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胡阳西红柿的特质研究

2019-12-17 08:10刘延刚冷鹏刘丽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费县西红柿

刘延刚 冷鹏 刘丽娟

摘要:介绍了山东省费县特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胡阳西红柿的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生产地域、产地环境、人文历史及产品品质,并从产地选择、品种选择、生产管理及适时采收、分级与包装等方面总结了胡阳西红柿的栽培方式特点,探讨了其发展前景,旨在维护胡阳西红柿的品牌,提高胡阳西红柿的品牌知名度。

关键词:胡阳西红柿;山东省费县;地理标志;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6.12;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21-0104-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1.021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uyang tomato, a special product of Fei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 national agricultur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as well as its unique producing area, producing environment, humanistic history and product qualit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uyang tomato is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ing area selection, variety selec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timely harvesting, grading and packaging.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brand of Huyang tomatoes and improve the brand awareness.

Key words: Huyang tomato; Fei county;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production technology

胡陽西红柿是山东省费县特产,色泽鲜美、口感沙甜,并有药用和食疗价值,加之特定的生产环境条件和特殊的栽培管理方式及丰富的人文历史,2013年12月被原农业部确认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胡阳西红柿种植历史悠久,因产于费县胡阳镇而得名[2]。其果形圆整,色泽艳丽,口感酸甜适中,沙质,硬度适中,耐储运,货架期长,且富含维生素C、番茄红素等营养物质。胡阳西红柿已形成了拱棚、温室等多种栽培模式,实现了西红柿周年供应。2011年胡阳西红柿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远销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3]。自2012年开始,胡阳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展西红柿采摘旅游,已建设133 hm2标准化采摘园,连续举办了8届西红柿采摘节和3届西红柿产业发展论坛[4]。该镇被评为特色农业镇、全国兴村强县示范乡镇、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实践基地、临沂市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临沂市农业新六产示范镇[4,5]。2015年胡阳西红柿被评为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蔬菜)50强。2016年胡阳镇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被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评为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被全国果菜产业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年会、中国果菜产业论坛组委会和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联合评为2016全国果菜产业十佳质量信誉地标品牌和2016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理标志品牌[5,6]。胡阳西红柿品牌2017年度荣获全国十佳蔬菜地理标志品牌、全国果菜产业绿色发展百佳地理标志品牌称号、第五届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和消费者最喜爱的金奖农产品称号。2017年度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胡阳西红柿品牌达到5.39亿元,胡阳西红柿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6]。鉴于此,研究胡阳西红柿特定的生产地域、产地环境、人文历史及产品品质,并从产地选择、品种选择、生产管理过程及适时采收、分级与包装等研究胡阳西红柿独特的生产方式,同时探讨其发展前景,旨在维护胡阳西红柿的品牌,提高胡阳西红柿的知名度。

1  生产地域特点

胡阳西红柿生产区域为山东省费县境内,东至薛庄镇颜林村,西至费城镇王家庄村,北至上冶镇大仲口村,南至胡阳镇北尹村,共有6个乡镇22个行政村,位于山东省东南部(35°10′-35°27′E,117°30′-118°09′N),地处平原,海拔高度为110.0~187.4 m。地域保护种植面积为2 000 hm2,总生产面积2 000 hm2,年生产总量为30.0万t。

2  生态环境特点

2.1  土壤地貌情况

产地地处沂蒙山南麓,土壤主要为潮土类沙壤土,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1.0%~1.2%、速效氮85~100 mg/kg、速效磷25~51 mg/kg、速效钾95.0~128.5 mg/kg,有机态钾含量很高,适合种植西红柿。

2.2  水文情况

生产地域周边河流有祊河、浚河、胡阳河、沂龙河,有大型水库2座、中小型水库塘坝30余处,地下水源丰富。生产地灌溉用水全部为地下水,水质纯净,路渠配套,灌溉便利。

2.3  气候情况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侯区,年均降水量851 mm,无霜期202 d,年平均气温14.1 ℃,年日照时数2 421 h,平均相对湿度65%,空气清洁,光、热、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西红柿生长及有效物质的积累。

3  历史情况

胡阳西红柿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种植,起初在秦家屯一带兴起,1949年后逐步走向规模化,1982年春首次使用塑料薄膜小拱棚,1983年开始使用大拱棚,1992年开始采用土温室越冬栽培,1996年开始发展高效日光温室西红柿。2010年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2012年实现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普及[7-9]。先后建立了胡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成立西红柿种植专业协会。2010年成立了胡阳镇盛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10月与上海蔬菜集团、西郊国际签约,成为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还建设了高标准的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并配置了农民田间学校、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西红柿文化馆,安装了全程数字监控系统,并与上海蔬菜集团总部互联,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10]。2019年通过北京丰景网签约北京市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打通了农超对接的快车道[4]。胡阳镇以“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为目标,不断提高西红柿产业的规模和档次,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温室西红柿生产基地和全国闻名的西红柿种植专业镇。为实现品牌效益,胡阳镇现已注册鲁蒙吉山、胡阳喜事等24个绿色食品商标,并建设两大西红柿批发市场,实现瓜菜产、供、销“一条龙”。

