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坤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 珠海 519087)
由青年新锐导演文牧野拍摄、徐峥先生主演的《我不是药神》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里程碑。在电影上映后的短短几天时间内,迅速引爆社会热点,更是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这在之前的国产电影市场上是难以想象的成绩。纵观几十年来国内电影市场里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表现,可以说是十分差强人意的。这其中不仅仅是国内审查制度严格所导致,更是观众市场的不买单,资本的不青睐等种种因素导致的。归根结底,还是国内观众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接受程度不够,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国内反响向来平淡无奇,也很难讨论其在我国社会产生了如何的社会影响力。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起源于欧美电影市场。笔者在综合观看了欧美电影史上的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能够在欧美电影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还是得益于欧美电影制度管理的松懈,以及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不同等。根据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国内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为何总是难以得到票房和社会影响力的双丰收呢?甚至在《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前,更是有好几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在国内市场上都没有和当时观众朋友们相见资格,笔者在前几年的国产电影市场也很难看到优秀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身影,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都未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引起人们较大的关注。当然,现在我们国家的电影审批制度已经越来越像国际看齐,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有关军事题材的电影中不乏一部分血腥镜头用来展示战争残酷要知道在之前国内的电影审批制度下如此血腥的电影镜头几乎是不可能呈现给观众的。也正是得益于我国电影审批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领导们的高瞻远瞩,才让这部在一定程度上揭露社会黑暗部分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成功在院线与观众见面,电影《我不是药神》想必也是有借鉴了陈凯歌导演当年拍摄《霸王别姬》的成功经验,制作方邀请了国内著名演员徐峥先生和周一围先生分饰两名重要的角色。徐峥先生近年来在国内电影市场的优异表现众多影迷朋友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他精湛的演技也为观众们刻画了一个活生生的药神形象。而一些新生代实力派演员例如周一围,王传君等的加盟,更是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影片中各位主演的演技是其成功的不可或缺因素之一,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剧本故事能打动人心。
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笔者在国内电影市场未能找到诸如上文中提及到著名影片那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笔者认为,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前,国内并没有足够分量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能对我国社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更遑论和韩国电影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素媛》相比,但是《我不是药神》对社会问题的直面,刺破社会阴暗面的真相,以及上映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人们对电影所探讨的主体人群白血病人们的关注让笔者认为这是一部可以和韩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素媛》相比的优质现实主义题材佳作。
众所周知的是白血病患者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态环境下是较为艰难的生存着,大部分人谈及白血病都会为之色变。而且很多用人单位以及事业单位都会明确拒绝白血病患者,更有甚者素质较差者会谩骂侮辱白血病患者破坏社会和谐等,笔者相信大部分百姓都对白血病患者不太了解而产生一定的抵触之情。这一点可以说是人之常情,不过现在社会已经开始普及对白血病的科学介绍,和号召人们慢慢去改变对白血病人的误解和偏见,毕竟现在科学发展如此迅速,只要按疗程吃药和定期检查治疗,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是很高的。
习近平书记时常挂在嘴边的“中国梦”一词,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讲新时期的中国梦无非是国家和政府愈发重视白血病人用药进口和降价问题,有关部门能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抗癌药物速度,这就是新时期下白血病患者们的中国梦。我们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国家和政府也在努力,我们的主席和总理心系民生,中国变得愈发繁荣富强,人民愈发安居乐业指日可待。
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已经有几个月了,电影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社会上关于电影情节的讨论和对电影所反映的现实讨论热度仍未消退,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社会影响力仍持续在我国社会相关领域继续发酵。笔者倍感欣慰的是电影的主创们时至今日仍不忘记呼吁社会公众们关注病人们的现状,无论是徐峥先生还是文牧野导演都在自己的微博呼吁更多的粉丝去关注白血病人,关注药品降价工作进展,明星和导演们纷纷利用自己庞大的粉丝基数去传递电影本身的正能量和表达的核心思想主题,进一步扩大影片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而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原型陆勇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说到此次上映的影片,陆勇说,影片制作方这两天也与他做了沟通,他认可电影表现出来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我唯一要关注的是,考虑这部电影上映后可能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电影对主角的设计,会让对我案件不是很清楚的一些观众造成误解。”陆勇说,自己并不是要做“针尖对麦芒”的事,自己始终敬畏法律,感恩于时代的变化。他透露,通过双方沟通,相关方会在电影上映前做一些活动来消除影响,他希望这对电影中的主要群体——白血病患者带来一定的益处,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后,有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到影片原型陆勇先生,不少观众在认真了解影片背后的故事后更加深了对白血病人用药问题的关注程度。那么我们通过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后的社会反映和国家政府的表态以及对白血病患者的关注持续升高可以看出可以看出,一部好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社会能起到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作为新时代下的导演,拍出观众满意,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电影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借鉴外国优秀的成功经验,还是寻找本土化的动人故事,笔者也相信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仍有许多感人能让人引起共鸣的故事还没被发觉,都是一条不错的道路。相信经过《我不是药神》引起的火爆之后,会有更多的优秀导演愿意去尝试拍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笔者热切的希望,在以后的中国电影市场中,会有更多优质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进入观众的视野,为推动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而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我国白血病患者能在较好的社会氛围下进行药物治疗,重拾对生活的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