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明
(四川省宣汉县普光镇中心校,四川 达州 636150)
小学正是孩子的启蒙阶段,他们带着好奇与懵懂进入这个世界,可也正是因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本身缺乏耐心与自控力,注意力分散。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传统教学模式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知识要点强硬灌输进入学生大脑,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甚至让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而师生互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是课堂主导者,只是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学习方向和方法,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翁。但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采取“老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出来的知识要点,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甚至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老师在讲台上的活动与自己无关,他们就在讲台下自顾自的做着与课堂无关的事。采用师生互动模式,教师能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进行发言,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分组、分角色扮演里面的小动物,创设情境,通过狗熊四次播报通知,让学生明白发布通知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在角色扮演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语言学科不仅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还有作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的不仅是传授应试知识,还要教授学生需要具备的交流理解能力,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增加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交流沟通能力,注重课外知识的延伸,加强课内课外知识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教授《猜字谜》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分组竞赛教学,进行积分淘汰制,让学生全员参与到课堂猜谜活动中来,除了课文,准备足够的课外简单谜语,并进行适当的奖罚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性和增强学生学习自豪感,活跃课堂氛围。在学习《端午粽》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以问答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上课前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们有谁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和把粽子投江这个习俗的由来,以及粽子的做法等。在上完这篇文章时,拓展其他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延伸的课外知识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也有很大帮助。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接触的社会人士极少,除了父母亲戚和一群与自己一般大的同学之外就是老师,在他们心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神圣的,所以对老师除了尊敬还有畏惧。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可以减少学生对于教师的恐惧感,交流沟通可以让学生们卸下防备和畏惧,促进师生间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例如在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是快乐的》的一文时,教师就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一走进课堂就开始讲授书本知识,以一副严厉的面孔去对待学生们,相反教师们可以先活跃一下课堂氛围,循序渐进的带领他们慢慢地走进课文。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做过哪些帮助他人的事,然后在让学生们一一作出回答,有的同学会说自己在家里经常主动帮助妈妈打扫卫生,还有的会说自己早晨在上学的路上扶了一位老人过马路,听了每一个学生的答案后,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这就是一种给予,而给予将会是快乐的,以此就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了。
众所周知,我国语文教育深受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而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其自身肩负的重任就是要培养出语文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为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教师不仅要把课内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更重要的是要将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进行有效融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坚持以课堂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石;另一方面,再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拓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充足的课余时间组织朗读竞赛、作文比赛等活动的形式来延伸课堂教学,最终以推动小学语文实现可持续发展。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教师应重视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语文教学,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增强课堂氛围,并且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不仅能够加强师生间良好关系,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进行查缺补漏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进行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