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双
摘 要:神话是原始初民遵循原始思维,不自觉地将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形象化、人格化所产生的文学样式;同时,神话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认知观念,是一种关于人与世界之间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和阐释模式。中西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主要涉及到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希腊的普罗米修斯造人和丢卡利翁与皮拉的人的再生,以及希伯来上帝造人。中西人的诞生都与泥土结下不解之缘,学界的研究者也都认同了这点;但是,希腊的人类起源神话还有一则即丢卡利翁与皮拉的人的再生,这则神话人再生的材料是石头而不是泥土,以往的研究要么忽略不计,要么将之与泥土统归为大地,当然,石头的确属于大地的产物,然而,细究希腊的神话,我们会发现石头在其中的意义不仅仅是土地的附属,更多的是具有与泥土截然不同的性质。比较中西人类起源神话,泥土与石头是我们绕不开的两种材料和对象,我们将借助比较神话学的方法,从共同的泥土根性,石头对泥土的超越,尚德与崇力的分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中西人类起源神话的异同。
关键词:泥土;石头;人类起源
[中图分类号]:B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2-0-02
一、共同的泥土根性
在选择造人的材料时,中西神灵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泥土。《太平御览》援引《风俗通》讲到:“天地初开未有人,女娲捣黄土为人,力不暇,乃引縆於泥中以为人。富贵,黄土人也;贫贱凡庸,縆人也。”[1]希腊神话中则有丢卡利翁的感叹,“唉!要是我的父亲普罗米修斯教会我创造人类的本领,教会我把灵魂给予泥人的技术,那该多么好啊!”[2]
我们可以看到女娲和普罗米修斯都是使用泥土创造的人类,中西的人类在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泥土的根性,人类在落地之前就借助神灵的造化之术已经天然地获得了与土地的亲缘。女娲和普罗米修斯在给人类赋形时都选择参照自己的样子,不同的是,普罗米修斯还多了赋灵的步骤,这也影响了中西的思维方式以及关于人性的理解。女娲造出来的人灵肉是统一的,中国人也习惯性地偏向整体思维;而普罗米修斯的赋灵是先造出来泥人,再加入动物的性格,最后再请智慧女神雅典娜吹气赋予泥人天神的智慧灵性,很显然是灵肉二分,这与西方人灵与肉、生与死、善与恶的二元对立思维不能说是没有关联的。中西人类起源神话体现出共同的泥土根性,一方面是因为泥土的常见易得且可塑性强;另一方面也因为地母崇拜和土地崇拜,土地和女神一样掌管着生殖繁衍的秘密。
二、石头对泥土的超越
在希腊神话中,详细介绍造人过程的是丢卡利翁与皮拉关于人再生的故事。神话中人经历了五个时代,依次为黄金、白银、青铜、英雄、黑铁时代,青铜和英雄时代的人据传是宙斯所创造(仅一笔带过),由于人类越来越品性败坏,最终使得洪水灭世。洪水过后只幸存了丢卡利翁和皮拉二人,他们在女神的指示下向身后扔“母亲的骸骨”即石头,开始了人的再生。
“于是,他们转过身子,蒙住头,再松开衣带,然后按照女神的命令,把石块朝身后扔去。一种奇迹出现了石头突然不再坚硬、松脆,而是变得柔软、巨大、逐渐成形。人的模样开始显现出来,可是还没有完全成型,好像艺术家刚从大理石雕凿出来的粗略的轮廓。石头上湿润的泥土变成了一块块的肌肉,结实坚硬的石头变成了骨头,石块间的纹路变成了人的脉络。奇怪的是,丢卡利翁往后扔的石块都变成男人,而妻子皮拉扔的石头全变成了女人。直到今天,人类并不否认他们的起源和来历。这是坚强、刻苦、勤劳的一代。人类永远记住了他们是由什么物质造成的。”[3]
石头在希腊神话中扮演着一项重要的角色即石头是生命力的载体:既可以赋予石头生命也可以强制剥夺人的生命使人变成石头。例如,地母盖亚将包着衣服的石头充作小儿子宙斯骗过了克洛诺斯;皮格马利翁凭借精湛的技艺和诚心使雕刻的少女加拉泰亚获得生命并娶她为妻;皮拉的母亲在《神谱》中被称为“第一个女人”的潘多拉是由匠神赫淮斯托斯打造的一尊美女石像活化的;等等。剥夺生命强制回归石头的例子则不得不提美杜莎,被美杜莎之眼石化的有国王阿特拉斯还有菲纽斯;勒托在惩罚傲慢无礼的尼俄柏时,使她成了一座石像;海神波塞冬在报复淮阿喀亚人时,则让他们的船只和船上的一切都變成了石头,像生了根似的停在那里;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希腊神话中,石头而不是泥土是众神认可度很高的寄托生命和灵性的材料。丢卡利翁与皮拉在人的再生时选择石头作为材料,一方面是遵循了女神的命令,“母亲的骸骨”指向石头既是因为大地是母亲的象征,又暗指了皮拉的由石雕刻的生身母亲潘多拉;另一方面也是泥土造就的前一批人类因为品性而被神否定给出的启示,他们回归了众神曾经认可的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希腊造人神话中,石头超越了泥土,石头造就的“坚强、刻苦、勤劳”的一代取代了泥土造就的“罪孽、堕落、痛苦”的一代。这种代际之间的彻底否定和取代也是中国造人神话中所没有的,中国讲究传统和继承,在洪水来临之际,女娲补天,拯救苍生,我们选择积极补救而不是推翻重来。
