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荣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话题,“效益、生态、协调、长远”等关键词,与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等问题更加突显。本文结合我国航运业的情况,重点分析如何改变传统发展逻辑。
一、从产业结构上,要改变“先破坏、后修复”的发展逻辑
“当前的收益不能以未来的损失为代价”是可持续发展的隐含假设。应倡导均衡发展、预见性发展,过度利用资源、不计后果获取,都是不可持续,也不能可持续的。但在实际发展中,产业的经济行为如何做到不损害未来,却是一大难题,必须摆脱传统的“先破坏、后修复”的发展逻辑,避免发展问题积重难返。
中国航运业近20年来的发展就体现了以上传统逻辑。先是破坏性发展,包括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全球航运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拉动(业内称之为“中国因素”)作用尤为凸显。由于市场极度繁荣,大量热钱快速集聚于航运,全行业盈利,危机前后运价最大差距达40倍;过度买造运力,导致产业供需结构长期失衡,消化了10年依然过剩26%。但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一落千丈:供需失衡、运力过剩、持续低迷,全球前十、韩国最大的班轮公司韩进也宣布破产,导致危机后10年来,市场始终处于漫长修复期,包括理性投资、减少新增、产业链合作等,反反复复,难以回到从前。
产业的可持续,就是要用均衡发展打破这种传统逻辑。并需要所有的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有两点是关键:一是在修复中反思,比如航運业在金融危机后的10年修复中,多了一份理性,少了一份冲动,2017年的市场出现了相对高点,但产业供给增速和5年前接近,这在危机前是不可能的;二是利益上调整,比如共赢已经成为共识,利益绑定型的合作成为潮流,由此逐步转向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二、从产业布局上,要改变“重本土、轻国际”的市场逻辑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产业的国际布局已成大势所趋,以往按照国内资源、本土市场的空间布局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全球经贸变局。因此,中央也提出了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质就是要求产业布局要不断打破“重本土、轻国际”的传统逻辑,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去。
中远海运集团得益于行业属性,是最早“走出去”的一批企业之一,目前境外资产占比57.6%,境外收入占比年均56.2%,境外利润占比年均53.7%。利用国际化来推动可持续,中海运有两个重要经验:
一是大力布局国际网络,搭建传递可持续的桥梁。有数据显示,央企海外机构约为1.1万个,中远海运目前为1050个,约占10%。布局上分为10大区域公司,市场辐射欧、美、亚、非、澳。这些业务网络既是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也是了解全球各地可持续发展诉求的有效窗口。可持续发展已成国际共识,尤其在新兴经济体方面。所以我们在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地不断加大业务布局,今年前9个月,新兴市场的货量增长了10%。这既有效对冲了贸易摩擦的影响,也拉动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重点布局一带一路,用企业行动来诠释可持续。我们以码头为“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关键枢纽港,包括希腊、意大利、阿联酋、埃及、秘鲁等;以航运为“线” ,开通174条班轮航线,投入161万箱的运力,占运营规模的58%;以物流为“面”,加大海铁联运、国际班列业务的投入,中欧陆海快线今年前9个月业货量同比增长56.3%,客户数量倍速增加,已经大大改变了欧洲贸易运输格局。
这些做法得到所在国高度认可,因为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发展,比如我们与希腊“比港”的合作,将会为当地创造3.1万个就业岗位,提高希腊GDP 0.8个百分点。
三、从产业生态上,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管理逻辑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行为要有预见性。对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要及早控制,尤其是生态环境本身具有不可逆性,一旦破坏,很多时候无法还原。传统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逻辑正在全面终结。
航运业已将绿色发展作为产业方向。通过优化船舶设计、降低航速、使用新型燃料等方式,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当然,环保规则的收紧使产业压力倍增,以IMO限硫令为例,据能源资本公司估计,2020年全球海运业或增加1000亿美元的成本,但这些也无法改变“绿色航运”的产业步伐。
2008—2018年这十年间,航运业通过将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技术与绿色环保趋势相融合,使船舶的航行绩效和减排表现有了显著提升,在货运周转量增长42%的情况下,碳排放减少了19%。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任务和使命,也是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只有齐心协力、打破传统、转换轨道,才能真正推动可持续。
本文系作者在“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