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姝
【摘要】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74例脑出血手术患者,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且实验组SAS评分(32.3±2.2)分、SDS评分(35.1±2.7)分低于对照组的(44.6±3.1)、(46.3±3.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4.6%, 高于对照组的78.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干预,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较高, 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 循证护理模式;脑出血;手术;心理状态;影响评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1.077
近年来, 脑出血疾病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 应对该病加以重视。脑出血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手术治疗, 以便确保良好的预后[1]。但是大多数患者为老年患者, 对该病不够了解, 心理状态较差, 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 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以便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促生活质量, 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2]。在本次研究中, 对74例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月12月收治的74例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 女18例;年龄43~76岁, 平均年龄(61.2±6.4)岁;出血部位:丘脑12例, 基底节区16例, 脑叶6例, 脑干3例;疾病类型:外伤性脑出血17例, 高血压脑出血2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7例;年龄44~77岁, 平均年龄(62.4±6.7)岁;出血部位:丘脑11例, 基底节区15例, 脑叶7例, 脑干4例;疾病类型:外伤性脑出血16例, 高血压脑出血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干预, 具体如下。
1. 2. 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成员包括护士长、责任护理人员等, 需要对小组成员加强培训, 以便充分了解循证护理内容与措施, 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技能, 及时掌握循证护理的相关内容与技巧。应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以便制定出合理的循证护理方案。
1. 2. 2 循证护理依据 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密切观察, 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以便了解影响到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 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加强与患者交流, 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对护理中存在的問题需要尽早发现。可以将关键词“脑出血、循证护理”等录入到国内各大文献数据库中, 对资料与文献进行查找, 以便寻找循证依据, 并对临床试验方法与文献质量与真实性等进行验证,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有效的循证护理方案。
1. 2. 3 循证护理措施 ①急性期护理。入院后需要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及时了解患者既往史、现病史、文化水平、年龄等情况, 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及时了解治疗的目的与效果, 告知疾病的相关内容, 让患者对自身病情具有一定的了解。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不够了解, 加强担心手术具有较高风险, 患者年龄较大, 耐受性较差,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 并了解影响心理的原因, 并给予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病情的发生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与预后效果等, 并告知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流程, 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心理, 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积极配合治疗。并对患者的述说耐心倾听, 及时解答患者疑问, 以便满足患者需求, 提高患者依从性。③康复护理。在术后需要加强营养支持, 及时补充营养, 可以采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以流质饮食为主, 确保饮食的清淡, 在患者自主进食后, 需要制定合理的饮食干预, 多摄入热量、蛋白, 血压偏高的患者降低脂类物质的摄入, 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并加强运动干预, 患者体征稳定后, 需要适当的开展运动锻炼, 可以从被动运动开始练习, 在床上进行被动活动, 之后可以适当的引导患者加大活动量, 坚持适度原则, 避免过度劳累。治疗2周后可以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活动时间为30 min/次。在训练的时候需要对其体位进行纠正,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采用SAS与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 评分越高表示心理问题越严重。另外, 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判定, 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54.7±3.6)分, SDS评分为(59.4±4.2)分;护理后SAS评分为(32.3±2.2)分, SDS评分为(35.1±2.7)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55.1±3.9)分, SDS评分为(59.9±4.6)分;护理后SAS评分为(44.6±3.1)分, SDS评分为(46.3±3.3)分。护理前,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21例, 比较满意14例, 不满意2例, 总满意率为94.6%;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6例, 比较满意13例, 不满意8例, 总满意率为78.4%。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属于神经科的常见疾病, 病情比较危重, 出现该病的诱发因素较多, 最常见因素为高血压。该病的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 患者身体机能较差, 各脏器功能不断衰退, 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因此, 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 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确保良好的预后[3-5]。
循证护理模式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式, 可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与文献知识, 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干预, 以便制定出合理的循证护理措施, 能够为患者开展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 制定出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方法, 提出患者护理相关问题, 并及时查找实证, 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最佳护理干预。在护理中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 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不断完善护理方案, 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密切观察, 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确保患者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减少应激反应, 积极配合治疗。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干预, 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6-8]。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且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干预,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较高, 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赖品英, 谷岩, 邓志英, 等. 循证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23(7):1088-1089.
[2] 王冬梅, 菅伟. 循证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吉林医学, 2015, 21(2):362.
[3] 秦雪芳, 顾君芳, 韩静红, 等. 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患者对其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 42(4):89-92.
[4] 杜美芳. 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评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 7(6):111.
[5] 郭艳阳, 邓旭, 马静, 等. 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 43(6):1073-1075.
[6] 袁亚萍, 张晶, 房丽.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评价.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34):44-45.
[7] 孙玉红. 分析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智慧健康, 2018, 4(11):72-73.
[8] 孙动梅, 闫红霞, 伏莉. 循证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9):1205-1208.
[收稿日期: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