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2019-12-15 13:17王华东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根据地抗日抗战

王华东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是山东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紧紧围绕抗战时代主题,反映山东抗战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多样性特征和独特的齐鲁地域特色。

一、体现爱国抗日的时代主题

抗战时期最大的政治就是“抗日”,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就是因抗战而生,为抗战服务的,直接体现爱国抗日的鲜明主题。全国抗战爆发前,山东大部分地区文化活动基本属于单纯的民间娱乐活动。如传统节日期间举行的秧歌、杂耍、龙灯、评唱等文化活动,大都是娱乐文化的风格,没有多少政治意义,基本体现民间传统文化的性质。而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不再单纯呈现民间娱乐活动形式,而是在“一切为了抗日”时代要求下,服从于时事政治、赋予抗日救国使命的文化、具有鲜明抗战时代特色的文化。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随着日本全面侵略山东而出现,是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根据地开辟时就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抗日斗争的热情。河山话剧社的产生、孩子剧团的组建、《海涛》文学社的建立、《抗战日报》和《大众报》的创办,都是随着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起义应时而生的。剧团演出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都与抗日活动紧密结合。文化工作者面临民族危亡来临、同胞遭受欺凌杀害时,首先是把文化作品化作刀枪,同日本侵略者做斗争;化作战斗号角,唤起民众投身民族抗战事业。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作品创作如何围绕爱国抗日主题,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黎玉于1939年4月在山东鲁迅艺术学校开学典礼讲演中作了阐述:“每个作品里,告诉那些落后分子,不能团结,是决不会取得最后胜利的;还要把敌人的残暴行为,汉奸的卑鄙无耻,阴谋破坏抗日工作,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使广大群众知道不抗日是决不会生存的;其次还要描写的是,发扬中国优秀儿女的壮烈行为;抗战以后,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我们特别描写……要描写这种典型,用文字、歌曲、绘画、戏剧,把它们写出来,唱出来,画出来,表现出来”①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4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7页。。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者高举爱国抗日旗帜,创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文化作品。以戏剧、歌谣为例,有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号召人们抗战的,如沂蒙抗战歌谣《月儿渐渐高》;有批判敌伪反动行径、动员民众团结抗战的,如国防剧团演出的《半升米》《人间地狱》和《骂汪反顽》等话剧②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编印:《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3辑),济南: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1985年,第18页。;有展现战斗风貌、坚定抗战信心的,如说唱作品《爆炸大王于化虎》《大战岱崮山》等,歌曲《神速八路军》和《八路军将士真勇敢》等③王敏:《山东抗战歌曲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58-60页。;有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反映抗战生产生活的,如歌曲《王二上冬学》《郑信开荒》等;有参军支前、民众积极参战的,如小调歌剧《劝郎参军》《归队》等等。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作品众多,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基本内容都是为抗日服务的,都是文化工作者用以团结群众、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文化武器,核心思想始终紧扣爱国抗日主旨。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作品深刻反映出当时山东所面临日本侵略者蹂躏与践踏的事实,体现根据地军民坚决维护民族尊严与国家主权,展现他们对日本侵略者无比仇恨和对汉奸走狗无比鄙视以及对爱国将士无比的崇敬之情。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作品号召广大群众团结起来拯救危亡的民族和国家,真挚饱满的爱国之情融入其中,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念。爱国抗日不仅表现为根据地军民群体的一种行为方式,贯穿了山东抗日的整个过程,还演变为一种苦中作乐的生存方式和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而这种行为方式、生存方式和理想信念也外化成了各种形式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这种文化进一步构建起团结御侮、忠诚爱国的民族情怀。在复杂的抗日斗争环境中,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一直面向抗战部队、面向各界群众,服务于抗日战争事业。它始终以爱国主义为鲜明主题,在抵制侵略文化、宣传党的抗战政策、指导军民抗战等方面,起了很大的战斗作用。

二、蕴含开放包容的和谐精神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不是封闭的、保守的文化,是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和谐精神。山东历史发展进程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文化相互依存的特色,不仅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开放包容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条件,也孕育了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开放包容的和谐精神。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蕴含开放包容的和谐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容纳。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求同存异、有容乃大,不同文化活动样式和谐并存,不同文艺风格流派和衷共进,不同思想政治倾向文化工作者团结合作,是前所未有之容纳。二是吸收。凡能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要有利于根据地文化发展的事物,有利于抗战的文化,都可吸收。三是融合。容纳之下,吸收之后,自然有所融合;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有融乃新,以求根据地文化的不断发展。这种批判吸收以致融合过程就是文化一种不断创新的过程。

