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1)
改革开放已有40周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了十多年,“一带一路”倡议也已实施,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天壤之别。但这无法掩盖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的基本事实。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其他地区更为良好,同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保护好生态环境也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对西部地区而言,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十分重要。“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加大污染防治和防沙治沙力度,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习近平总书记也时刻关心着青海、新疆两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对两地而言,既要发展经济,也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青海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均属于民族地区,同时两省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重大,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两省区各自的角度来说,经济发展应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携手并进。但青海相较于新疆而言,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如此背景下,本文采用耦合协调的方法研究两省区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期望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青海、新疆两地生态优势巨大,应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带动经济建设。
第二,青海、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必要的,研究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三,两地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较研究两省的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状况有利于相互借鉴,促进共同发展。
本文研究的区域为青海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间范围为2007—2017年,依据数据选取的原则,所有数据均来自《青海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及各自相关年份的环保公告等,个别缺失数据使用插值法加以补全。
选取的数据量纲难免存在差异,在此采用离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越大越有利于所在系统,负向指标越小越有利于所在系统。
1.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
对发展状况的研究本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进行。首先需要构建模型所需的指标体系。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并结合青海、新疆两省区的现状及定位,选取的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两类共22项指标。其中经济子系统有15项指标,生态子系统有7项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至于指标权重的选取则采用熵权法确定为
①第j个指标熵值为
(1)
②第j项指标的权重为
指标权重确定后计算耦合协调度。“耦合”来源于物理学,最初是指电路元件或电网络之间相互关联影响的现象。耦合度则是度量模块间的关联程度,主要是指系统间各要素的作用程度。本文中耦合协调度的计算如下
①计算协调度
(2)
其中f(x)为经济系统的综合得分,g(x)为生态系统的综合得分,C即为经济与生态两大系统的协调度。
②计算耦合协调度
(3)
T=af(x)+bg(x)
(4)
T是综合协调指数,在本文中反映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同时认为经济与生态对两地区来说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取系数a=b=0.5。
2.熵权TOPSIS模型
(1)指标选取及数据标准化方法
(2)指标权重
这里同样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权重矩阵用w表示。
(3)模型构建
熵权TOPSIS模型以距离为标准综合评价系统的质量,它计算目标值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来研究两省区经济、生态的发展质量。
①评价矩阵R的构建
②确定正、负理想解
依据加权后的评价矩阵,正理想解R+为i年中第j个指标,则最大值也即其最优方案;负理想解R-为i年中第j个指标,则最小值也即其最劣方案。
③距离计算
本文以欧氏距离为距离的衡量。
④贴近度计算
Ti1与Ti2在本文中分别表示第i年经济或生态的质量,其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说明研究的系统发展质量越高,且T值为1是质量最高,T值为0时质量最低。
如图1所示,总体来看,两省区的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度都呈现一定的波动,并且水平也并不高,两省区的耦合协调度时间层面的峰值也只是处于勉强接受这一级别。各自来看,青海的耦合协调性在时间层面要略优于新疆。青海省的耦合协调度随时间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谷值是2007年的0.197 6,为严重失调衰退,峰值是2017年的0.541 2,为勉强耦合协调。2009—2012年呈现一定的下降连续趋势,但一直处于轻度失调衰退阶段,2015年相比2014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增幅最大的是2013—2014年,达0.130 8,从轻度失调衰退增至濒临失调衰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生态耦合协调性时间上呈M形,峰值是2009年的0.428 2,处于濒临失调衰退,谷值是2013年的0.137 5,为严重失调衰退。2009—2013年耦合协调性降幅较大,达-0.290 7,从濒临失调衰退降为严重失调衰退,而2013—2016则是连续上升,并逐渐恢复到轻度失调衰退阶段。
