并不少见,有大量优秀项目便是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如饿了么、ofo等。但另一方面,学生校园创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目前大学生创业情况并不乐观,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对2015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本校项目的后续跟踪中显示,多数创业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便放弃了创业想法,只有不到5%的参赛项目半年后还在坚持。实际毕业后全职创业的人每个院校只在1%左右。在校大学生创业越早期、越年轻,失败率越高,坚持本已不易。

(二)创业经验不足,受创普遍

相比于传统的创业,大学创业更多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创业比赛,创业理想更多大于创业的生存意义,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以及的精力的付出上有所不足。然而现在毕业生创业者因为理想和激情来创业的比重在逐步降低,绝大部分初创阶段都缺乏精益创业阶段,没有迈出0到1的这一阶段。大学生创业受创的原因多在于方案出错、闭门造车、过早优化、过早扩张等。同时由于大学生对从商经验不足且创业项目在团队建设,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困难,人员管理方面缺乏经验或专业技术能力,使得项目落地困难。

(三)毕业经验积累,优化创能

国内的毕业即创立的企业虽不及国外这些公司体量大,也有张旭豪(饿了么)、戴威(OFO)、汪涛(大疆)等较为杰出的先例。但这在创业者群体中数量还是极少的,大部分学生仍是选择先工作再创业。

根据对2014届到2017届毕业生的跟踪分析发现,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从2.9%提升到三年后的6.3%。浙江省教育厅18年初的跟踪调查显示,浙江高校2015届创业的毕业生中,有4.82%的人投身创业(1.2万多人),创业率略低于2014届毕业生(5.02%),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创业率为3.55%,高职院校毕业生为6.36%。52.15%选择受雇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创业,高于2014届51.15%,毕业后直接创业仅占34.72%,与2014届持平。

大学生普遍认为缺乏工作实际经验,创业过程将步履维艰。因此,毕业后并非直接创业而是选择积累工作经验,为日后的创业计划积累物质成本和经验成本。

[WTHZ]二、“定格”APP项目的遇到的困难[WTBZ]

(一)团队建设不完善,人员管理不充分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团队创业的主干人员为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团队建设初期对团队的管理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的建设管理经验。创业的大学生缺乏对创业的认识和经验,盲目设立目标,没有考虑实际内容的落地情况。

一方面,部分同学希望以经济利益变现为主要目的,在项目有了一定成果后急于变现,用虚高的营业额满足创业比赛的需求。另一方面,盲目规划过于远大的内容,扩充服务内容,致使团队成员发展意见的不统一,加大了人员管理的难度。此外,大学生创业团队多为同学或者伙伴,受到人情压力也无法进行规范的管理。

(二)专业技术待提高,实践能力待增强

开展摄影类项目,或者是app开发项目,缺乏关键的技术落地能力,在校大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普遍较弱,知识体系不完善,在复杂的交互设计以及ui界面设计等缺乏技术支持。

1.项目人脉资源缺乏

建立摄影类项目平台,首先需要吸引到高质量摄影师来接单。在项目的初期,团队成员可以凭借人脉拉拢来一些较为专业的摄影师。所以在项目初期进展还较为顺利,但是由于发展的停滞。难以继续吸引到高质量的摄影师加入进行内容创作,同时之前合作过的摄影师也更加倾向于在以往的专业平台例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约单。使得后期平台专业的摄影师匮乏。

2.app开发进度缓慢

由于团队成员缺乏专业的app开发实践经验,同时高校学生也难以找到合适且有成熟开发经验的程序员,缺乏实践技术。使得app久久不能完成上线,错失了项目发展的黄金时机。

(三)创业教育不充足,资金支持受局限

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定位不准,知识更新缓慢,师资缺乏,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引导作用。高校的创业培训较为简单和笼统,做不到详细到位,并趋于理想化创业蓝图。此为,高效对于就业率的追求高于创业成功率,对学生创业方面支持力度不足。

同时,学校给予的创业辅助资金也是杯水车薪,不足以支持项目app的开发落地,分期发放的性质使得其起到的实际作用十分有限。在项目初期便过度投入,使得项目后期在见不到实际效益的情况下,创业积极性和落地更加困难。

(四)大学生精力的局限性

大学生创业模式单一,创业投资风险大。虽然“定格”项目,在项目初期通过与熟悉的摄影师合作,开展了一定的业务。并且积极的设计了拓展的方案,但是随着app开发进度的缓慢以及经费的消耗,团队成员疲于应付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对创业活动投入越来越少,创业的项目推进缓慢。

