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影作为叙事的一种媒介和文学作品具有相似之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点睛之笔”的作用,在电影中具有引起观众产生共鸣、感化人心灵的作用 (高燕,2018)。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中,男主Hris Gardner的“奔跑”作为一种意象,是影片的点睛之笔。它代表着男主对艰难生活的斗争和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奔跑;幸福生活;意象叙事
作者简介:李丹丹(1996.1-),女,汉,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2--01
一、为“活着”而奔跑
Hris Gardner第一次奔跑是为了追回小偷偷走的骨质密度扫描机器,因为这台机器意味着他接下来一个月的全部生活来源。他顾不得身边的任何人,眼睛死死地盯着 那台被偷走的机器,不顾一切地去追赶。然而,小偷上了地铁。当他即将追上取得时候,地铁无情地关上了门。此时的他懊恼、大叫和无奈。他的狂奔意味着他的生存和活着;他的狂奔意味着他对生活永不放弃的态度,紧紧抓住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体现他对生活的渴望。
Hris Gardner抱紧机器,咬紧牙关,紧闭双眼拼命向前奔跑。此时的他被以为出租车司机紧随其后,他因为他没有支付乘车钱。司机的速度始终是赶不上他执着的奔跑。这一次,他为了他儿子的生日礼物奔跑。他用未支付的车费为儿子买了一个篮球。在灯光的照耀下,儿子露出了天真的笑容,他也露出洁白的牙齿。这一次,他为了儿子的幸福奔跑。
因为没有钱付房费,Hris Gardner和自己的儿子无处可去只能在厕所里睡觉。儿子在他的怀中睡后,他默默地流下泪 。作为父亲,作为生活的追寻者,那是他第一次落泪也是最后一次流泪。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和自己再睡厕所,他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自己的儿子奔向联合教堂。联合教堂是一个美国对贫困人口救济的地方,在那里贫困人员可以获得免费住宿。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人在那里排队。为了能够住上免费的房子,他要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跑,同别人竞争,要不然只能沦落接头。有一句话叫作:真正的强者不是不会流泪,而是一边奔跑一边流泪,只要信念尚存,希望一定在。在奔跑中,Hris Gardner获得了生存的希望和对未来更加坚定的希望。
二、为工作而狂奔
历经千辛万苦的他终于获得了股票经纪人面试的机会,但是他却因罚单被拘押在拘留所,为了不耽误面试,他在路上拼命地 奔跑。气喘嘘嘘 地他跑湿了衣衫,路和车辆都在他的后面。Hris Gardner此时的奔跑正印证了他对他儿子所说的那句话:“别让任何人告诉你,你不能做什么,包括我在内。只要有梦想,就要去追求,你想要什么就要努力地追求。”正如汤犸斯杰佛逊在独立宣言中所说的:人民有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面试时大汗淋漓的他看似狼狈不堪,面试官却是被他一颗高贵的心和对生活的不懈追求所感化。他,获得了实习的机会。
三、为幸福而奔跑
Hris Gardner曾在股市大厦的门口对自己说“我永远记得那一刻,大家看起来都很幸福快乐,幸福为什么不能来敲我的门?”这一次,幸福之神终于从他身边走过,给了他当实习生的机会。但是社会依旧是残酷和现实的,20名实习生只有1名会成为正式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考核的方式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足够多的人成为他们的理财顾客。为了联系更多的人,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不停的 打电话。为了获取更多的时间,他奔跑着去吃饭。他给顾客打电话时他都不挂电话,这样每天就多出八分钟,他也尽量不去喝水。
当一位总裁CEO给他机会让他做股票经济人但是给他20分钟到达时,他再一次选择奔跑。这一次狂奔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生活。这是上帝第一次他追寻幸福的奔跑。正如影片开头时Hris Gardner所说的:幸福的拼法是I, 不是Y。虽然没有及时赶到,但是他争取到了和CEO识结的机会。从而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凝结汗水和泪水的奔跑和永不放弃的品质,使他在这次竞争中成为股票公司的唯一正式员工。他的成功很好地诠释了影片中最后所说的: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攀越高山。人生很难充满了各种障碍,包括险峻高耸的山峰以及低洼可怕的山谷。
四、结语
“奔跑”是一种追寻,是一种渴望,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证明。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在路上。有些人一直在追寻。当你心存疑惑问自己:“幸福为什么不能来敲我的门”时,请别忘了幸福的拼法是I, 不是Y。
参考文献:
[1]奔跑在村庄里的意象[J].小康生活,2005(02):69.
[2]郭定芹,宋德发.《兔子,跑吧》的三个意象及其本源論[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01):174-179.
[3]高洁.论《阿甘正传》中的“奔跑”意象[J].电影文学,2010(04):102-103.
[4]高燕.浅析“树”的意象在电影叙事中的功能[J].传播力研究,2018,2(20):70.
[5]李宝龙,倪海权.古诗词中“雪”的修辞意象分析[J].名作欣赏,2018(2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