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博文
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及“互联网+”模式的广泛应用,数字传媒时代全面来临。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信息被生产出来,却难以被甄选。这种现象,虽然极大地与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所宣扬的传播理念相吻合,但在传播现实中却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虚假消息横行、舆论暴力、新闻反转事件不断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公众的权益造成损害,并破坏和蚕食着媒体的公信力。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新闻理论中潜藏的现实危机,努力探索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演进为社会责任理论的可能与出路。
从1644年英国思想家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到1789年法国国会通过的《人权宣言》及同年美国颁布的宪法《人权法案》,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在西方社会发展中逐渐完善和壮大,形成了自身的思想体系和理论脉络。目前,学界把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核心内涵归为四点:一是媒体不受政府的干涉;二是媒体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三是“观念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四是对事实的信念。
而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体系本身就蕴藏着一系列无法解决的悖论。第一,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虽然理论上承认新闻自由应该受到限制,但是没有一个解决该问题的公认的现实标准。第二,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希望限制不要来源于政府,同时认为自由的传媒行业可以成为监督政府的一种力量,但是对于如何限制传媒行业滥用自由却不能给出明确的正面回答。正如赛伯特指出,自由主义理论的最大缺点就是区分自由和滥用自由时,“它是含糊的,不确定的,有时甚至是不一致的”。第三,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一个重要理念即“观念的自由市场”,它相信人们可以“理性”地从信息中获取正确的思想,但实际上,新闻发展史上诸多例证说明,作为群体的人是矛盾的,永远在理性与非理性、追求真理与追求情绪发泄中徘徊。从实践的角度看,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这个理念很难站住脚。各个阶级都会有舆论宣传的诉求,在一个没有具体监管措施的情境下,面对自由的市场竞争,恐怕传媒业也会屈服于金主,也就是资本。在这样的现实境遇中,没有政府介入的自由竞争市场会形成垄断,反而不容易实现新闻自由,而且,掌握资源少的阶级也无法获得同等的发声权力,更遑论言论自由。
正是由于种种理论上的难以自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在迎头跨入变革剧烈的数字媒介时代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困境。
1.表达自由、展示平等的意愿与信息爆炸式增长、内容真假难辨的现实冲突。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公众通过自媒体平台能够传达出自己的观点,不但削弱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与公信力,同时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这就导致了谣言极易产生,也极易扩散,同样消减了公众对于自媒体的信任。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认为,自由平等地表达是上天所赋予人的绝对权力,这使得网络中的任何信息都有平等地被展示的权利。网络信息随之大肆泛滥,导致公众无从也无暇分辨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产生对媒体的不信任。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为网络信息的地位平等与多元共存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而这种理论依据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潮下无疑是灾难性的。
2.拒绝政府介入传媒的理想与媒体商业化畸重的现实冲突。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反对政府垄断传媒行业,对于政府对媒体的介入采取拒绝的态度,这导致媒体的经济来源必须依靠商业化运作,从而使得媒体不但对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也十分重视广告,以借此获得经济效益。市场经济的商业原则是不可抗拒的基本规律,网络媒体运用一切手段吸引公众对他们发布的信息进行点击,这就是新闻自由和商业化的新闻媒介相结合的产物。长此以往,媒介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必然会遭到公众的质疑,导致媒体的公信力遭受巨大冲击。但是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这种情况难以杜绝。
3.提供平等发声渠道、让理性胜出的愿景与网络舆论情绪化、非理性言论密布的现实冲突。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认为,给公众一个平等的发声渠道,让各种观念自由表达,理性就一定会胜出,真理将在讨论争辩中得到证明。但在网络媒介上传播的声音不一定都是理性的,真理的胜出也并非不言自明。无论是舆论制造的暴力,抑或是某种极端观念的党同伐异,在网络时代已经呈现了太多负面的例子。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公众在突然面对具有煽动力的话题或者难以处理的社会问题时,相比于求助理性,更容易诉诸情绪。在公众被大量情绪性的信息裹挟时,正规媒体的纠正与疏导在大众均能发声的情况下难以起到引导作用,甚至会因为持有相反的观点而被舆论波及,进一步降低媒体的公信力。这与自由主义新闻思想脱不开关系,不能不说是其“观念的自由市场”理论埋下的隐患。
4.注重时效性与新闻自由至上的追求与报道片面、反转事件频频上演的现实冲突。一方面,为资本服务的媒体,流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导致了消息获知的第一时间很难及时验证真实性,往往只能追寻爆点,这种片面的角度就导致了新闻反转出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不但赋予了公众对于热点社会事件的参与能力,也赋予了公众对抗舆论和主流媒体的“自澄清”机制。出于被资本胁迫而不得不屈从于新闻时效性的媒体,往往也遵循新闻自由至上的公理,导致极易将所截取的片面信息不加选择地传递给公众。因此,在后续的报道或者公众自发的深度挖掘下,反转新闻已经逐渐成为业界常态。这种现象对于媒体的发展极为不利,长此以往必将严重损害媒体公信力的建立。
