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规经营必要性与思考

2019-12-17 08:07刘成花
商情 2019年51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防范措施

刘成花

【摘要】合规经营是一个企业稳健运营的内在保证,是防范违规风险的基本前提,也是规范员工行为的有效手段。2017年2月10日,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提到深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要求“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法治,不仅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企业的鲜明特征。企业肩负着社会责任,守法是企业经营不可触碰的红线,合规是企业经营管理必须坚守的底线。但是部分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偏离,造成后期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因此值得就目前违规经营涉及的主要问题点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合规经营;社会责任;防范措施

一、引言

2017年A股上市公司共计3426家,其中16家上市公司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即不发表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主要适用于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无法判断财务报表反映的公允性。根据深交所、上交所的股票上市规则,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交易所对相关公司的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而对于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个股,交易所则有权让其暂停上市。本文总结了无法表示审计意见的部分上市公司不合规问题点与相应应对策略,以及如何从根源上,解决以下问题。

二、不合规问题点与应对策略

(一)部分上市公司因担保审批程序、尽职调查不到位等因素使公司陷入诉讼纠纷、财务状况恶化,导致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审计师无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因而无法发表审计意见。

担保问题的主要风险点:一是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调查不深,审批不严或越权审批,可能导致企业担保决策失误或遭受欺诈;二是对被担保人出现财务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等状况监控不力,应对措施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三是担保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经办审批等相关人员涉案或公司利益受损。

企业应当依法制定和完善擔保业务政策及相关管理制度,明确担保的对象、范围、方式、条件、程序、担保限额和禁止担保等事项,规范调查评估、审核批准、担保执行等环节的工作流程,按照政策、制度、流程办理担保业务,定期检查担保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切实防范担保业务风险。

(二)部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大量逾期,无法收回;预付账款商业理由、商业实质不明以及预付款项金额的准确性、完整性及可回收性等问题。审计师因无法收到回函,亦无法实施替代程序,因而无法发表审计意见。

往来款管理不清晰一般来说是多因素所致,一是不定期对账,疏于对往来账款的管理;二是往来账款不定期清理所致,均会造成往来款账面的混乱;三是利用往来款调节利润。

企业应加强信用管理,加大催收力度,定期核对和清理往来款项,适时进行账龄分析,对超过账龄的应收账款及时反馈信息,重点管理,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三)无法获知大额资金交易实质,交易的真实目的和性质,因而无法发表审计意见

大额资金交易的主要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没有完善的大额资金控制体系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最终导致资金去向不明,企业资产安全性无法保障。企业应对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确保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防范资金风险。

(四)商誉、应收账款减值测试,特许经营权减值测试等假设条件所涉及的相关参数合理性与审计师难以达成一致,因而无法发表审计意见。

企业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检查、测试各项资产,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减值的迹象,正确评估有关参数的合理性、有效性,如有客观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发生减值的,根据相关制度规定提取减值准备。

(五)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导致无法发表审计意见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主要指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信息,隐瞒或推迟披露重要事实的信息披露行为。违法违规披露的根源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内部管理流程混乱、风险内控流于形式、合规披露意识淡薄。

三、从根源上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以上问题实际是企业内、外治理失调的表象,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内部控制失效,行动虚设,企业没有按照已有的合规机制运营,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相关制度规定,致公司资金链断裂、资产冻结、大量诉讼,财务状况恶化等引发的持续经营风险。因此从财务角度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内控制度来构建完备的合规体系,并确保制度得以严格执行;除此之外,企业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努力提升信息化管控水平,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

一是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财务基础规范,认真挖掘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真空地带,不断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努力使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二是持续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下属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开展财务规范化专项稽核工作,以建制度、查隐患、控风险、促整改为目标,加强财务对经营活动的监督职能,确保公司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公司针对相关专项审计反映出来的财务管理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整改,督促所属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内控管理,规范资金使用;

三是持续提高财务决策支撑的信息化水平,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同时,搭建核算预算一体化,强化预算管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建立统一的核算、预算体系,财务核算及会计基础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正确性和有效性,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

除此之外,合规经营还需创造自上而下良好的合规意识与持续监督的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气氛,以保证公司拥有正直诚信的良好企业声誉以及减少企业合规的风险;其次,需建立一套权责分明、控制到岗、制度清晰、规范明确、流程合理、效率提升、控制有效、持续优化的内控制度,并确保制度得以有效的执行。最终通过持续的评价工作,实现合规管理体系的优化、合规水平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2019年高级会计师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

[2]2017年上交所.部分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披露信息http://www.sse.com.cn/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