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建设的历程、成就及经验分析

2019-12-15 09:41屈鸿罡
西藏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牧区基层组织西藏

屈鸿罡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各级组织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历程非凡,成就显著。一部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西藏各族人民解放西藏、改革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富强西藏的历史,既是一部党在西藏领导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共建幸福家园,共奔小康生活的创业史、开拓史、建设史、发展史,也是一部党在西藏发展党员、建立组织,治党管党、治藏兴藏,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的历史。回顾和梳理党在西藏创建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历程,对于如何更好地推进和加强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

一、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建立发展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伴随着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而酝酿准备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艰难起步到强基固本的发展历程。党在西藏的基层组织建设历程可以划分为西藏民主改革前、西藏民主改革到自治区成立、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前、上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八大,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六个时期,不同时期的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任务。

(一)从和平解放西藏到西藏民主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建立基层组织政权的酝酿准备时期:党在做好上层统战和影响群众工作的同时,注意做好培养当地民族干部的工作

民主改革前的旧西藏依然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这个黑暗、残酷、落后的旧社会制度里,神权至上,政权庇护神权,神权控制政权,神权与政权融为一体,共同维护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封建领主的统治。这个旧西藏社会里,等级森严,践踏人权,封闭落后,远离现代文明,是封建农奴制在东方的最后堡垒,绝非想象中的“香格里拉”。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由于特定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对于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必须有成熟的条件、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由少数民族自己来解决,其中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员的培养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1950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须谨慎对待。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急躁,急了会出毛病。条件不成熟,不能进行改革。”“改革必须由少数民族自己来解决。没有群众条件,没有人民武装,没有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就不要进行任何带群众性的改革工作。”[1]18为此,中国共产党把和平解放西藏,维护西藏主权完整,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作为进军和经营西藏的主要任务。1951年5月23日签订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中明确规定“对西藏现行政治制度,中央不予变更”,“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2]43—44针对藏传佛教对西藏政治社会和群众思想的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特别注意在解放和经营西藏过程中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十分重视做好西藏上层的工作,努力巩固和扩大反帝爱国统一战线,争取西藏地方自上而下自愿进行改革,耐心等待民主改革条件的成熟。民主改革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十七条协议”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抓紧修筑青藏、川藏公路,尽可能地做实事、办好事,争取上层,影响下层,为全面落实“十七条协议”而努力,为进行民主改革和成立西藏自治区而积极准备、创造条件。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既是党在西藏开展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筹备成立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性问题。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分重视和关心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问题。和平解放初期,西藏有藏族干部200人,是从四川、青海、云南随军进藏的。从和平解放到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前夕,西藏选送到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等民族高校学习的青年有1000余人,6年共培养藏族干部1600多名,绝大多数是农奴或奴隶的子女[3]。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之后,更是把培养民族干部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年内就选送500—700名藏、回族青年到中央民族学院和西南民族学院学习。1956年秋至1957年,西藏工委根据中央“六年不改、适当收缩”的方针,在陕西咸阳组建了西藏公学和西藏团校,将新吸收参加工作的3400多名藏族青年送到两校学习,到1958年,民族干部已达5000多名(其中在西藏公学学习的3000名)[4],为西藏民主改革培养了一批重要的后备力量。

(二)从西藏民主改革到自治区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建立各级人民政权,逐步建立基层党组织时期:党在领导西藏人民平息叛乱和进行民主改革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建党工作

1959年3月,平叛和民族改革的进行,促进了祖国统一的巩固,促进了西藏的民主化和西藏人民的新生。党在西藏普遍建立起人民政权,抓紧培养民族干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为顺利成立西藏自治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按照中央指示,西藏的民主改革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工作,分为开展“三反双减”运动和改革土地所有制两个步骤进行,是一场发动群众、解放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进行民主改革的革命。民主改革彻底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迅速建立起了各级人民政权,使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翻身解放后的广大基层群众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入党的热情和积极性高涨,为党在西藏基层培养干部、发展党员、建立基层组织政权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和推进建党工作健康发展,西藏工委于1959年11月指示在农村中进行建党工作,强调这是西藏地区全党的一项严重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要求本着“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在民主改革运动中结合做好建党的准备工作,并在民主改革完成的基础上,紧接着经过试点,有计划、有办法、有步骤地在农村中发展新党员,建立党的组织[5]160。

