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价值延伸

2019-12-16 06:26胡智锋邓秋实
未来传播 2019年3期
关键词:弹幕文艺形式

胡智锋 邓秋实

近年来,光纤技术的不断升级加速了国人进军互联网的进程。人们开始热衷于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的视听资源。一方面,以YouTube为代表的国外视频网站遭到封禁,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本土视频网站的崛起。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大量网民涌入互联网,他们迫切希望能够以互联网为载体,寻找到一种新的即时交互形式,“弹幕”恰逢其时地出现了。

“弹幕”最早出现于2006年,日本视频网站Niconico将即时留言功能加入到了该网站所储存的视频当中。这一看似很小的、带有实验性质的功能,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艺评论形式。经过数年的发展,Niconico网站的“弹幕”功能日趋成熟,不仅为我国本土视频网站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也逐步向我们展示了“弹幕”这一互联网时代独特文艺评论形式强大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依靠其强大的互动性,“弹幕”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观感体验和传受关系,被网络视频爱好者们认为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文艺评论形式。于是,我国各大视频网站开始逐步引入“弹幕”功能。2008年2月24日,AcFun第一代弹幕播放器上线,标志着“弹幕”从此走入中国,也预示着“弹幕”吐槽风潮的兴起。随后视频网站BiliBili也将“弹幕”功能引入,彻底变为弹幕网站,并吸纳了大量的源自日本动漫的二次元文化,主打“弹幕”吐槽。经过不断的积累与发展,“A站”与“B站”已经成为了“弹幕”迷们的聚集地与弹幕评论的风向标。

随着我国弹幕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一大批弹幕网站逐步建立起来,并由最初的小众化逐渐走向大众化。很多主流视频网站也纷纷开启弹幕评论功能,优酷与土豆合并之后推出全新弹幕分享类视频网站“豆泡”;2015年春晚的独家网络直播商爱奇艺甚至在春晚直播全时段开启了弹幕评论,便于观众吐槽。2017年度收视口碑双丰收的《人民的名义》《欢乐颂2》《白鹿原》等优秀剧作在网络播出时,更是被“弹幕”攻占。

“弹幕”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用户,受众面也在迅速扩张,其映射出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深思。“弹幕”究其根本是一种依托网络存在的文艺评论形式,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互联网交往方式与民间文化创造方式。原有的艺术作品在众多网友的评论中被逐渐解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艺术文本。在“破”与“立”的同时,“弹幕”还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观点实时整合,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带有伴随性的网络视频世界。网络视频“弹幕”现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传媒艺术景观,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艺术、商业等价值更是传媒艺术研究者无法忽视的。

一、“弹幕”的特性

(一)即时性

“弹幕”的即时性特征使得受众评论可以被实时呈现的同时,其评论内容也更具针对性。

从时间上看,在互联网架构尚未成熟之前,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受众对于大众传媒及艺术作品很难做到即时有效地反馈。媒介与媒介之间、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具有很大的延时性,所传递信息的方式也是点对点、单向度、灌输式。受制于技术、渠道等因素,受众、艺术品与原作者之间很难展开即时互动。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媒介信息的传播速度逐步加快,传播渠道更宽广,传播手段更多元,整个世界重新回归“地球村”。我国主流视频网站发展初期,网络视频观众的主要反馈渠道还停留在“评论区留言阶段”,评论时需要下拉页面暂停视频才可以打字留言。之后几年,各大视频网站更新了评论环境,在下拉页面后,视频会以缩小的形式跟随网页下移至评论区,这样一来解决了暂停才能评论的问题,但并没有从本质上缓解媒介单向性传播的问题——留言堆积在评论区被不断刷新,无法第一时间引起更多人关注。

从内容上看,视频观众发送的绝大部分“弹幕”,并不是针对全部视频内容,而是根据视频播放的某一具体时间点、剧情点或特定画面发表评论,更加针对特定细节。当我们观看“弹幕”视频时,我们或是评论故事剧情,或是评论背景音乐,或是主人公的台词、妆容、动作等要素,甚至有些观众会根据视频进度条在某一时间节点为大家发送类似“进度条撑不住了”的提醒弹幕。也就是说,“弹幕”的评论往往是具有针对性的、微观的。相比之下,传统的网络视频评论形式则需要在视频观看结束之后才能进行评论,很大一部分即时性感知被抹杀。用户对于“弹幕”功能的使用呈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会具体到某一时刻或某一帧画面。而“弹幕”的实时技术恰巧给这种自主性以扩大的机会——根据发送时的时间和帧数第一时间将“弹幕”覆盖到相对应的画面上。

