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作语言的张力可以理解为语言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有机统一。本文从语言的生动性、语言的深度和语言的力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增强写作语言张力的方法。
关键词:写作语言;张力;生动性;深度;力度
作者简介:郭海玲(1985.8-),女,河南社旗人,西安欧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2-0-02
引言:
1937年,英美新批评家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首创了“张力”这一理论术语。他认为张力“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1]117也就是说,退特把诗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有机统一合称为诗的张力。据此,我们可以将写作语言的张力理解为语言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有机统一。对语言的字面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表述是否生动形象,而语言的隐含意义则决定着语言的深度,二者共同造就语言的力度。因此,本文从语言的生动性、语言的深度和语言的力度三个方面来探讨增强写作语言张力的方法。
一、语言的生动性
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但可以证明写作者的文采斐然,而且可以从中展现写作者的才华和奇思妙想。例如,据《世说新语》记载,谢安一家皆能吟诗,一日大雪,谢安首先吟咏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儿接着吟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谢道韫最后吟咏:“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成白话,就是长辈谢安问“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的侄子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的侄女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就语言的生动形象而言,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也因此,她被世人称为“柳絮才”而名垂千古。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反复加工,千锤百炼。我国宋代的邵雍在《论诗吟》一诗中说:“不止炼其辞,抑亦炼其意。炼辞得奇句,炼意得余味。”讲的就是锤炼字词的重要性。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泊船瓜洲》中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在创作时,一开始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但是,他觉得“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就提笔把“到”字划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仍然不够满意。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满”字。就这样想了又想,最终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这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使全诗大为生色。
第二,一定要有创意,用反常合道的文字来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苏东坡在《书柳子厚渔翁诗》中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意思是说,诗歌创作应该追求“奇趣”,而“反常合道”就是“奇趣”。这里的“反常”,是指要冲破常规,不落窠臼;“合道”是指合乎客观规律。从一般的文章作法看来,看似不合情理,可从艺术创新看来,却精妙绝伦,也就是初看出人意料之外,细看合乎情理之中。如唐朝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的开头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常人们习惯用雪花来比喻梨花,用梨花去形容雪花的却很少见。写作“千树万树梨花开”,构思已经很不一般了,再加上前头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假想,更显得奇妙生动。
第三,善于运用比喻、夸张、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比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硕人庄姜的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作者在这里连用六个比喻来铺陈庄姜的美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庄姜的美貌展现得惟妙惟肖。还有,《诗经·小雅·采薇》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以“杨柳依依”的乐景,写征人离家出征时生离死别的哀愁;以“雨雪霏霏”的哀景,写征人踏上归乡之路的快乐,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以哀景写乐,更显其乐,这句诗正是成功地运用了烘托的手法从侧面将征人出征前和归家时的心境渲染得淋漓尽致。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我们提倡在写作时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但不能为了语言生动而滥用修辞手法,刘勰曾说:“繁彩寡情,味之必厌”,因此,要确保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一定符合文章的立意,也就是说,在运用修辞的时候,还必须融入真情实感,这样在写作时才能妙笔生花。
二、语言的深度
什么是语言的深度?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说:“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意思是“文章的精华,在于有秀有隐。隐是文外所含蓄的言外之意;秀是篇中最突出的话。隐以文外含有另一层意义为工巧,秀以特出一般为巧妙”[2]553。我们在阅读语言文字时,不仅仅要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更需要透彻地理解语言文字下面隐含的深层意义。只有理解了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算是真正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指的就是語言的深度。有深度的语言能够使读者产生深度的思考和深深的情感共鸣,令人回味无穷。怎样才能够使写作的语言具有深度呢? 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要培养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学会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有深度的文字,一定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度感知。《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要我们洞察世间事,明白人情世故,这样处处都是文章。它的作者曹雪芹就是一个对现实生活具有透彻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的人,他亲历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荣枯兴衰和世态炎凉,因此,才能创作出堪称“中国十八世纪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
第二,要有广泛的阅读面和大量的知识储备。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吸收新知识,丰富知识储备,还能够扩充我们的词汇量,帮我们形成敏锐的语感,从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一定要尽可能的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读精,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第三,行文时,立意一定要深。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文章除了其时代性以外,更要有深远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主题,比如凸显事物的共性,或者展示人类的命运等等,让人不管什么时候读起来,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西风颂》最后两句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单纯的季节交替,但是其深层含义则是预言革命春天即将来临,给生活在黑夜及困境中的人们带来鼓舞和希望,正是这深层含义强烈地触动着读者的内心,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三、语言的力度
语言的力度指的是语言蕴含着无限的力量,能够有效地影响或改变读者、听者的心理和行为。那么,怎样提高自己语言的力度呢?具体做法有:
首先是要细心观察生活,提高对生活的洞察力。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能够提取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意象,使写出的语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比如,我国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在语言上就很有力度。诗中把外在的景物变成了含有主观情思的“意象”,构建了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多个意象,并在这些意象前加上了“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形容词,这就把悲愤的中国人民为了挽救祖国大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精神形象有力地表现了出来。这种捕捉生活中的典型意象,并赋予其新的更有价值的意义,使其在性质上发生变异的方法,不仅能使语言富有深度,还能加强语言的力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其次是要培养透过表面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不管是写作还是口头表达,都要有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见解,唯有如此,才能使语言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穿透力。有思维穿透力的文字能够刺激心智,唤醒迷茫的人,使其产生明确的、持久的行动力。比如,龙应台劝诫孩子好好读书所说的:“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用未来想要的生活来劝说青少年当下应用功读书,让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激荡心灵的冲击力,让人权衡对比,产生读书的冲动和行动。
最后一个方面是可以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比如,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绪,但是贺铸在《青玉案》一词中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三个比喻铺陈,把抽象的“愁绪”化为可感可知的实物,以江南景色来比喻忧愁的深广,真切地表现出“愁”之多、“愁”之乱、“愁”之连绵不断,从三个方面着力,力度又恰到好处,深受人们的赞誉,贺铸也因此被冠以“贺梅子”的雅号。还有,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使语言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作者曾贵为一国之君,此刻却惨遭幽禁,心中充满了国破家亡的愁恨,这两句词把愁比作滔滔不绝的江水,奔流不息,可以说是于温柔伤感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猛烈地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结语:
综上所述,从语言的生动性、语言的深度和语言的力度来探究,增强写作语言的张力有以下方法:首先,要培养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学会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同时,要有广泛的阅读面和大量的知识储备;其次,行文时,立意一定要深,要培养透过表面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最后,對语言进行反复加工,千锤百炼,写作语言一定要有创意,用反常合道的文字来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