为了从一开始就把农牧区党建工作做好做扎实,切实扎正基层党组织的根子,中央和西藏工委十分重视农牧区党员的教育发展工作,特别强调发展党员的步骤和质量。1960年2月,中央组织部对西藏1960年建党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西藏工委组织部计划在1960年一年内,在农业区接收占人口1%的人入党有些过急过高,强调对各方面都好的青年,首先应接收他们参加共青团。在少数民族中,首先接收经过锻炼和培养的民族干部入党,然后再经过他们在社会上吸收党员[5]167。同年9月,中央组织部批复西藏工委,在新的地区接收党员和建立党组织,必须严肃慎重、宁缺勿滥,确实保证把党的组织根子扎正。截至1960年底,西藏建立了区级政权283个、乡级政权1009个。全区基层干部已达4470人(均为翻身农奴),发展党员692人,团员1967人,建立党支部123个、团支部252个[5]182。西藏平息叛乱和民主改革于1961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使西藏的社会制度和政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新华社1961年7月2日报道,西藏翻身农奴在民主改革和生产运动中不断提高阶级觉悟,已有100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西藏各地农村普遍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5]190。到1965年自治区成立前,党在西藏已培养藏族干部16 000多名(其中有1000多人分别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共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064个,农牧区已有8000多名青年加入共青团,并已建立了1000多个共青团基层组织[5]223。西藏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为深刻的一场土地革命和社会变革,是一个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改革的过程。在完成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党在农牧区基层坚持标准,从严要求,有计划、有办法、有步骤地发展党员,确保了发展党员的质量,体现了党组织建设的严肃性。通过民主改革和改革后稳定发展时期的扎实工作,确保了百万翻身农奴行使当家作主人的民主权利,奠定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组织、制度和群众基础,巩固了党在西藏紧紧依靠人民取得政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执掌政权的执政根基。

(三)从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力巩固和发展西藏基层组织政权时期:西藏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

西藏自治区的成立开启了西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标志着西藏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全面贯彻实施。西藏自治区成立后,西藏自治区党委将开展“三大教育”和“四清”运动,将社会主义改造作为工作重点,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文化大革命相结合,在曲折中进行和完成,使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农牧区开展农田草场基本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了干部。社会主义思想在西藏广泛传播,基层群众以朴素的感情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忠心拥戴毛泽东主席,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社会主义思想普及到了西藏的家家户户,形成了全区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基层党建工作乘势深入开展。虽然受文化大革命和极左思潮影响,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也出现了左的偏差,但总的看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为党在西藏执政进一步打牢了组织基础、基层基础和群众基础。1972年,昌都、日喀则、拉萨、那曲先后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分别选举产生了地区第一届委员会。1974年7月1日,《西藏日报》报道,西藏80%的乡、社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全自治区的党员比1965年前增加了118%。其中少数民族党员占83.7%。少数民族的党员干部,在自治区、地区(市)党委中占35%,在县委中占53.4%;县辖区的党委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党员[5]273—274。至1976 年底,全区已有党员54 000名(少数民族党员占63%),全区1964个人民公社,已有99%建立了党支部,全区已有少数民族干部40 000多名,占干部总数的64%[5]295,党的建设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发展。