分析图1、图2中两省区经济、生态子系统的得分,可以发现两省区经济系统得分均呈持续上升趋势,生态系统得分则为明显的增—减—增趋势并逐渐落后于经济系统。两省区同样是在2010年经济子系统得分开始超越生态子系统,开始由经济滞后型转变为生态滞后型。对比来看,新疆的经济子系统得分大体上一直高于青海,青海的生态子系统得分总体上又高于新疆且新疆的生态子系统波动幅度明显大于青海。两省区的两大子系统的得分状况有明显的扩大趋势,且经济子系统增速高于生态子系统,并且新疆两大系统的差距要高于青海。
图1 2006—2018年青海省经济和生态耦合协调度及各子系统指数
图2 2006—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生态耦合协调度及各子系统指数
综上,两省区的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都较低,自2010年起,均转变为生态滞后型的发展且生态相较于经济有进一步滞后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2013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在这两个时点上,两省区的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度、生态子系统得分的变化趋势均发生改变。2010年是西部大开发实施10周年,青海、新疆刚刚完成西部大开发的奠定基础阶段,这个阶段总体的方针是做好经济发展的基础准备,初步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2010年后两省区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正轨,难免会对还较为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因此导致变化趋势转为降低;2013年时西部大开发政策有所调整,注重开发地方特色产业,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西部生态建设开始了新的阶段,因此此时耦合协调度及生态系统得分均开始上升。但两省区目前来看仍然未能做好经济及生态的协调发展,经济进步的同时生态的保护力度,效果仍然并非十分理想,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如图3、图4所示,总体来看,两省区的经济质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自2011年起青海的经济发展质量超过新疆;生态质量两地区都是呈增减交替的趋势。青海从2007年开始连续下降至2013年后转为波动上升,其谷值是2013年的0.371 2,峰值则为2016年的0.593 9;新疆的生态质量指数波动较大,2007—2009年有上升趋势,至2013年为较大幅度的连续下降,2013—2017年又转为上升。其谷值是2013年的0.258 0,峰值则为2009年的0.601 9。青海省自2011年起经济质量就超过了生态质量,而新疆则2012年后才实现。以现有研究数据来看,两地区经济、生态质量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图3 2006—2018年青海省经济和生态质量
图4 2006—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生态质量
经济质量的不断上升,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良好成效,青海和新疆地区在国家战略的支撑协助下,经济方面正不断取得卓越成绩。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质量却令人担忧,尤其是新疆地区2009—2013年的生态质量的大幅下降,说明彼时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生态造成了很大破坏,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当地的资源,破坏当地的环境基础上的。而两地区同样存在生态质量远落后于经济质量的不足,这表明在保护、发展生态上的投入并不充足,还有许多路要走。
综上,近11年青海、新疆两省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的破坏较为严重,生态保护状况不容乐观。经济、生态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始终不高。综合经济、生态两系统来看,青海的状况要略好于新疆,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度以及生态质量的波动状况要好于新疆,但取值区间相差不大。在生态保护刻不容缓的今天,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两省区能走绿色、协调发展道路。
(1)注重发展生态型产业,逐步降低污染较大的重化工企业的比重。保护生态的同时完全可以同时发展经济。例如,污染较小的旅游业,既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能为当地带来不菲的收入。例如,西宁打造高原夏都,青海湖的旅游业,青海的盐湖工业产业集群等。新疆地区虽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应尽力避免粗放式开采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提高全体居民的绿色生活意识。从观念上营造绿色环保理念,从而促使居民养成绿色的消费观和低碳生活方式。同时应积极公开环保状况报告,使居民及时了解生态保护进展;多样化的生态保护知识、手段宣传,从而调动并使居民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进而由文化层面为持久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3)加快完善体制建设,落实生态责任追查制度。政府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政府应在制度政策层面对生态破坏、保护行为做出明确的界定并落实奖惩制度;其次,政府部门应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一同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来。
(4)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合理引进新技术、新产业。应注重技术手段的创新及应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努力降低其资源环境代价,避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冲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