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生态观: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2019-12-15 19:57李永胜肖圆圆
唐都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主体文明

李永胜, 肖圆圆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49)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现状,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生态问题治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论断,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生态观。习近平的生态观顺应了时代潮流,把握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一脉相承,同时根植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形成了新时代的生态环境治理思想,对我国破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尺度。马克思指出:“在生产劳动中,人类不仅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即按照主体的尺度来行动,而且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即按照客体的尺度来行动。”[1]马克思在这里所提出的“尺度”和“需要”就是指“真理”与“价值”。从哲学视野看,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和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的过程。

(一)真理与价值各有其属性和特征

首先,二者的内涵不同。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活动本质上就是追求真理的活动,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真知、追求真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同时,真理不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人的认识活动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所以说,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用途和积极作用,它表明的是客体在实践活动中按照主体的目的和需要作用于主体,即客体趋向于主体。价值是一种特定关系范畴,而非实体,体现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关系。

其次,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客观性,后者侧重于主体性。真理要求人们的生产与发展按照客体的尺度进行,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符合客观对象发展的内在规律。价值体现的是客体按照人们的内在尺度而趋向主体,即客体属性契合并满足主体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再次,从人的存在的观点看,二者也有不同之处。真理是必然的、已然的存在,但必然存在未必就是真理,只有进入人的认识范围并被人掌握的必然存在才能成为真理,它为人们提供多种可能生活。价值是人的应然的、未然的存在,它为人们指明向往的理想生活和值得追求的前进方向。

(二)真理与价值虽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辩证统一

第一,真理与价值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首先表现为真理与价值互为前提。真理是价值的基础,价值的实现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正确的价值目标的形成以相关的真理为依据。价值是真理的归宿。没有真理的指导,价值就不能顺利的实现;而没有价值的驱动,真理也不会得到坚持和发展。成功的实践本质上就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其次,真理与价值又是相互依存的。真理在价值生活中普遍适用。对于任何价值的认识,人们总要去伪存真,实现“真的”价值的最大化。同样,价值也适用于真理问题。因为,对于每一个真理,人们也要解决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的问题。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离开实践,人们既不能获得真理,也不能创造价值。只有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可见,实践是真理与价值相互转化的桥梁。

第二,真理与价值都以人类实践活动为检验标准。由于真理与价值都是以实践为其统一的基础,所以实践也就具有真理和价值双重标准的根据和意义。因此,实践既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验证价值的标准。

第三,真理与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真理的发现和发展,能促使人们提出新的价值目标,对价值有引导和促进作用;价值的创造,以实现价值为目的不断驱动人们追求和深化对真理的认识,从而促进真理的发展。人们对真理掌握得越深、越广,价值的实现也就越多越好;而价值的实现又会验证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从而促进真理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真理具有价值,价值具有真理性。真理具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够给予人类实践以正确的指导,指引人类尊重和遵循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价值具有真理性,就是在于价值的客体、主体以及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与作用效果,都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价值关系本身就是对客观事实及其关系的真实(正确)的反映,价值关系就是真理而不是谬误。

第五,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就是求真与求善相统一的过程。求真是手段,求善是最终目的。求善指引、规范和驱动求真的过程。因此,对于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来说,求真从一开始就带有“求善”即创造价值的目的。也即“求真”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某种价值观”引导下进行的,没有价值目的的“求真”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非主体性行为,而“求真”的结果则是为主体提供有意义的规律性认识。这是因为,人的活动归根到底是追求、创造并实现价值的活动,对价值的追求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根本内容。

发现真理并不断深化和完善真理的过程,就是朝着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人的生活条件和人本身的价值方向前进的过程,即真理趋向价值的过程。同样,人们对价值的无限追求,也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挖掘并发展真理,从而促使价值走向真理。因而,真理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二、习近平的生态观建立在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基础上

真理的探索是具体的、历史的,价值追求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必然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3]可见,习近平的生态观正是建立在真理与价值统一基础上的。“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观,实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从真理的角度来看,习近平的生态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要义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实践的维度考察人与自然的本质属性,认为人类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而,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可见,坚持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尊重规律、坚持真理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就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

从价值维度上说,习近平的生态观以我国现实生态问题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为背景,建立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基础上的,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第一,习近平的生态观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而对主体的意义与效应。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因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是其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民生福祉的基本条件,这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生态环境是实现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之一,民生得到保障就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价值呈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维护和保障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与生活发展空间,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除了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外,当然也包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习近平的“生态民生论”既遵循了生态规律,符合客观真理,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体现了鲜明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价值目标。习近平的生态观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科学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携手奋进,实现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宗旨。

第二,习近平的生态观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陕北梁家河,青年习近平面对当地群众砍伐树木烧火做饭,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生存窘境,毅然决然地带领当地人民克服各种困难,建立起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带领群众修梯田、打坝地增加粮食产量。在福建,习近平积极推进综合开发资源,推动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协调发展,强调“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7],带领福建人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建设美丽中国的“顶层设计”层面加以统筹规划,从战略全局高度考虑各类要素、各种资源以及人民利益,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向着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40余年工作中深谙生态文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提出的,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8]深刻地揭示了生态与文明、生态与民生、生态与未来的内在关联性,告诫我们只有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会拥有“绿水青山”,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第三,以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为根本方法的价值手段。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为出发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要以加快环境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同时强调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治理与预防相结合,为我国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体现了习近平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创新探索。习近平的生态观着眼于战略全局,始终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与协同发展相结合的价值手段,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习近平的生态观既强调尊重生态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呵护绿水青山,又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深刻体现了真理观与价值观的完美统一。

三、坚持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的生态观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习近平的生态观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也是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观的基本价值指南。

我国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承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贯彻落实习近平的生态观,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着力推动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生态文明格局。坚持以习近平的生态观为指导,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层面到制度体制层面的纵深发展,最终推动实践层面的落地落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始终秉持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环境为根本目标,注重科学性、协调性和人民性的结合,在加大对危害社会环境案件的处理中,不断加强监管和预防,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可见,习近平的生态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基础,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规律出发,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

第二,以破解生态矛盾为切入点,推动构建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政策体系与评价体系。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必须将生态环境作为不可突破的底线,把生态理念、生态目标、绿色目标融入治国理政各个方面。习近平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将“发展”与“生态”有机结合,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中国更好的发展,以全面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习近平的生态文明观的实践路径,真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经济新格局。

第三,习近平生态文明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价值准则。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它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国家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的生态环境资源、工业文明发展水平、制度文化背景、传统思想文化以及其所承受的国际环境压力等不尽相同。习近平的生态文明观为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给出了方案,明确了发展思路。

总之,坚持真理、尊重规律、破解难题是习近平生态观的基本原则。只有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引,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生态要求,沿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可见,习近平的生态观真正实现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主体文明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论碳审计主体
请文明演绎
绿水青山
何谓“主体间性”
漫说文明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