(四)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前,是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党组织教育整顿、规范建设时期: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在调整中加强,在整顿中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党在西藏的工作也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许多“文革”当中受到迫害的干部得到平反,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出逃境外的十四世达赖集团开始与中央接触。这一时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随着撤社建乡等工作的推进而相应调整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制度建设等也都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同时,受“文革”后政策环境变得宽松,群众宗教热情开始高涨,境外十四世达赖集团抓紧渗透破坏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1982年8月,区党委批转组织部《关于整顿农牧区党的基层组织的意见》,指出:目前农牧区99%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农牧区党员2.9万余人,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少数基层组织问题相当严重。据调查农牧区党支部中好的占25%,比较好的占50%,差的占20%左右[5]378。情况表明有计划地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对农牧区党员的教育,对问题多而严重的基层组织进行整顿是十分必要的。整顿的方针是以思想整顿为主,重在教育提高,一般不作组织处理。通过整顿,提高党员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抵制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侵蚀的能力,纠正不正之风,提高党的战斗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与此同时,基层党建工作在社会新阶层中得到加强,1981年到1983年,西藏各地党组织吸收了1289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入党,占这三年发展党员总数的23.6%[5]415。总体上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西藏实行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是拥护的、欢迎的。1987年,正当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发展经济,积极探索现代化建设之路的时侯,以十四世达赖集团为首的分裂主义分子在拉萨挑起了骚乱。拉萨骚乱也暴露出在推进西藏改革发展,努力改善民生的同时,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需要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做好强基固本的工作。

(五)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八大,是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期:以乡镇党委“六个好”、村党支部“五个好”为目标,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强基固本工程持续深入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拉萨骚乱使西藏的发展稳定受到了严重干扰,也暴露出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的一面。从1989年10月19日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研究西藏工作以来,西藏进入了“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①“一个转折点”指的是1989年底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讨论西藏工作,形成了指导性意见;“两个里程碑”指的是1994年、2001年两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在西藏的工作,一手抓稳定局势,一手抓经济建设,取得最明显的工作成效,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②“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件大事”即发展和稳定;“四个确保”即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落实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机制,实现了西藏的跨越式发展,保持了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从1989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党委在着手开展全区稳定局势综合治理,加强寺庙管理,进行寺庙整顿,解决落实政策遗留问题的同时,也加强了西藏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建设工作。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软、弱、痪、散”状况和个别乡(镇)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世纪90年代,西藏自治区党委按照中央要求,先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新一轮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进入21世纪以后,又在农牧区深入开展“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三级联创”活动,并以深入开展农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等集中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反对分裂、揭批十四世达赖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三个坚持”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持之以恒地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打牢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西藏80%以上的人口在农牧区,80%以上的党组织在基层、在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事关西藏发展进步和长治久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中央第三、四、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都特别强调要加强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在政策措施及项目落实上给予大力支持。这一时期,西藏各级党委通过从上到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常抓不懈地共同努力,使西藏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普遍得到加强,基层组织机构和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工作力量有效充实,硬软件建设不断改善,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明显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这一时期,西藏各级党委注意在农牧区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和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分子中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到2001年9月,全区党员已从1995年的9.2万多名增到11.7万多名,基层党组织从8000多个发展到1万多个[6]。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加强。这一时期,西藏各级党委在认真抓好乡镇建设、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的同时,下决心充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有计划地从党政机关、应届大专以上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中选派干部,包括一定数量的汉族干部到乡镇工作,在充实加强基层力量,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民族、性别等结构。并且,通过有计划地大规模培训基层干部,努力提升基层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西藏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

这一时期,西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取得了显著成绩,又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开展反分裂斗争上反应不够灵敏,工作不够得力,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发展的能力不强,基层组织留不住人和不安心基层工作的现象比较突出等。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的发生,为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课题。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后,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西藏自治区党委在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为反面教材,用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和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国家观念和法制观念,有针对性地教育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旗帜鲜明反分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作风进一步改进,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基层党组织建设强不强,既关切到基层的发展稳定和民生幸福,关切到能否实现西藏社会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更为根本地关切到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问题。从2011年起,西藏自治区党委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每年派出2万多名干部进驻全区所有村(居),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及时在寺管会、重大工程项目、专业协会、非公有制企业等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在驻村工作队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有力加强了党在农牧区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夯实了创新治理体系的组织基础。