4  品质特点

费县胡阳西红柿由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酿就了其优良的品质特色。

4.1  外在感官特征

胡阳西红柿果形圆整,大小均匀,单果重250 g左右,差异不超过果重平均值的5%;颜色粉红透亮,甜酸适口,生食口感清香沙口,硬度好,耐储运。

4.2  内在品质指标

胡阳西红柿可溶性固形物大于6.0%,总酸含量小于1.0%,100 g果肉含维生素C 14~15 mg、番茄红素含量8.0~9.0 mg,还含有较多的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及半乳糖、多种游离氨基酸、挥发油、葫芦素、西红柿酶等,非常适合加工番茄酱。

4.3  安全要求

胡阳西红柿必须达到农业部绿色食品 茄果类蔬菜(NY/T 655-2012)的卫生指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5  生产方式特点

5.1  产地选择

胡阳西红柿生产区域在山东省费县境内。产地旱能浇、涝能排,土壤条件良好、灌溉水无污染,远离厂矿企业,大气、土壤、水质等环境条件均符合国家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

5.2  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抗病、连续坐果能力强,颜色好,产量高,后期不歇秧的品种,如金棚1号、鲁番茄7号等。

5.3  生产管理过程

5.3.1  育苗  播种前用50~55 ℃温开水烫种消毒10 min,不断搅拌以防烫伤[11]。然后用约30 ℃温水浸4~6 h,搓洗干净,涝起沥干,在28~30 ℃的恒温箱或温暖处保湿催芽,20 h后开始发芽。

5.3.2  定植

(1)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底肥为有机肥、化肥、生物菌肥三肥相结合。使用植物秸秆反应堆技术,有机圈肥发酵后施用,用量120~150 m3/hm2,化肥施用遵循“控氮(肥)、减磷(肥)、增钾(肥)、补微(钙、锌、硼、镁)”的原则,均匀撒施后深翻地。

(2)定植。苗子三叶一心,苗龄30 d左右定植。定植时,一要稀植,株距30~35 cm;二要浅栽,土坨与地面持平;沟内施生物菌肥,能促根、壮苗、抗重茬、防线虫、防死棵。定植水要一次浇足浇透,要放大水,确保坐果前不用再浇水;定植后多刬锄,促进根系生长,10~15 d后盖地膜。

5.3.3  田间管理

(l)肥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3~5 d后浇缓苗水,然后进行蹲苗,待第一穗果坐稳后,结束蹲苗开始浇水、追肥。根据生长状况及时追肥,分多次随水追施。

(2)植株调整。定植后,当植株基部开始大量蓬发分枝时进行吊蔓,吊蔓所用的线绳缠绕方向呈逆时针方向。西红柿生产多实施主干结果,吊蔓后,当分枝长出2~3叶1心时即可及时掰掉,当主干长到和挂绳钢丝一样高时即可打头平顶[12]。及时摘除下部黄叶和病叶。

(3)保果疏果。为促进坐果,可使用防落素、西红柿灵等处理花穗。除樱桃西红柿外,应适当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果。

(4)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13]。根据西红柿生育期,分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减少化学农药用药次数,充分保护利用天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

5.4  适时采收、分级与包装

根据品种特性适时采收,采收时用剪刀在果蒂处剪下,轻拿轻放,分级包装后上市或冷库预冷后上市[14,15]。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注明品种、产地、商标及绿色农产品标志后进行外销。

6  发展前景

胡阳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特色休闲观光农业,按照蒙山前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胡阳板块建设要求,设计以文东路为轴,打造中西部温室西红柿和东北部大棚瓜菜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建设高标准西红柿种植、瓜菜种植、连栋温室育苗工厂、采摘旅游和交易物流中心的“一轴两区五中心”发展目标,努力實现品牌农业、绿色农业、精致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全方位发展。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西红柿产业园区的水、电、路、渠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西红柿产业园区,进行西红柿品种改良、不同茬口试验示范等,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河道、沿河道路及西红柿温室棚体结构,投资建设现代化联动育苗温室,进行新品种的引进、示范与推广。进一步提升胡阳西红柿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实现费县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2013年第三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公告信息[J].食品安全导刊,2013(14):60-63.

[2] 临沂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临沂年鉴 1996[M].济南:齐鲁书社,1997.

[3] 谷礼光.中国名优特产大全 第1辑[M].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6.

[4] 张庆举.费县西红柿经济助力乡村振兴[N].沂蒙晚报,2019-04-03(11).

[5] 王洪涛,刘  涛,张玲玲.费县举办第七届西红柿节[N].大众日报,2018-04-03(6).

[6] 王富军.胡阳西红柿“选美”[N].沂蒙晚报,2017-03-20(6).

[7] 山东省费县胡阳镇金阳西红柿种植专业合作社.胡阳西红柿[J].中国果菜,2016(3):51.

[8] 周兴德.费县农业志[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4.243-244.

[9] 陈  思,孙志永,李  雪.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华东地区篇(下)[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10] 陈  娜,宋振昕.合作社供给侧改革的费县探索[J].农村经营管理,2017(2):20-21.

[11] 于立芝,李  青,孔凡克,等.无公害食品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2):122-124.

[12] 郝国芳,高中强,刘国琴.绿色食品 拱圆大棚番茄栽培技术规程[J].科技致富向导,2014(4):25-26.

[13] 陈仕辉.简述无公害西红柿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4,31(6):72.

[14] 刘鹏云.冬春茬大棚西红柿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5(10):194-196.

[15] 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集成 设施番茄技术服务体系集成[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费县西红柿
西红柿
费县老兵的红色记忆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费县山岭地果园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山东省临沂市:田园“调色板”
西红柿熟了
山东费县:抓好县级储备 保障粮食安全
观赏石+旅游,互为动力,共同繁荣——第七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