创业模式仍过于单一,缺乏代理加盟、特别合作经营等模式,投资风险过大,这也影响了创业的热情和加重了创业的心理负担。

三、实践项目反思

“定格”APP的服务内容,包括写真、短视频、录像等等,功能多样且丰富。其次,像旅拍、约拍等功能有对城市地区进行选择甚至精确定位。另外,平台的摄影师的个人作品将会在平台上根据热度排列展示满足用户使用感上的需求。但是在设计功能的时候未详细考虑功能的落地细节,在项目落地时候遇到的困难加上缺乏外界力量以及专业能力的帮助,使得项目仅仅只能停留在设计阶段无法落地。

(一)“定格”APP的运营

对“定格”APP的运营模式设计与实际情况有所脱节,一个app平台的运营成本过高,大学生创业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去维持平台的运营。

1.用户运营

app将主要用户群体为女性,用户年龄段集中在18~35歲。但是缺乏对市场的详细调研,对用户群体性质把握不足,缺乏对用户群体的细分。团队内缺乏对用户了解的运营人员。更多的就只站在同龄大学生角度思考,理想化了市场和客户。

2.策划运营

策划的运营需要关注市场热点,大学生缺乏系统的运营训练。在策划方面虽然可以天马行空,但是缺乏落地的普适性。同时,初期投入成本不足使得策划内容受到诸多限制,开展的活动得不到足够的参与和关注度。

3.合作运营

在流量经济时代,开展活动需要与其他平台进行合作。平台方对大学生创业基本没有扶持力度,使得运营只能局限在朋友圈微信当中,受众更为封闭。

大学生创业前期投入成本较低,在运营方面相比大型资本公司有着天生的劣势,因此在项目初期,应该将运营的主要客户定位为大学生群体和大学城周边居民。同时,如若平台方可以给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一些流量扶持,或是策划一些辅助大学生创业的活动,将对让大学生创业起到一定帮助。

(二)定格app的开发制作

经问卷调查和采访创业团队成员,在app开发制作方面的困难是项目无法落地的最主要的原因。App这种形式上线成本过高,且技术人员缺乏相关的经验,大部分技术无法实现。同时随着项目的时间流逝,也错过了app创业的最佳时间。

互联网玩法日新月异,基本主流的大公司可以在两三个月内开发完成一个app上线,然而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支持且技术开发app进度缓慢。

1.策划内容的冗杂

在项目初期的策划阶段,设计了旅拍、短视频、婚纱等很多题材内容板块,然而实际在执行的时候很多内容并没有找到可以具体落地的方向。然而app开发却在这些板块的设计上耗费了时间,加深了策划人员与开发人员的矛盾。

2.时代玩法的变更

App的开发成本较高,在近两年基础的功能更多会使用微信小程序来实现。所以在app开发初见雏形时,项目主创选择转向开发小程序。然而小程序的上线也需要经费和设计,此时项目前期投入的资金、精力已然浪费,使得团队成员创业积极性下降受挫。

四、政府扶持的现状和建议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人力资本是投资的产物,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大学毕业生就有几百万,如何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这需要进行投资,特别是要增加引导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投资,更重要的是创业方面的投资。

(一)政府扶持的现状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意见》,要求全省普通高校(含独立院校)除公安类等特殊类型高校外,普遍建立创业学院,并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既指。以对接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合作企业、风投机构和创业教育专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优惠政策更加完善,覆盖面更为广泛,包括创业补贴、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场地租借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且政策覆盖到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扶持力度不断增加。

但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仍存在一定不足,当前政策由于宣传、执行和落实不到位,整个大学生创业政策缺乏系统性,体系内协调不足难以形成合力。此外,大学生创业团队在企业财务、管理、法律等缺乏专业指导,需要学校、政府的专业辅导。

(二)政府扶持的建议

一方面,政府应健全和落实对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夯实创业平台,加强创业培训,开辟融资渠道。同时,为大学生创业简化工商办理手续,简化行政审批,为大学生创业成立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另一方面,完善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为了大学生能够大胆创业,学生家庭能够放心其创业,政府部门需逐步建立大学生创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针对创业过程中的影响和创业后的失败的保障性政策。

参考文献:

[1]孙志远,王志鹏,刘顺.浅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

[2]韩娟美,陈佳仪,陈静,谢岚敏.“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

[3]周雄.高校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创业的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2).

[4]韦兴剑,沙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社会适应性研究[J].教育评论.2018(2).

[5]李雪,赵楠.“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J].辽宁经济.2018(5).

[6]贺晓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知识经济.2018(19).

[7]江涛.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3294009。

作者简介:

徐甜甜(1998-),女,汉族,江西九江人,本科,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研究方向:创新创业。

猜你喜欢
摄影
摄影精选
高清大图
《远眺》摄影系列
主题摄影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