“弹幕”视频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受主体之间的单向性传播模式,“弹幕”本身既是内容也是渠道。视频观众的“弹幕”评论会第一时间送达给传播者和其他用户,信息互动过程趋于完整。即时性成为了“弹幕”不断向视频网站扩张的利器。

(二)互动性

这里的互动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观众与作者之间的互动,二是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传媒艺术时代,数量巨大的“草根”创制艺术作品开始参与大众传播,其多维艺术视角、多种内容表现、多样价值取向,使得大众参与艺术创制的程度大为提高。这已经不是大众在“选择”的意义上参与艺术创制,而是直接地、迅猛地提高了参与艺术创制的个体的数量。[1]

“弹幕”恰恰是庞大的观众群体对原有视频的反哺和再创造。一方面,经过“弹幕”洗礼的原视频会让视频原作者对这个经过二次创作的“新作品”进行全新的审视,并且根据“弹幕”用户的评论对其进行再度修改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视频事实上是经历了“三度创作”。“弹幕”成为了视频作者与视频观众的互动纽带。另一方面,不断升级的视频技术使得观众的观看体验也在逐步深化。“弹幕”的出现改变了观众之间传统的互动形式,使得网络视频的互动性大大增强。“弹幕”功能是对现有网络视频用户社交行为的补充和再造。评论与视频画面叠合的方式使得“弹幕”用户“不得不”观看前人的评论。第一批观众对于原视频的看法会在之后观众的“弹幕”评论中有所体现,这样一来,“弹幕”的数量就会呈几何级增长。这一过程也许会在某一时刻断开,但在下一个剧情高潮出现时,又会循环往复。所以,从整体来看,“弹幕”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和留存性。基于这两种特性,“弹幕”用户会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与不同空间、不同时间观看同一视频的人进行互动交流。

(三)碎片性

“弹幕”的碎片性可以看做是“弹幕”诞生时自身携带的“原罪”。由于“弹幕”以覆盖屏幕的形式出现,为了保证每位用户都能发送“弹幕”消息并且能够清晰的展现在屏幕上,视频网站的后台会限制每位用户的评论字数,超过一定篇幅会被删减,所以受众无法发送传统网络视频评论中长篇幅的剧评、影评。这就要求“弹幕”用户必须用最简短的话语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或理性的评论。这就催生出了许多“弹幕”中的“压缩式”语言和“象形式”语言,如“乱入”(意为闯入,经常出现于游戏或动漫视频作品中,多指不应该出现的出现了或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触手”(指有一定技术的人,高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233333”(表示捶地大笑的姿态)、“orz”(失意体前屈,这是一个象形词汇,它形状好像是一个人跪趴在地上,被用来形容遭到某件事的打击,着重突出评论者无力、沮丧的心情,还有钦佩和顶礼膜拜等意思)。

与此同时,“弹幕”的碎片化特质也让评论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频的后台“弹幕池”会逐渐积累大量的评论消息。这些消息都是视频观众具有针对性的评论,受众的性别、工作、受教育水平、对世界的认知等都不尽相同,对视频的评论角度自然千差万别。加之如今网络视频“弹幕”功能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并未设置准入门槛,所以成千上万的用户就可能有成千上万条“弹幕”,评论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其次,由于篇幅所限,弹幕网站开始逐步在“弹幕”的形式上进行拓展:字体、颜色、大小、出现方式、出现速度等都被重新设定,用户甚至可以发送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形式更加新颖也更具吸引力。