(六)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创新发展中全面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化推进创先争优强基惠民工作,实施“万名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扩大了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同时,坚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正“四风”,开展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为推动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截至2017年底,西藏人口总数为337.15万人,其中80%以上是农牧民,2018年全区共有中共党员36.4万名,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0.8%,比全国高出3.82个百分点[7]。长期以来,西藏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党的组织建到农牧区最基层,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党的组织机构已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并着力向新领域覆盖、向新组织覆盖、向新群体覆盖,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形成条块结合、覆盖各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目前,全区有74个县区、695个乡镇(街道)、5466个村(居)、3万多名基层干部、16万名农牧民党员,这是党在农牧区的执政之基[8]。

当前,西藏正处于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西藏正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重要保障,充实基层力量,扩大组织覆盖,壮大党员队伍,建强基层组织,深入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①即:开展“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扩大党在西藏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地位,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二、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的成就

纵观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的恢宏历程,党在旧西藏社会制度极其落后、自然环境条件极其恶劣、社会物质财富极度困乏的情况下,排除万难,艰苦奋斗,解放西藏,经营西藏,进而领导百万农奴推翻万恶的封建农奴制统治,建立起各级人民政权和基层党的组织,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改革开放以来,历经撤社建乡、撤区并乡,以及开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强基惠民驻村工作等,贯彻落实好了党在农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持续加强了西藏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建强了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事业发展的广泛组织

党的西藏基层组织是在黑暗、落后、残酷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是在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叛乱后,在边平叛边改革边建立基层政权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此后随着西藏自治区成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人民公社,党在农牧区的基层组织广泛建立,不断发展,并在平息叛乱、民主改革、对印自卫反击战等重大事件中发动和组织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撤社建乡和撤区并乡工作的完成,西藏基层政权和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乡政府、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成为基层政权的基本形式,并随着基层发展、机构改革和撤地设市等,不断在改革调整中发展,在整顿建设中加强,迈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道路。

(二)造就了拥护党的领导、忠诚为民务实的干部队伍

和平解放初期,西藏仅有干部2200名,其中,汉族干部2000名,少数民族干部200名。这些汉族干部绝大部分是进军西藏的军队干部下到地方工作的。200名少数民族干部,是从四川、青海、云南随军进藏的藏族干部[9]。另外,由于当时西藏上层的反对,和平解放初期,我们党并没有在社会上发展党员,吸收干部,而是注重通过办好事实事做影响群众的工作。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1955年以后,西藏工委选送了一大批农牧民子女和社会青年到内地民族院校学习,这些学员日后在西藏民主改革和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藏的基层干部是在民主改革后逐步大量培养发展起来的。由于西藏本地干部培养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在和平解放以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进藏干部成为党的西藏工作开展的主体力量。自1980年以后,西藏的汉族干部逐年减少,少数民族干部不断增加。到1993年末,干部总数达到60 365人,其中汉族干部17 923人,占干部总数的29.7%,少数民族干部42 442人,占干部总数的70.3%。截至2014年,西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人数达10万余人,占全区干部队伍总量的70%以上。这一数字,比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时的7608名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干部总数增长13倍[10]。西藏全区以藏族为主体的干部队伍的形成,是党在西藏长期努力培养的结果,奠定了党在西藏长期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根基。

(三)做好了保障基层民生、实现发展进步的坚实工作

西藏自然地理环境特殊,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制度上从封建农奴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辉煌成就,并且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51年的1.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01亿元,年均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9万元。民主改革前,西藏农牧民基本没有收入。1978年西藏农牧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75元,198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元[11]。到2017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 330元[1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民主改革后,党的基层组织在农牧区基层普遍建立起来,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和民生保障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基层落后面貌得到持续改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藏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中央的特殊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同时也离不开西藏各族人民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辛勤工作。

