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陵山区是一个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虽然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但是生态环境较好,当地民俗、民风比较浓厚,民俗体育作为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也有着当地独特的文化特征,体育项目也丰富多样。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本文简要阐述了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生存意义,分析了武陵山区民俗体育发展的瓶颈,最后对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推动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文化 武陵山区 民俗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238-02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演变,逐渐形成现在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其中包含竞技、健身、表演等体育运动。据统计,武陵山区民俗体育项目现已经超过100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体育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变得比较脆弱,因此,在社会文化视角下,对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路径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生存意义
1.1 维持居民社会系统的均衡
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发展关系到武陵山区社会文化环境,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市文化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冲击,特别是年轻人,都在追赶时代的潮流,不断打压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武陵山区居民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也比较低,因此,无法维持社会系统的均衡。而我们要大力推进武陵山区民俗体育,这对维持社会系统的均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促进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休闲旅游已成为热门旅游,可以加强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已在旅游项目中出现,比如竹竿舞、踩高跷、摆手舞等民俗体育,这些民俗体育可以打造成体育休闲旅游产业,依靠旅游产业来进一步推动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发展,同时,武陵山区民俗体育也能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扩大旅游活动的范围,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 武陵山区民俗体育发展的瓶颈分析
2.1 复杂的自然区域和落后的经济基础
武陵山区位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交界地带,远离城市,且地质结构非常复杂,丘壑纵横,岩石遍布,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武陵山区独一无二的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聚落空间是民族体育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也成为武陵山区民俗体育发展的瓶颈。这里少数民族聚落位置比较偏远,而且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差,导致交通不便,居民进出比较麻烦。而且武陵山区一直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对武陵山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限制了民俗体育的发展。
2.2 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强烈的文化冲击
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比较多,因此,少数民族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种类也很多,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形式存在,也有物质形态存在的形式存在。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和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一样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民俗体育文化沒有被有效的记载下来,逐渐被人们淡忘。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是武林山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呈现多样化,武陵山区民俗文化,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武陵山区民俗体育市场越来越小,可能会逐渐被外来文化代替,逐渐消亡。一些武陵山区的年轻人,受到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崇拜外来体育文化,而忽视了本土的民俗文化,这也是制约武陵山区民俗体育发展的原因之一。
2.3 民俗体育的挖掘与研究程度的不足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武陵山区民俗体育是发源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进行挖掘并整理,对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虽然国家对武陵山区的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大多都是在民俗民风、宗教信仰、饮食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还比较少。
3 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发展路径
3.1 加强体育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
文化与意识形态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但实际上两者并不等同,只有当意识形态可以完全尊重文化的发展规律,文化才能得以发展。传统文化是长期的情感和文化的积累,也是民俗体育的基础,民俗体育要充分尊重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让人们的体育思维、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在民俗体育的发展中,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达到统一。由于武陵山居民缺乏体育主流意识引导的民俗体育,导致武陵山区民俗体育处于缺失的状态,因此,民俗体育正在消亡,我们需加强体育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可以通过加强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传播。大力开展各种民俗体育活动,展示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独一无二的魅力,引导人们加深对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喜爱。同时,还要提高民众民俗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在居民的生活中形成对民俗体育主流意识形态。
3.2 促进民俗体育回归“体育文化”轨道
民俗体育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在民俗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将体育形式与日程的生活相结合,可以反映文化的生命力。这种被民族文化打上烙印的体育,对民族文化也要有强烈的认同感。民俗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比较有限,但是可以结合民俗文化来进行传承,既有文化价值,也有一定的体育价值。因此,要让武陵山区民俗体育发展起来,让民俗文化朝着体育文化的方向发展,将民俗体育回归到“体育文化”的轨道,将交集在一起的民俗活动与体育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突出其体育活动的特征,促进民俗体育的发展。
3.3 建立民俗体育的“双轮”驱动模式
由于武陵山区地理环境的因素,民俗体育有着比较浓重的传统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活动也渐渐消失,民俗体育的发展也在逐渐衰弱,因此,要落实民俗体育的发展,对武陵山区居民的生活习俗加以改变,建立民俗体育的“双轮”驱动模式,所谓的“双轮”是指管理体系和文化创新。首先,我们要在人们的生活中推行行政管理,改变民俗体育的发展方式,为满足居民的现实需求来建立体育管理体系,聘请专业人士担任管理者,以此推动武陵山区民俗体育的发展。其次,要从民俗体育文化入手,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创新,发掘体育活动的特色功能,比如,健身功能和休闲娱乐的功能。而且要利用这些活动的特色功能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民俗体育活动中,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民俗体育文化氛围。在“双轮”驱动的模式下,落实民俗体育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武陵山区民俗体育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文化,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精神象征,对维持居民社会系统的均衡和促进体育休闲旅游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加强体育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促进民俗体育回归“体育文化”轨道,建立民俗体育的“双轮”驱动模式,构建武陵山区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圈,让民俗体育得以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覃英,朱福军,唐君玲.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33(2):160-162.
[2] 白晋湘,田祖国,宋彩珍,等.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147-150.
[3] 余良芬.基于视觉考古学的西南少数民族体育民俗探析[J].体育科技,2015(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