(四)干扰性

“弹幕”的干扰性是这种互联网文艺评论形式的特有属性。“弹幕”技术将观众评论与画面叠加,使得观众相互之间能够即时互动。由于早期的“弹幕”发源于“二次元”文化,崇尚“二次元”文化的年轻人群体很多时候是将满屏的“弹幕”变成了一种亚文化符号。在出现影视作品即将出现恐怖血腥镜头时,会有大量“弹幕”用户发送“弹幕护体”来遮挡屏幕,或者在剧情高潮或明星出场时以一种颇具仪式的形式大面积发送“弹幕”评论。但随着“弹幕”的发展,其受众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二次元”圈层,此时的“干扰性”就会呈现出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二次元”之外的受众来说,这种形式会对视频内容的正常播放和观众对于原视频的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观众在观看某些热门“弹幕”视频时,视频中的人物主体甚至整个画面都会被大量“弹幕”遮挡。在较为风趣幽默、主题轻松的视频中这种做法相对可以被接受。但对一些较为严肃的历史剧、纪录片来说,这一现象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观众会选择关闭“弹幕”功能观看一遍之后,再开启“弹幕”专门观看评论。这种干扰性也是目前“弹幕”难以被大众接受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弹幕”用户的身份、年龄、受教育程度、思维模式等都不尽相同,常常会有不同意见出现,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两人或两个群体的“弹幕”大战。此时,一些不文明用语、人身攻击或是“二次元脏话”便会出现,严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看感受。

二、“弹幕”的社会价值:从独自品评到群体狂欢

(一)“弹幕”中的狂欢

“弹幕”依托互联网营造出的“虚拟社区”,让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限制与差异,以一种“狂欢”的姿态相互交流。与此同时,“弹幕”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文艺评论形式,将传统文艺评论中个体的独自品评升级为整个群体的狂欢。“狂欢化”概念源自于巴赫金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狂欢节”和“狂欢式”。狂欢节原本只是代指一类特定的节庆日,在节日期间,人们可以不受礼仪约束尽情狂欢,相互之间以一种完全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后来逐步发展为民间节日形式的集合。作为青年亚文化所衍生出的文艺评论形式,“弹幕”特有的互动性、多元性、草根性等特质与狂欢节极为相似。

首先,“弹幕”的交互性对应狂欢节的全民性。在巴赫金的理论中,狂欢节超脱于日常生活,不再受到现实社会中种种教条、礼法的约束。狂欢节的参与者不分表演者与观看者,每个人都以一种狂欢式的姿态释放自我,可以尽情地嬉笑怒骂,以快乐为原则释放自我。与传统评论单一的评论形式相比,“弹幕”要开放得多:一方面,“弹幕”依靠强大的互联网媒介,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在这一虚拟世界中,只有“在线”和“不在线”之分,并没有地域、昼夜之别,现实中的时间线和距离线被拆分重组;另一方面,狂欢节中人们的身份并没有主次之分也没有演员和观众之分,整个环境完全强调人作为主体的交互主体性。长久以来,现实社会中的传播活动是以人的社会层级和分工进行传播的,少数社会精英掌控着传播的话语权,这也就是福柯所说的“权利即话语”,而其余的大部分受众则成为了庞勒口中的“乌合之众”。而在弹幕世界中,则是另一番景象:观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可以发表对原作品的评价,也可以畅所欲言地交流、讽刺调侃,以此抹除创作者与观看者之间的距离,建立一种新的对话形式。没有绝对的话语中心也没有强硬的准入门槛,“弹幕”世界中的所有人都可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短暂的精神释放。其次,“弹幕”与狂欢节同样具有仪式性。“弹幕”源于“御宅”文化,在发展初期具有很明显的仪式感。“辽宁人民发来贺电”“+1”“蒂花之秀”“前面说×××的那个你别走”……“弹幕”发送者会在特定的情节或评论出现时,发送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来体现群体的认同感和仪式性,这与狂欢节中的仪式性有异曲同工之处。狂欢节国王加冕环节中,以国王身份授冕的人多为现实社会中的奴隶或小丑。而脱冕仪式中,则要众人扒下国王的皇冠和衣服。此外,在狂欢的仪式中,巴赫金还强调了面具的必要性,面具实现了狂欢参与者的匿名性,身份可以随意更改。[2]此外,狂欢节仪式性的前提是区分现实与非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伪装的、严肃的、拘束的,而非现实世界则是真实的、欢乐的、自由的,人们在两个世界之间相互转换需要调整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弹幕”本就处于一个完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这个虚拟的狂欢世界经常介于虚拟和现实之间因为它是“在现实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符号和观念构造能力创造出来的具有间接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的新的实在”[3]。“弹幕”世界包含于网络世界,所有的“弹幕”用户可以带着面具相互进行符号的建构和交换。第三,“弹幕”的包容性与狂欢的平等性。在狂欢理论中,巴赫金将人的生活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严肃的、紧张的、教条的、完全遵守等级秩序的;还有一种是广场化的、自由的。“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不敬和猥亵,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4]。毫无疑问,狂欢节是巴赫金眼中的“第二种生活”,人与人之间可以短暂地平等相处。而“弹幕”世界中,人们也在用第二种方式生活。这种平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平等、自我认知与社会观念的平衡。“弹幕”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受关系,传播链条发生了逆转,视频的创造者不再占有绝对的主动权,很多时候“弹幕”的内容才是真正的主体,而视频作者却成了观众。“弹幕”主体将原有的视频内容进行二度加工,颠覆了传统的影视传播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弹幕”无需受制于主流思想,用户可以平等自由地交流互动而不受外界干扰。