从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形成过程来看,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和谐精神可谓其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具有两大来源:其一,齐鲁文化蕴含开放包容的理论品质,对共同反战的各种文化持有较宽松、包容并存的气质和胸怀。在民族危亡时刻,只要是有利于抗战的文化都可以并存共生。齐鲁文化孕育了协作、集体、同舟共济精神,不畏艰巨、坚忍不拔的群体意志。这在反抗日本侵略的特殊际遇下,融入根据地文化中,折射到抗日救亡的战场上,增强了山东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了民族精神。其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开放包容性表现在它吸收一切人类历史上积极优秀的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逐渐本土化的过程中,吸收一切周边优秀文化成果。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壮大,正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渊源。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文化态度上,在共同抗日的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文化选择同其并存的态度。当然,这种并存并不是互不发生关系的,而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取长补短、本土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

从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表现分析。首先,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开放包容的和谐精神,内嵌在文化工作的指导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中。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借鉴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被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吸收融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抗战时期被中共山东党组织进一步吸收和运用。抗战相持阶段后,山东抗日根据地报刊和出版物,经常介绍和转发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者经过学习,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工作开放包容的重要性,逐渐把理论的认识运用到文化创作实践中去。其次,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的开放包容态度体现在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创作过程中研究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作品,并进行广泛的联系和频繁的交流。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者保持开放包容的意识,学习与借鉴有价值的文化创作方法,从中汲取创作技巧,多次发表一些评论文章;不仅同当地民间艺人进行学习交流并开展文艺形式的改进,还冲破敌人军事上的层层围堵和政治上的封锁,自始至终保持着同外界紧密地联系,呈现出了宽广的开放态度。他们深知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他们同外界进行广泛、频繁的交流,走在了文化创作的前沿,使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摆脱了各种束缚、充满活力。第三,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者还演出了不少中外名剧,介绍文化名著、名篇。著名作家郭沫若、茅盾、田汉、曹禺等文艺作品都出现在山东抗日根据地舞台上,如风靡一时的《雷雨》《日出》等话剧。外国的一些经典作品也被介绍进来,甚至反映日本工人反战生活的话剧《东京工人》也搬上舞台演出。山东新华书店等还出版了一批世界文学名著,一部分文艺刊物上介绍、刊登外国名著名篇及评论等。第四,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艺作品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大后方和世界范围去。深受欢迎的抗战歌曲《沂蒙山小调》和《跟着共产党走》(又名《你是灯塔》)等流传全国。中共中央的报刊、各抗日根据地的报刊、甚至大后方的报刊包括公开发行的《新华日报》《抗战文艺》等,经常转载和刊登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者的文章,介绍其文化运动的状况和群众的文化生活。山东抗日根据地报刊,也介绍和刊登大后方及其他各地文化工作者的作品;还曾转载和举办过美术作品巡回展。山东文协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一个分会,经常和其他各地文协交流文化成果及工作经验、向全国总会汇报文艺界抗战的经验及成果,共同形成文化抗战统一战线,发挥着文化抗战的作用。

总之,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这决定了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必须要在一种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机制中才能健康生存。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就是在开放包容下的和谐,在共同抵制侵略文化基础上的和谐。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整体,而是具有兼容并包的宽广视野、开放的胸怀和不断学习进步的体系。以开放包容、抗战到底的精神风貌为特征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吸收和借鉴了齐鲁民俗文化元素,发扬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优秀传统,与齐鲁历史、民风民俗相融合,对内具有共性,对外具有个性,独具齐鲁地域特色。正是这种汲取一切进步思想的文化体系,促成了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走向成熟。

三、映现通俗易懂的鲜明风格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显著的特点是通俗易懂的鲜明风格,既简洁又明快,大众化定位。因其文化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群众是其文化的创造主体、传播主体,也是接受主体。

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众和部队战士,大都出身于贫苦的农民;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绝大部分是文盲,政治思想意识不强。这就要求其文化遵循广大群众的艺术趣味、欣赏习惯等。所以,为了便于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者以当地流传较广的民谣、曲调、快板、说唱等民间文艺形式为基础,进行内容改造加工,提升政治思想层次。

抗日根据地文化“就地区而言,陕甘宁偏重于提高,由于这儿环境安定,人才集中,能设置专门化的文艺机关,创办多种权威的文艺杂志。而晋察冀则偏重在普及,因为环境是战斗的。同时为了宣传动员起见,文艺活动必须能够直接影响群众”①刘增杰、赵明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4页。。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一样,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环境比较差,既没有大后方那样的基础,也没有陕甘宁的优势资源。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者及文化活动骨干,绝大部分是土生土养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所有这一切使得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走上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路子。

