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档案保护发展的历程回顾与创新趋向

2019-12-16 13:49周耀林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浙江档案 2019年4期
关键词:载体评价管理

周耀林/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档案保护是运用各种方法延长档案寿命的专业性活动。“有档案就有档案的保护技术”[1]。我国档案保护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古代的档案保护凝结着先民的智慧,在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中不断发展。1961年,《档案保管技术学》出版标志着我国档案保护学科正式诞生,档案保护在继承传统保护实践经验及借鉴国外先进保护理念的基础上,步入学科专业化发展阶段。20世纪末至今,档案保护面临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需求环境发生深刻变革,我国档案保护迈入深化发展阶段。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如何在总结档案保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寻求档案保护的变革与创新,是我国档案学界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1 我国档案保护发展的历程回顾

1.1 经验总结式保护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便已出现于宗庙“窖穴”中保管甲骨档案之法,被视为我国档案保护的起源。在档案制作方面,从最初载体材料的选择到耐久性加工和避蠹加工、从墨的固久及防虫加工到装帧与装裱保护[2],无不体现着先民在档案预防性保护方面的大智慧。在档案保管方面,古人通过代代相传的保护实践探索,积累了不少关于档案保管设施和保管方法的宝贵经验。如汉代设立的石渠阁,其四周用石砌渠且渠内注水以防火防盗;明代修建的皇史宬,其建筑结构精巧,能实现防火、防潮、隔热、温湿度调节等功能;先秦即已出现“以攻萗攻之,以莽草熏之”的防蠹之法;宋代依然保持“岁于仲夏暴书”的定期晾晒档案之习[3]。在档案修复方面,修裱技术产生于南朝,成熟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及至明清时期已炉火纯青[4]。总体来看,我国近代以前的档案保护行为,多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一种零散的、片段的、经验总结式的保护。

1.2 学科专业化保护

二战前后,档案保护已具备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特定任务,且已形成了系统化的专门知识[5]。以此为背景,我国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档案保护理念,并立足本土化的档案保护实践经验,在档案保护学科体系建设、实践工作开展、技术方法研究等方面不断探索。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1954年,档案保护技术学首次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档案专业教育;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教研室编写第一本《文件保管技术学》讲义;1961年,《档案保管技术学》正式出版,标志着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正式诞生[6];1991年,我国第一部档案保护文科教材《档案保护技术学》出版。我国逐渐构建起以技术性保护为主要特征的档案保护学科体系。在实践工作开展方面,“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档案保护方针确立之后,各级各类档案馆开始着力提升环境调控力度、关注缩微及声像等不同载体类型档案的保护、探索不同档案保护技术方法的应用等问题。在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全国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分别于1981年、1986年成立[7],在纸张脱酸、字迹恢复及有害生物防治等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学科体系支撑和专业保护技术的合力推动下,我国档案保护朝着科学化、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

1.3 深化发展型保护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档案保护对象、档案保护需求、档案保护方法、档案保护主体等发生深刻变革。在档案保护对象方面,随着档案信息化及档案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电子文件和纸质(模拟记录)档案数字化形成的电子档案激增[8],促使档案保护对象由传统的实体档案为主发展为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并重,推动档案保护迈入档案载体与档案信息共同保护的阶段[9];在档案保护需求方面,产生多了样化的保护需求;在档案保护方法方面,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防光、去酸、纳米修复[10]等预防性保护、治理性保护和修复技术的实现成为可能,而“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及“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抢救工程”的实施,则从管理层面规范了档案保护过程[11],由此形成了保护技术与保护管理并重的保护方法体系;在保护主体方面,逐渐建成兼顾实体档案保护需求和数字档案保护需求的专业化馆员队伍。总之,当前环境下,档案保护对象更加多元、档案保护需求更为多样、档案保护方法更为丰富、档案保护主体更趋专业。

2 我国档案保护发展的创新趋向

2.1 档案保护理论科学化

当前环境下,档案保护对象多元化,保护需求也更为多样,而传统的档案保护理论以实体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提供了普适性的保护指导,在电子档案信息保护及个性化、专门化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局限,需要结合新的保护实践加以创新。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以往的档案保护不科学,而是强调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动档案保护的科学化发展[12]。

推动档案保护理论科学化,一方面,需要在档案保护中融入档案信息安全的内容,立足档案实体安全与档案信息安全,构建系统化的档案安全体系理论,进而为档案全载体、全范围、全过程、全天候保护的实现提供科学化的理论指导[13];另一方面,不同载体类型、不同形成时期及不同损毁情况的档案所需的保护手段、保护方法均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针对这些个性化的保护需求,需要从档案载体、档案保护环境、档案保护技术及档案保护管理四个层面出发,建立相关理论,形成新的保护技术和方法,为档案的整体性保护、部分性保护和个体性保护提供更具针对性、专门性的保护指导。