“弹幕”为用户开创了一个可以狂欢的世界,这种平等、自由的宣泄不仅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提升了影视作品的交互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弹幕”用户打开了一条舒缓负面情绪的窗户。

(二)“拟态环境”建构互联网舆论场

“弹幕”作为一种互联网时代独特的文艺评论形式,本质上是一种联结视频内容与观众思维的评论性文本,也是一种“拟态环境”的建构。这种建构使得评论不再是单人单向度的输出,而是一种多人多维度的互动。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到,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对于自身无法掌控的事物,人们需要通过大众传播所形成的信息环境去了解。这种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重现,而是各种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社会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剪辑和重新结构化后向大众展示的环境。[5]“弹幕”作为一种文艺评论形式,其内容往往源自于用户的想法,而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写照。客观世界的形象被人们的思想影响后,被以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加以诠释。也就是说,“弹幕”世界传递出的现实实际上已经与客观现实发生了很大的偏离,进而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部影视剧视频中,大面积的“弹幕”评论会出现多次话题转向。“弹幕”评论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介,很好地营造了一个虚拟的舆论场,为用户之间的深入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弹幕”的文化价值:开创全新的互联网文艺评论形式

(一)从单一走向多元

“弹幕”依附于互联网,也自然地承袭了相应的互联网属性。相较于传统文艺评论较为单一的内容和形式,“弹幕”更为开放、多元。从传统文艺评论的角度来看,从事传统文艺评论的人多为行业的佼佼者或学院派学者,整个圈子呈现高端化、精英化,准入门槛很高。与此同时,传统文艺评论的评论者与被评论者的文化理论、审美方式等都趋于同一维度之中,即便是反面批评,也会很大程度上遵照相应的艺术理论或文化视角对作品或作者进行批评。传统文艺评论者大多会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评论多以高屋建瓴的意见或一针见血的批评为主。相对于数量庞大的社会大众而言,传统文艺评论圈是一个数量较少、结构较为单一并且较为封闭的圈层。因此,传统的文艺评论无法最大限度地整合多元思想。而“弹幕”依靠互联网,彻底打破了传统文艺评论封闭的圈层。评论者几乎可以零门槛地参与到文艺评论当中,并且相互之间的年龄、地位、教育背景、学术素养等要素都不尽相同,既有专业人士的专业点评,也有“毒舌”观众的犀利吐槽,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评论的内容已不再重要,整个评论过程就是一种相互娱乐互动和自我发泄的过程。铺天盖地的“弹幕”像是一个黑洞,既向外扩张吸引多元的受众,又向内吸附多彩的思想。“弹幕”的内容不再局限在深奥的文艺理论之中,评论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多元的受众、丰富的思想、虚拟的场景使得“弹幕”相较于传统文艺评论更为开放,同时表现出了“弹幕”用户勇于表达、挑战权威的特质。

(二)从延时走向即时

传媒艺术时代,“弹幕”具有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使其摆脱了传统文艺评论形式自身具有的滞后性,形成了全新的即时互动的评论形式。传统意义上的文艺评论包含着众多文艺评论元素,需要评论者从艺术学、美学、传播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种视角对作品进行判断分析,还要结合历代艺术家的作品及观点、历史上的文化思潮、文艺运动、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对影视作品进行解读评鉴。越是投入大、篇幅长、内容繁杂的鸿篇巨制越需要评论者结合多种视角认真研究分析。越是具有理论深度和厚度的评论越需要评论者耗费时间对自身的观点进行打磨。很显然,这样的评论准备过程具有延时性。与此对应,影视作品对于传统文艺作品的反馈同样具有延时性。而“弹幕”则完全相反,这一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形式依托互联网实现了观众的“拟同步”观看,并且由于“弹幕”可以精确到视频的某一秒甚至具体到某一帧,评论的内容也就可以即时地呈现在屏幕上。同时空的互动,让评论的滞后性大幅缩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一即时性同时促进了影视艺术作品的快速改良和发展,也最大限度完成了文艺评论从“观后感”到“观时谈”的转变。

