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代表了中國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也是千百年来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一种文化符号。本文从编钟的前世、重现、今生三个角度着手,探讨其所蕴含文化精神。
关键词:编钟;文化;精神
作者简介:王叙雅(1990.1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2--01
一、编钟——你不了解的稀世珍宝
提到中国古典乐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古筝、二胡、琵琶,很少有人会提到编钟,这可能与编钟的历史有很大关系。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然而随着秦始皇横扫六国,青铜时代结束,先秦之后铸造的编钟在音乐性能上完全不及前代,编钟也逐渐从历史上淡去了。直到1978年5月23日凌晨,当时在地下沉睡了2400多年的国宝编钟随着曾侯乙墓的发现、发掘而重放异彩,人们才有机会重新聆听那雄浑又浪漫的声音,也才有机会见到代表中国古代音乐最高成就的宫廷乐器。
曾侯乙编钟及大批类似音乐文物的出土使我们了解到,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形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木锤和长棒分别敲打铜钟的正面和侧面,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多位乐师操作配合便可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有文献表明,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编钟是目前出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铸造最精美的一套编钟。全套编钟由65件大小不同的铜钟组成,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
《周礼·春官》中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俗称“八音”。那么在这么多乐器中,究竟哪个乐器是中国古典乐器中的“王者之音”呢?“八音之中,金石为先”,先秦时代的金、石类的打击乐器,往往被视为“国之重器”而得到重视,其中青铜铸造的编钟是典型的金类乐器,所谓“钟鸣鼎食”就说明钟与鼎在古代社会是同等重要的青铜器物。因此,“堂下之乐,以钟为重”,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祭祀等重要活动都会出现编钟的身影,并在表演时被放置在最显要的位置。
那么,为什么编钟在当时的社会及政治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呢?它究竟被赋予了怎么的政治文化意义?这还要从编钟兴盛的时代说起。
二、编钟——来自孔子时代的声音
公元前500年左右,当曾侯乙编钟第一次被奏响时,中国正处于政治混乱、战火连绵的时期。诸侯为争夺霸权,不断挑起战争,社会普遍动荡不安,诸子百家为理想社会的形态争论不休。而诸子中影响力最大、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孔子。他极为推崇和平与和谐,并把音乐作为其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礼记·乐记》中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孔子认为要用礼调节人的性情,用乐调和人的声音,用政令实行管理,用刑法防止犯罪,礼乐刑政相辅而行,毫无冲突,其终极目的都是相同的,即实现政治清平的理想。“乐者,天地之和也”,对孔子来说音乐是和谐社会的象征,可以让社会更美好。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让每个人了解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上,这样社会才会和谐,国家才会强盛。《礼记·乐记》中又说道:“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在孔子看来,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他用宫、商、角、徵、羽“五音”来比喻社会中各种角色,音阶各在其位,五音协调不乱就不会有不和谐的声音。也许正是这种思想,让编钟这一宫廷乐器具备了一定的政治文化意义:大小不同的扁圆形铜钟按照音调高低有序地排列起来,经过调试后依次奏响,乐声丰富而和谐。就像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各司其职,各守其责,这样人和人之间就不会有冲突,国家也就安定了。所以,人们很容易就从这些音阶分明、乐声和谐的铜钟里看出孔子对理想社会的隐喻。
随着孔子所提倡的礼乐制度的确立,青铜铸造的编钟被推到了“国之重器”这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广泛运用于重大场合、宴会和宗教仪式上,以编钟为主要演奏乐器的庙堂雅乐成为中国礼乐文化的一部分,所谓“礼非乐不履”,就是说没有乐来配合,礼是难以实现的。那时候,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拥有一整套铜钟,并拥有一整支能演奏它们的乐队,无疑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那么,在现代社会,编钟有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内涵呢?
三、编钟——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编钟重回人们视野,被世界所了解是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交接典礼上。当时英国用军号独奏了《最后的岗位》,中国则用曾侯乙编钟的原件演奏了由著名音乐家谭盾先生创作的交响乐《1997——天、地、人》,很明显英方选择了一支表现战争和冲突的乐曲,而中方则用编钟表现了和谐社会观念,告知世界香港将要回归一个怎样的政治和文化传统。可以看到,曾侯乙编钟历经两千多年,其代表的周代礼乐制度也一直影响至今。
编钟及其所传递的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至此之后多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峰会等重大外交文化交流场合,都少不了编钟的身影。编钟在世界面前奏响的“中国声音”,不仅展露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彰显出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更代表中国向世界传递出我们坚定践行“和平友好,共建和谐”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0.
[2]于蕾,吕逸涛.国家宝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3]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