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晨曦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英让出三尺宅基地给邻居的故事流传至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家,爷爷也总是教导我们:“尽己力,解人忧,遇事能让则让。”
有一次,妈妈告诉我,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十分拮据,常处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状态。家里姐妹多,吃穿用度各项花销使得生活捉襟见肘,举步维艰。一家人挤在一间不大的房子里,常常靠邻居的帮助度日。
那时,爷爷的单位分下了一套单元房,妈妈想着终于能改善生活了,高兴得合不拢嘴。可是,一家人又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分割连在一起的院子。爷爷想到隔壁家人口更多,住在一间一室一厅的房子里,实在太挤了,便动了恻隐之心,想把院子多分一些给邻居。妈妈听了爷爷的提议后觉得很不可思议,她认为院子应该平分,不应该哪家人多就多分。爷爷劝妈妈说:“都是单位同事,我们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万一哪一天换我们家有困难,我相信人家也一定会毫不吝啬地解囊相助的。”妈妈听完爷爷的一席话后沉默了,最终她同意了爷爷的决定。
邻居家知道了这件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点头。老街坊们也对爷爺赞不绝口,还说爷爷是一个大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不久之后,爷爷得了眼翳,急需做手术,但巨额的手术费,我们家根本拿不出来。一家人想方设法借钱,把能联系的亲戚都联系了,东拼西凑了一笔,但仍然不够,焦灼无望的气氛笼罩着我们。邻居们知道了,纷纷解囊相助,滴水成川,手术费终于凑齐了。爷爷的手术很成功,视力恢复得也很好。
听了妈妈讲的关于爷爷的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爷爷以身作则,带头树立了助人、谦让的良好家风。作为晚辈,我们应该沿袭着助人、谦让的优良传统,“让”出和谐,“让”出邻里情,这样岂不美哉?
◆江苏徐州市树人中学云龙校区
(指导老师 董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