(三)从完整走向碎片

传统文艺评论是单一、单向度的评论,而“弹幕”则是一种集百家之言的文艺评论形式,这一看似具有“融合”特质的技术,已经潜移默化地将受众对于艺术的接受方式逐步“碎片化”。这一“碎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反馈的碎片化;二是评论空间的碎片化。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将文艺批评划分为三种形式:自发的、职业的和大师的。“自发的批评”又可以称为“现时的批评”。它的主体包含一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文艺品鉴能力的知识分子,还有更为多元的受众。他们的评论具有自由、感性、坦率的特点,并不拘泥于刻板严谨的规律和法则。“职业的批评”又被称为“教授的批评”,这一评论形式的主体多为行业专家,他们通过阅读、观看、研究之后经常会采取一种专业化的思维,以一种理性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解析,很少掺入感性成分,自然这类评论多呈现出系统化、理论化的特征。“大师的批评”又被叫做“艺术家的批评”,这里的“大师”是指已受大众普遍认可的作家或艺术家。这种评论往往需要评论者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同样用感受去细致地品读艺术作品,是一种“寻美”的过程。传统的文艺评论多为“大师的”和“职业的”,而“弹幕”作为一种传媒艺术评论形式,将传统文艺评论中文本的完整性彻底打碎,行文风格更为感性,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气息。互联网给“自发的批评”创造了绝佳的发展条件,也给“弹幕”一把敲碎传统的锤子。互联网的多元性给文艺评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互联网世界,文艺评论不再拘泥于完整、刻板、教条的文本形式,而是利用新技术将精炼的文字镶嵌在影视作品当中。从篇幅上看,互联网“短平快”的特性使得“弹幕”摒弃了传统评论大篇幅的文本,转而选择短小精悍的评论形式,出现了“梨园品评”、拼贴戏仿等多种形式。这些评论虽然不能完全做到理性、深入、透彻,但样本体量大,能够包含更多的现实经验和社会声音。从表达风格来说,“弹幕”颇具草根性,通常以“二次元”语言或讽喻的口语为主,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弹幕”腔调。在网络视频中,严肃的理性评论有时甚至抵不过一个网络词语的感染力。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不再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阅读和理解评论内容,“弹幕”直观的表现形式让碎片化的文字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与此同时,“弹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审美环境的“第四堵墙”,观众的审美、评论地点不再局限在固定的空间,而是可以分散在世界各处,不同时不同地共同交流,现实中的空间限制被彻底抹除。相对于传统文艺评论,“弹幕”更加平实,更贴近生活,也更具碎片化的时代特质。

四、“弹幕”的艺术价值:促进传统艺术走向传媒艺术

(一)促成艺术生产与传播方式流变

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人类的艺术长河,我们可以发现,人类艺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先后从“群体化”发展到“专业化”又转向了“产业化”,这三次艺术生产方式的变化,究其根本是由于技术不断提升,旧的传播形式已经不再大范围适用于艺术的生产和传播,新的传播模式更符合当下的时代特质,也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原始时期的艺术群体化时代,生产力低下导致传播媒介较为单一,人们的思想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或是岩石雕刻等较为原始的方法进行传播,虽然氏族成员都可参与创作,但由于没有专业的创作人才,艺术活动的创造特质很难得到集中的展现。单调的艺术生产方式和单一的媒介传播渠道致使原始艺术在数万年中得不到有效的传播和发展。在艺术专业化时期,绢、纸等新型书写材料被发明,艺术的传播取得了第一次重大变革,这不仅促成了“文本”的诞生,更重要的是艺术作品得以更好地被保存和流传。这一时期出现了署名作者和艺术创作的专业型人才,艺术的创造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展,一批后世难以企及的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并流传至今,媒介渠道的拓宽促成了艺术经典的传世。工业革命以来,印刷术被不断改进升级,传播技术又一次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艺术品至此以后便可以大量复制,商业资本不断涌入艺术领域,艺术品的印售成为了其传播的重要环节,印销商成为了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纽带。在这一关系中,艺术家虽然仍旧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但其核心地位已经被动摇,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冲突,使得艺术家的创造力被严重扭曲,难以充分发挥。