(四)打牢了反对分裂破坏、维护和谐稳定的群众基础

西藏反分裂斗争的根基在基层,根本在于做好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基层基础工作,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全面叛乱,百万农奴在看了8年、比了8年、等了8年后,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在党的领导下迅速砸碎了套在自己身上的封建农奴制枷锁,推翻了反动上层和三大领主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的基层政权,翻身解放做了主人。民主改革至今,党在西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壮大基层组织,实现民主自治,创造幸福生活,不断巩固和发展了人民政权,夯实了党在西藏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民主改革60年来,无论时势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迁,无论十四世达赖集团如何变换手法进行干扰影响和渗透破坏活动,西藏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经受住了各种风险和考验,打赢了一场场反分裂斗争,有力地维护了稳定,构建了和谐。迈进新时代后,西藏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论述,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回信精神,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坚定不移加快发展,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定不移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旗帜鲜明地与以十四世达赖为首的分裂主义集团作斗争,切实促进社会长治久安,进一步夯实了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

(五)汇聚了共建小康社会、圆梦中华复兴的强大力量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始终是党的西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西藏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平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和基层基础。迈进新的时代,尽管西藏仍属于高海拔的欠发达地区,属于全国唯一的集中连片重点脱贫地区,但在中央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经过民主改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足发展,西藏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切实改善,西藏人民的精神面貌彻底改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当前,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特殊关怀下,西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与全国人民一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西藏广大基层群众思稳定、盼富裕、求发展、建和谐,梦想着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对党的领导和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三、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分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和平解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党和人民的共同抉择。回顾党在西藏酝酿、准备、建立和持续性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是在中央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建立起来的,是西藏各级党委立足基层实际,长期艰苦努力的成就,是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结果,既有全国的统一性,又具西藏的特殊性,其建设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民立场上,以党的性质和宗旨衡量和推进西藏党建工作,从一开始就扎正了基层党组织的根子

与国民党政府及清以前的封建王朝利用西藏上层和宗教势力治理西藏、统治西藏人民根本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在西藏的工作自始至终是站在中华民族和西藏人民的立场上,一切都为西藏着想,为西藏人民着想,为更好地经营西藏、发展西藏、稳固边疆和造福群众着想。这也与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竭力维护三大领主利益,极力反对改革,妄图永远保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制度的目的截然不同,形成鲜明对比。正因为如此,无论中国共产党怎样做出牺牲和努力,以及做出怎样的让步,都阻止不了西藏上层反动势力的反对和破坏,都不能阻挡他们在美帝国主义等的怂恿下进行分裂叛乱和谋求独立的企图。也正因为党在西藏的工作一开始就注意以实际行动影响和争取群众,从一开始就注意在藏族群众中培养民族干部,注意把农奴的子女送出去学习,注意在民主改革中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注意积极慎重地发展农牧民党员,所以,从一开始就扎正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子,迈出了党在西藏带领人民取得政权,进行为人民长期执政的坚实步伐。

(二)坚持把革命和改革的任务与西藏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政策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由于西藏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的特殊性,党在西藏的工作采取了慎重稳进的方针,一切工作都不能急躁,条件不成熟,不能进行改革。就连办拉萨小学这样的好事,西藏上层不同意就不办。具体到党建工作上,由于条件不成熟,党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明确不在社会上发展党员,民主改革中则提出民主改革结束前不发展农村党员。正如毛泽东1959年5月10日在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议院代表团谈话时所说,“有人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长久不解决西藏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党过去很少与藏族接触,我们有意地把西藏的社会改革推迟。过去我们和十四世达赖喇嘛达成的口头协议是,在一九六二年以后再对西藏进行民主改革。过早了条件不成熟,这也和西藏的农奴制有关。西藏劳动群众占百分之九十五,剥削者占百分之五,也就是说有六万人是剥削者。我们要分化他们,争取一部分。现在条件成熟了,不要等到一九六二年了。这就要谢谢尼赫鲁和西藏叛乱分子。”[1]209正因为党在西藏问题上的策略性和灵活性,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从一开始就起步扎实,没有盲目冒进,既服从于西藏工作大局,又使党在西藏的基层组织建立在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组织工作成熟的基础之上。