三、尚德与崇力的分野
中国是内陆文明,农业大国,离不开土地和水源,女娲造人取用的两种材料就是土与水。在中国神话中,土与水皆是盘古“垂死化身”的遗泽,盘古的肌肉变成田土沃野,盘古的血液变成奔腾的江河。由此观之,女娲造人用的材料本身就是盘古无私奉献的产物。再者说,女娲这位始母神和救世神,抟土造人,创立婚制,“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4],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也耗费心力。泥和水恰到好处的混合充分发挥出泥土的沾粘与韧性以及水的贯通和柔软,不抢夺不排斥,相辅相成,和谐共生。是以,中国的人类起源神话包含着鲜明的尚德思想,不仅是神灵以无私之德帮助原始人类在充满自然灾难的上古扎下根基,人类自身也在不断追求着内在与外在的和谐与共。
反观希腊,希腊是海洋文明,多山多石,耕地面积有限,石头的用途便得到了凸显。不管是建造通向永恒和神圣的神庙还是作为雕刻器具以及打造武器的材料,石头在生活中的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今天还会为希腊的维拉斯雕像和雅典娜雕像以及米开朗琪罗大卫雕像(模仿古希腊的风格)目醉神迷,我们今天在赞美健康有力的人体时也会不由自主发出宛如希腊的大理石雕像的感叹。希腊对于健康有力的人体之美的重视和追求从希腊的神话中可见一斑。在希腊的人类起源神话中,丢卡利翁和皮拉的人的再生神话中,由石头重生的人类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石头的属性,巨大、结实、坚硬,充满力量。某种程度上说恰恰也是这种力量崇拜导致了希腊在人起源神话在代际之间的彻底否定和推翻重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泥土造就的一代好逸恶劳、不思进取,自然就会被石头造就的坚强有力、勤劳刻苦的一代取而代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希腊的人类起源神话散发着崇力的光芒。
综上,人类起源神话在中西神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神话源远流长,希腊的神话体系完整,研究人类的起源,中国与希腊是不可或缺的样本。中国和希腊的人类起源神话在造人的材料选择上都选择了泥土,中国始终都只有泥土,希腊最终却用石头否定了泥土,这其中既有中西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体现中国尚德而西方崇力的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通过比较中国和希腊的人来起源神话,厘清中西神话对于人类起源的不同认知,对我们探索中西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加深中西跨越文化的对话与沟通。
注释:
[1](宋)李昉.太平御览[M].商务印书馆影印版,1935年,第1658页.
[2][3](德)施瓦布,楚图南.希腊神话和传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3页.
[4](汉)刘向,高诱.淮南子注[M].世界书局,1935年,第95页.
参考文献:
[1]关爱民.人是从哪里来的——谈中国、希伯来和希腊人类起源神话的差别[D].吉林大学. 2007.
[2]葛妍妍.中国、古希腊与希伯来文明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不同象征隐喻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 . 2017(07).
[3]张开焱.泥土的神圣与卑污┄三则人类起源神话文化内涵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 2001(03).
[4]龚向玲.浅析泥土与石头对造人神话的影响[J].考试周刊. 2008(20).
[5]弗雷泽,叶舒宪.造人神话[J].杭州师范学院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