山东抗日根据地经常有新文艺曲目问世与演出。从这些新的文艺曲目与评论中,可以清晰地展现出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如何调整定位文化大众化、通俗化的程度。如1940年到1942年初,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经常上演话剧家曹禺的作品,还包括演出一些外国话剧作品,但观众却出现逐渐减少局面。很多报刊针对这种局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是演出水平问题还是观众欣赏水平问题进行了争论。报刊评论中广泛阐发了在抗日根据地如何对待名著的实际问题。经过与广大观众频繁讨论、大量征集相关评论,分析出战士与群众对名著演出不感兴趣的原因,不是剧团演出质量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要适应观众实际欣赏水平和现实需要。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来自于生活,更为贴近百姓,与人民群众的抗战生活息息相关。如不少出身贫苦、文化程度不高的“土诗人”编的歌谣诗篇,山东沂南的孩子诗人苗得雨就是采用地方小调、歌谣、庄户调、顺口溜、口头语、大实话等多种形式创作了很多深受群众喜爱、广为流传的诗歌。以歌谣为例,如用山东民谣《秧歌调》填上抗战生产生活内容的新词,根据“绣灯笼”曲调改编而流行全国的《沂蒙山小调》,根据民间曲调改编填词的《老王上冬学》《生产乐》等,老百姓不仅能耳熟能详,而且能够产生共鸣;根据沂南县辛庄抗日模范于大娘女儿唱的民歌,由姊妹剧团添加新词创作《参加妇救会》歌曲:“大娘、大嫂子、大姐呀,咱们动员起来吧……不识字,没有文化,繁重的劳动不如牛马……”①山东省民政厅:《山东革命烈士诗词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6页。,歌词朗朗上口,朴实无华中表现深刻的道理,沂蒙山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山东抗日根据地歌谣大都是利用群众熟悉的地方小调、快板等曲调,内容改编和填词而成。这些歌谣作品运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间风格和很强的生活气息。歌词多是通俗、质朴的群众语言,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同歌谣风格一样,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中集中产生了一批贴近百姓生活、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诗篇、戏剧、快板、舞蹈和绘画等,内容包括国际国内的重要消息、时事讲话、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和前线抗战的战绩以及抗日文艺作品等;这些作品政治倾向鲜明、题材丰富多样以及风格通俗易懂等内在特点,使普通民众和抗战士兵,特别是不识字的人都能看得明白、听得懂,从中受到教育。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尤其是语言的运用上都努力做到明白易懂,能够让群众易于接受。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通俗易懂的风格特点,更好的达到了革命宣传效果,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出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抗战价值。

四、展示齐鲁独特的地域特色

任何文化在一个地区的产生,都离不开这个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任何先进文化的形成都承载他所特有的地域生长特色。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必然从山东本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且带有明显的山东地域文化标志。山东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孕育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是山东地区文化的根基,源远流长,成为中国和世界最宝贵、最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根植于齐鲁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悠久的齐鲁传统文化正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得以在齐鲁大地上生根发芽,并发展壮大起来的基础。

此外,山东抗日根据地大都处于农村地带;由于敌人的封锁及频繁侵扰,根据地与外界相互交流较少;甚至有些区域地理环境闭塞,处于边远山区或者平原一角;这些农民只听过地方小戏及一些民间曲艺,对新兴的话剧、歌剧、舞蹈等没听过没见过;文艺积极分子大部分出身于本土,没有接触过新的文化形式;文化设施简陋、物资匮乏等。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者需要以当地现有文化资源为基础,采取与实际情况结合的灵活的文化思维方式,顺应本地区群众的欣赏习惯,突出当地文化特色,创作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作品,构建起地方特色的新文化形态。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继承了该地区的传统文化,全面展示山东独特的地域特色。秧歌就是山东农村流行的一种最为普遍最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山东因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三种不同地区风格类型的秧歌。如胶东国防剧团的新秧歌是利用当地“农民群众所熟悉的高跷、秧歌的步法和舞姿”①穆敏:《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呈现独特的胶东特色。山东抗日根据地传唱的大量抗战歌曲,尽管有些是新作,但也受到地方传统民间文化的影响;更多的是根据当地流传的民间小调改换新词或者微调曲调等方式进行改造而成。例如“鲁中南区音乐工作者利用当地秧歌调、小放牛调、锯大缸调及各种五更调等改成新词的歌曲即属此类;另一类是作曲家以当地传统民歌为基调,重新加工创作的歌曲,如妈妈娘好糊涂调、十杯茶调、打花棍调等”②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东专题史稿》(第3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02-503页。。另外,山东曲艺也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山东曲艺包括山东梆子、山东快书以及地方戏泰山皮影戏、莱芜梆子戏、潍坊地区的茂腔等等。这些传统民间戏曲形式易于被群众接受,为群众喜闻乐见,是对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影响深远的地方文化形式。这些民间戏曲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广泛演出,突显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可以说,“真正对乡下人的世界观起到构架作用的应该是戏曲和故事、传说,包括各种舞台戏、地摊戏、说唱艺术及民谣、俚曲、故事、传说、童谣、民谚等”③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页。。全国抗战爆发后,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很快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但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展现山东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山东悠久的齐鲁文化传统是孕育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和文化积淀,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发展也必然呈现齐鲁特色。

综上所述,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是中共领导山东人民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真实写照,秉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表达爱国抗日的时代主题、蕴含开放包容的和谐精神、表现大众化的通俗易晓风格、展示齐鲁独特的地域特色。探讨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基本特征,对于拓展红色革命文化理论内涵和外延、坚定文化自信、进行新时代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根据地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窗台上的妈妈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日英雄万全策
抗日英烈马威龙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