2.2 档案保护技术先进化

当前档案保护不仅面临着物理杀虫、化学试剂法等技术手段的危害性及环境污染性[14],还面临着档案载体转换、数据备份、信息安全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全称维护等技术问题[15]。这就需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构建由传统载体档案抢救修复技术、新型载体档案保护关键技术、库房管理新技术等构成[16]的系统化档案保护技术体系。

在传统载体档案抢救修复技术方面,需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手段对传统档案抢救与修复技术进行优化和改造,如无水纳米脱酸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17];在新型载体档案保护关键技术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影响新型载体档案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以保证其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信息内容安全,如海量数字档案安全存储技术[18]、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技术[19]等;在库房管理新技术方面,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档案馆建筑、档案库房改造和库房设备应用之中,如档案绿色环保消毒杀菌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智能数据监测的实施、智能恒湿净化一体机的应用、纳米光氢技术和高效环保的档案净化整理台等的研发和应用[20]。

2.3 档案保护手段差异化

由于载体类型多元且保存环境千差万别,档案保护需求具有多样性。在档案保护过程中,需要结合保护实际需求,采用差异化的保护手段,提升档案保护的针对性和档案保护质量。

差异化保护手段的实施,离不开档案保护需求的系统分析,可采用全面指标法和重点指标法对档案保护需求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保护方案。例如,最新出台的《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1]正是采用指标法,从馆库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档案实体安全、档案信息安全和人员安全等方面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档案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并根据其可能危害程度及保护实际条件确定保护的优先顺序,制定基本保护方案和特殊保护方案,进而实行差异化保护。再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在档案保护中主要采用重点指标法,选取档案安全管理机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和档案安全保护技术作为重点指标,通过重点分析上述三个方面的风险情况,确定档案的差异化保护方案。

2.4 档案保护管理制度化

档案的“保护管理”即“对档案保护的管理”[22],与档案保护技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程”及档案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等均属于档案保护管理的范畴。长期以来我国重保护技术、轻保护管理的做法,导致专门性的档案保护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健全、部门间保护工作失衡等问题,亟需创新档案保护管理,统筹推进档案保护制度化建设。

档案保护管理涉及档案保护工作组织管理策略、档案保护标准、档案保护法规建设、管理制度与机制、设备与人员管理、减灾和应急措施、档案安全保障管理和档案安全文化等内容[23]。档案保护管理制度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理论研究层面和实践发展层面加以推进。一方面,学界应加强档案保护管理法规标准、档案应急管理、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策略等问题的研究工作,在充分认识档案保护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为档案保护管理制度化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另一方面,实践部门应树立全局意识,将档案保护制度建设纳入档案保护各环节、档案工作业绩考评及档案事业发展短期与长期规划之中,构建涵盖战略管理、组织规划、具体操作规划的三级制度体系。

2.5 档案保护环境整体化

档案保护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建筑环境三个部分[24],其基本保护要素通常被概括为“十防”,即:防光、防潮、防高温、防尘、防霉、防有害气体、防虫、防鼠、防火、防盗。识别各类保护环境要素并加以合理控制,对于档案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对档案保护环境各要素的控制多独立于不同的设施设备和不同的操作系统,难以实现档案保护环境的智能化、集成化管理,需要将档案保护的各种环境要素整合于同一平台进行集成管控。

将档案库房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温湿度控制、二氧化碳粉尘监测、智能消毒灭菌控制、智能空气净化控制、门禁控制、红外烟雾漏水实时报警、智能灯光控制等系统)、RFID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智能档案盘点、智能档案定位、无序排放有序管理等系统)和智能档案存储设备管理系统(包括档案数据管理、架体智能控制、数据双向通讯、人体安全保护、架体过载保护等系统)集成于档案库房环境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平台,有助于形成各控制系统的协同联动,进而实现档案环境安全、档案安全、档案设备安全的一体化集成管理[25]。

2.6 档案保护评价常态化

档案保护评价是一个衡量档案保护效果的过程,包括档案保存状态评估、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已采用的保护技术、保护手段、保护管理及保护环境等的综合评价。当前,我国档案部门通过制定《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及开展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在档案保护评价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为推动档案保护和实现常态化评价,需要从评价主体划分、评价方法选择和评价模型设计三个方面出发,构建系统的动态档案保护评价体系。其中,在评价主体方面,档案保护评价的主体即为基于一定目的主动实施评价行为的实体[26],涉及办公人员、档案业务人员、档案业务领导、IT人员、外包单位、社会公众,具有综合性和复合型;在评价方法方面,档案保护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科学评价(如风险评估)、动态评价、第三方评价(如咨询、监理、评估、验收等)和全面评价;在评价模型方面,由于档案始终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其保护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故档案保护评估模型需要动态化设计。同时,评估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根据调查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保护模型,实现档案保护由被动的、静态的保护向主动的、动态的保护发展。

猜你喜欢
载体评价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以葵园为载体构建英语开放的现代课堂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