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辛
(大连正信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随着社会发展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也处于迅猛发展当中,大众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水平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但其能否通过高质量的管理,降低来自成本、外部环境、政策等对房地产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实施有效的工程建设管理、构建完备的管理体系就是房地产企业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也是影响和决定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房地产工程建设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工程建设的总体设计、工程建设的配合协作、竣工验收以及工程质量检查,其中工程建设的总体设计是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存在,是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绕不开的一环。
房地产企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而且施工周期较长、建设面积较大、细节项目较多,所以具体施工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冲突。鉴于此,为了确保各个模块都能顺利运行,彼此不产生消极影响,就要做好疏导沟通工作。此外工程质量包括了勘察质量、半成品质量以及原材料质量,当项目竣工以后,企业有必要向验收单位提出验收申请,而验收小组则需要根据国家既定的相关要求和指示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各方面都合乎标准以后才能进行结算工作。
房地产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在房地产工程建设的前期筹备阶段准备不够充分,或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周边配套、环境规划上,而忽视了最为关键的“内核”。如今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提高建设速度,草草开工,但是因为对工程的准备、规划情况不够充分,常常出现后期设计依据不足的问题。同时,很多企业也因为没有掌握项目所在地的具体信息、环境条件,也给业主的入住带来诸多不便。
其次,无视施工许可规定。很多房地产企业希望早早结束工期、早早竣工验收、交房,会想要提早开工、以求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多数情况下其选择提前动工都是在相关施工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
最后,竣工验收以及备案管理不够严格。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竣工验收意味着建设项目的全盘结束,这也是很多企业希望竣工验收能够快速达标、尽快完成的直接原因。只是因为多数房地产企业在验收具体分项时存在一定的漏洞,造成竣工验收时缺少结算依据,缺乏验收材料,相关手续迟迟无法办理完毕。
首先,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建筑规划管理。我国关于用地规划和房地产开发的相关政策以及配套的税费、银行利率方面的信息时有变化出现,这需要房地产企业在前期拿地时,要充分了解这些信息政策,以便为后续项目能够顺利开发,提供保障。
其次,要加强工程建设招标工作。招标工作不仅与工程建设的质量息息相关,还会和企业经济利益发生直接关联,通常情况下,招标方法都比较单一,难免存在些许问题,因此在企业进行招标时可将个别招标和统一招标同时进行,既要关注竞标的价格,又要关注竞标的各项指标,诸如资金运作能力、竞标单位的运营资格、建设技术能力、之前已经完成的工程质量情况、企业有过成功案例等一系列指标。
房地产企业的最终盈利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成本管理相关。在展开成本管理工作时,目标成本是依据,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合理性强、可行性高的目标成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成本管理涉及技术方法、经济模式以及管理方法等多项命题,而在不同的建设阶段,成本管理的重心、力度及责任都会有所差别,有效的成本控制必须存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模块。
首先,在投资决策环节,必须对用地规划和项目定位进行科学分析,确保后续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在立项阶段更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对市场当中有效信息的收集,并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工程建设的成本和利润。
其次,在施工图下发环节,房地产企业的工程预算部门需要将成本预算工作做到位;
再次,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因为各种前期始料不及的情况,会导致施工方案和施工成本发生变更,所以必须及时对工程预算做出调整;
最后,在竣工结算环节,作为甲方必须根据合同要求对各项建设细节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符合竣工验收标准。面对施工过程中任何因为变更所导致的索赔,甲方具有绝对主动权,其要懂得把握这一“空间”,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彼此约束的,所以要想加强管理力度,就必须坚持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统一,以安全保证质量、以质量推动安全。而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就必须出具含保障性、可操作性的管理体系,保障质量、更保障安全。所以在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并不能完全确保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压缩施工期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绝对不能忽视质量和安全。
总而言之,工程建设管理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保证施工质量,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所在。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既要完善规划管理,也要不断完善招标管理,既要加强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又要构建质量和安全相协调的建设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切实做好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