在如今的传媒艺术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艺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被重新定义,艺术接受者与艺术品的距离被无限缩小,人人都可以参与艺术创作,艺术品的传播速度也成倍增长。“弹幕”这种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形式,以互联网为媒介,依靠其强大的交互性消解了生产者、传播者以及接受者之间的界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开启了艺术生产、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的又一次革新。

从艺术文本的角度来看,“弹幕”由千百条受众评论组成,在“弹幕”从屏幕飞出的一刹那,这个影视作品就已经不再是原有的艺术文本,“弹幕”用户合力共同完成了对原有艺术文本的二度创作,在原作基础上创造出了一部新的影视作品,而这部作品还会随着新“弹幕”的涌入而不断变化。不同的剧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演员、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关注点、不同的热门词汇等元素都会改变“弹幕”的风向,同时也使得这一新的艺术文本更具时代性,真正做到了“评论才是主体”。

从艺术生产和传播的角度来说,艺术的创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发生了逆转,视频作者在观看弹幕视频时,不自觉地成为艺术的接受者,通过“弹幕”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与此同时,经过二度创作的视频作品可以被观众一键转发至多个主流新媒体平台进行二次传播,这种新型传播模式充分表明了传播过程中受众的主体性。“弹幕”已不完全是一种评论形式,也是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观众不再是看客,而是可以随意修改作品的主人。“弹幕”将传统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接受三个过程的断层连接到了一起,自此这一流程彻底颠覆转化为“产传受一体”。

(二)逆生长——塑造互联网时代“新梨园”的品评方式

网络视频“弹幕”技术凭借其出色的交互性,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每个人都有可能和“全世界”对话。与此同时,人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也被无限缩短,艺术接受者利用这一新媒体技术将原有的单维度艺术创作变为了大众化集体创制。从前,我们在欣赏艺术时,必须亲身来到艺术品前进行观摩,感受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的“灵韵”与“惊颤”。而互联网技术的崛起,将现实中的实际物理距离消解,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欣赏艺术。但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拉进虚拟空间的代价是打碎了现实中的物理空间,人们不能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共同观赏品评艺术作品。与此同时,由于传统评论延时的弊端,艺术接受者无法第一时间对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能够随时与其他观众交换想法。而网络视频“弹幕”功能则将这种“碎片化”的物理空间和艺术反馈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粘连。“弹幕”强大的实时性、交互性让原有的艺术空间变为了一个观众心理上的“拟态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受众作为一个整体,在同时同地观看影视作品,品评咀嚼其中的韵味,或者干脆赞美、“叫好”。“弹幕”的发展并没有完全遵循互联网的前进方向,而是以一种“逆生长”的方式,为观众营造出了一个“新梨园”。这种全新的艺术接受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观看习惯。

五、结 语

随着Web4.0时代的兴起,“弹幕”这一评论形式在网络视频行业当中掀起了一阵热潮。在我国“互联网+”政策的保障下,网络媒体将呈现出新的态势。三网融合、移动终端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新兴的弹幕评论提供了无限可能。弹幕评论在网络视频和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下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弹幕电影、弹幕广告、弹幕社交相继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纷飞的文字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副全新的影视互动评论景观。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弹幕”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从一个人的思考升级到了一个群体的狂欢,深度的参与性与伴随性彰显出了其特有的传媒艺术特质。从文化视野来看,“弹幕”摆脱了传统文艺评论相对固化的形式和思维,开创了一种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文艺评论形式,观众发送的“弹幕”对于视频作品的拼贴与重构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民间文化创造方式。与此同时,“弹幕”视频从艺术层面,给了我们一个重塑原有艺术文本的机会,将千万种思维融入艺术作品,呈现出了一种超脱传统的全新的艺术创作方式。

目前,“弹幕”正处于蓬勃发展和快速流变的阶段,在正向价值日益凸显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在不断涌现。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特点,“弹幕”也不例外。目前的世界逐步走向多极化,相对应的文化建设也在逐步多元化。这一独特的文艺评论形式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但没有被稀释,反而在文化领域里独树一帜,可见“弹幕”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互联网监管和版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弹幕”将会逐渐摒弃自身的负面问题,在联结“虚拟”与“现实”的过程中蓬勃生长。

猜你喜欢
弹幕文艺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1942,文艺之春
小议过去进行时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笑弹幕一箩筐
□文艺范
拜托了,弹幕君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