1.新媒体时代政府介入媒介是对新闻自由的保护。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本身固有的权力之一,不应受到政府的管辖,但实际上,个体必须在国家的框架中行使权力,没有国家公权力的保障,言论自由就无法确保。既然不存在没有保障就可以行使的权力,那么新闻自由就必须要接受国家的经济、法律乃至体制上的约束,这种约束的直观体现是法律为新闻自由划出了界限。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总是滞后于社会现实,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这种滞后造成的问题尤为突出。政府的监管手段和惩罚措施一旦无法及时到位,新闻行业中的乱象便会显著增加,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也极为严重。媒体公信力下跌正是其中一种形式。所以,自由主义新闻认为的去除政府干涉,并不是从镣铐中解脱,而是彻底褪去了保护。
2.新媒体时代加强新闻管控有利于经济驱动影响的纠偏。传媒产业是重要的经济产业,其内在的运作机制势必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在这种规律下媒体受制于资本,所具有的倾向也自然是商业化的。新闻行业受市场力量的驱动,其行为动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利益,常常需要面临自身经济利益与新闻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在现实中,没有限制的媒体或自媒体也确实表现出对利益有所渴求的商业形态,这与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所希望构筑的未来是相违背的,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难以解决的悖论。所以无论是出于对公众负责的角度,还是追求新闻自由的角度,在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行业的管控是极其有必要的。
3.新媒体时代传播革命带来社会责任的变化亟须引导和规范。社交媒介的出现使得公众信息接收与表达的渠道拓宽,生存领域的扩张使得公众对于媒体的依赖增强。伴随着技术进步,人们享受到了过去时代难以想象的新闻自由,相对的,也将社会责任从新闻工作者的身上,转嫁给了每一个接触新媒体的用户。新闻事件发生后,在网上迅速形成舆论,并产生强大的社会压力,其力量难以被忽视。如何钳制这股力量,过去的理论很难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诉求有其前瞻性也有局限性,但新闻自由的程度总是与媒介技术的发展高度相匹配,不可能超越社会发展的整体文明程度,每一种媒介理论都没有终极,都需要不断推进并加以修正。
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中,媒体的公信力相比之前的时代下降明显。要想延缓甚至扭转这一现实局面,还需政府相关部门介入,多管齐下,多方入手,共同打造传媒全新生态,助推媒体形象振兴。
1.整合多种媒体的传播能力,打造融媒体优质资源。在多元消息肆意传播的新媒体时代,为了避免在传播过程中“噪声”过大,新闻媒体必须对各种媒介加以有效的利用,整合其传播途径。利用多渠道融合的便利,高效搜集优质资源,并整合在一起采取集中式传播,不但可以提高新闻的舆论效果,还可以广泛地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探索建设性新闻理论与实践。除去整合报纸、期刊、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介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地推送信息,促进移动终端传播的一体化,确保公众可以迅速获知无干扰的信息,以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2.主流媒体须积极争取话语权,构建良性舆论生态。在弥尔顿的年代,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无疑是对抗集权主义理论的一种先进理念。但媒介技术发展到今天,面对信息爆炸愈益明显的现状,相信公众在充分的讨论中就能得出理性答案的观念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挽救媒体公信力断崖式下滑的首要任务,就是主流媒体积极争夺话语权,建立舆论大环境里的风向标。事实上,在信息繁多的新媒体时代,为了公众能够更快地获知真相,需要主流媒体把握自身话语权,积极引导舆论,在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与参与权的同时,对社会意见和社会心态进行疏导,调节利益冲突,维护社会良好有序运行,从而树立自身的权威。
3.发挥公权力的优势,构建和完善网络媒体应急反应机制。突发事件的处理考验着媒体的应急反应机制,对于提升媒体公信力来说是重中之重。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认为,政府不应该介入对媒体的监督,然而一个完善的应急反应机制的建立,必须有强大的公权力介入,甚至应当将媒体的应急反应机制纳入政府的应急反应机制之中,构建立体的、全面的应急反应机制,以应对新媒体时代复杂的舆论状况。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但要具有高超的职业素养,也要具有相当的责任意识,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时,更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积极有效地正确应对。实现这一点,要提高新闻工作的准入门槛,亦要加速新闻媒体的现代化发展与教育。
4.建立自媒体舆论监管机制。自媒体的确给公众带来了合理的发声渠道,也让信息的传播获得了及时性,但无论是其制造的海量信息、还是难以追踪的匿名性,或是毫无准入门槛限制等诸种特性,都让相关信息的传播难以监控。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希望媒体能够完成对政府的监控,却拒绝政府对媒体的监督与引导。新媒体时代,庞大的自媒体实现了对政府的舆论监控,而其自身难以监督、不受限制的发展却始终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因此,政府应当逐步介入对新媒体的监督,最终建立完善的舆论监管机制。对不实信息的发布者能够及时给予惩罚、提高网络媒体的准入门槛、加速推进网络实名制等措施,重新建立媒体公信力的权威性。
新媒体时代,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让网络媒体对传播自由有了理论依据,但也为新时代媒体失范现象制造了许多理论上的借口。在网络传播中,传统理论中隐藏的现实危机逐渐爆发了出来,现代新闻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公信力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公众也饱受网络媒体传播形式的伤害,社会在迫切地寻找出路。当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演进为社会责任理论后,如何让公众免受新媒体时代传播失范现象的伤害,让新闻媒体重拾失去的公信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新闻从业者与理论研究者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