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虎
(宁夏百川通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之一,而且用适当的方法,对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相关的化工产品的过程,就称为石油化学工业。由于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难度越来越大,而造成石化安全事故的频发的原因主要是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如安全制度的不完善、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薄弱等。安全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来保障石油化学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最终可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在当前时期,科技发展的速度持续加快,这就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能源消耗也明显增加。从石油化工生产来说,整个生产过程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果发生了事故的话,人员、财产必然会蒙受一定损失。现阶段,国内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的速度也随之加快,然而潜在的风险也大幅增加,生态环境、人员健康等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国内的石油化工生产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对于石化企业来说,若想保证自身的发展更为稳健,必须要将安全生产管理予以有效落实。从石油化工企业的角度来说,切实完成好安全管理工作方可使得事故发生几率大幅降低,人员安全才能得到保证,对周边环境也不会造成破坏,所以说,企业必须要对此项工作予以重点关注。
据相关资料显示,石化企业超过半数的安全事故隐患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较差导致的。石化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或对风险管控能力不足,政府相关部门也未能有效发挥监管职能,是导致石化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石化企业主要追求经济效益,所以对生产环节较为重视,忽略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设备操作人员缺乏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违规操作生产设备,也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另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尤为重要,如果安装调试人员工作不细致、不全面,可能会导致生产设备存在元件缺陷,直接后果就是出现有害物质泄漏或者爆炸着火等问题。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报道:“2018年3月12日,江西九江一家石化企业柴油加氢装置原料缓冲罐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原因是循环氢压缩机因润滑油压力低而停机后,加氢原料进料泵随即联锁停泵,但因泵出口处未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同时单向阀功能失效,并且操作人员未能在第一时间关闭泵出口手阀,反应系统内高压介质通过原料泵出入口倒窜进入加氢原料缓冲罐,导致缓冲罐超压爆炸着火。”报道中分析:本次安全事故暴露出以下几点问题,①发生事故的装置于1990年建成,加氢原料进料泵出口在建成时未设置紧急切断阀,而且在之后的多次改造中没有进行完善,埋下了安全隐患。②设备养护不到位,泵出口的单向阀没有得到及时维护,导致事发时单向阀失效。③风险管控不到位,对加氢装置高压窜低压导致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知。④操作人员应急处理不到位。
这个案例突出了石化企业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安全管理不到位、风险管控不足、设备老化、设备保养和检修不到位、企业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员工处理突出事件能力差。
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转化和反应。首先需要将化学原料转化为半成品,然后再将其转化为成品,整个转化过程都伴随大量化学或物理反应,在转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所以在设计生产工艺时,企业应确保设计人员对生产物料进行详细评估后,再对具体的工艺环节进行设计,从根本上控制安全风险、确保生产安全,避免生产工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对企业工作人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其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职责进行明确,确保发生问题可以追溯到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层级管理,如发现玩忽职守、违规操作等行为,不仅要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还要追究其上一层级责任。另外要针对生产者的岗位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展岗位应急能力培训,提高生产者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杜绝因疏于管理和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应对企业员工全员普及安全生产理念,尤其是一线员工,应积极提升一线员工的责任感和敬畏感,进一步确保石化企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应积极营造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氛围,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整体管理水平。
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在近年来逐渐扩大,随着产量的提高,生产设备的负荷也越来越大,容易出现诸多安全隐患。因此说,首先应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与检修,已达使用年限的陈旧设备,不应因其还能继续生产而勉强使用。对设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如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技术人员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确保安全隐患的彻底消除。
结束语:对于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在展开安全管理工作时,要将管理学原理予以有效落实,对员工予以激励,确保情感能够切实融入到管理过程中,展开全员、全方位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管理,才能有效地做好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