(三)坚持把培养当地民族干部作为党在西藏工作的紧迫任务,以藏族干部的培养促进基层组织政权的建立,使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在扎实的干部工作基础之上

和平解放以前,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工作几乎是空白,更谈不上培养当地民族干部,因而进军经营西藏之初,藏族干部的培养是党在西藏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但由于和平解放之初西藏存在着噶厦、堪厅和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三个并立的政权组织的特殊情况,党在西藏的一切工作都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对待培养当地藏族干部也很是审慎。1952年中央对西藏工委培养民族干部五年计划作出指示,“鉴于西藏地区目前的种种不利条件,暂时不宜制定五年计划,而只制订一九五三年计划为宜,并且要在实行中因必要而加以修改的精神准备。”并提出“在西藏地区,目前将以僧俗知识分子和在人民中有影响的中上层人物为主”,“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如昌都、日喀则地区可以办理短期的政治训练班或学校,吸收当地在职人员带职学习”等具体意见[2]92—93。对于培养藏族本地干部和党员的重要性,毛泽东在与达赖、班禅的谈话和与西藏工作人员及藏族人士等的谈话中都反复提及。1955年毛泽东在同十四世达赖谈话时说:“在西藏工作的汉族干部是去帮忙的,不是代替的。实行区域自治是真正的自治,主要是依靠西藏自己的干部。”[1]1181956年毛泽东在同藏族人士的谈话中说:“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要搞建设,便要有自己民族的干部,自己的科学家。”[1]1431956 年7 月 22 日,毛泽东在听取甘孜、凉山两个自治州改革和平乱问题汇报时的谈话中强调,“发展党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定要好好地发展。要注意培养少数民族的党员干部。”[1]1491956年由于西藏地方反动势力的阻挠及不法分子的袭击破坏,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六年不改”方针后,在给西藏工委的指示中提出“从现在开始到进行改革这个期间,必须抓紧上层统一战线、培养藏族干部、发展党员和团员、扶助群众生产……以便为改革做好准备条件。”[2]184从和平解放到民主改革,党对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重视和加强,为后来的平拔改革、建立基层组织政权和成立自治区提供了干部准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坚持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重视发展党员的质量,坚持不懈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

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之下,宗教氛围浓厚,生产力极为低下,社会凋敝,民不聊生,群众基本上都是文盲,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建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做耐心深入的工作。党在西藏基层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始终坚持积极慎重的方针,着重从政治上、思想上建党,着重抓好有阶级觉悟的先进分子的入党工作,着重从团工作做起,努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着重培养锻炼和首先接收优秀民族干部入党,然后再经过他们在社会上吸收党员。始终坚持党建工作的组织性、纪律性、规范性、严肃性,努力从一开始就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五)坚持与时俱进加强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在西藏执政的根本工程抓紧打牢,为西藏长足发展、长治久安打下基础

民主改革6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并与时俱进地做好基层基础工作,针对不同时期党在西藏的任务来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尽管长期面临着十四世达赖集团的渗透破坏和影响,甚至经受过上世纪80年代末拉萨骚乱和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等的冲击和考验,党在西藏的基层组织始终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建设,不断强基固本,发挥作用,有效巩固了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实践证明,党的西藏基层组织是党在西藏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直接桥梁和纽带,是把党的政策最终落到实处的先锋组织,是站在第一线维护稳定、构建和谐,带领群众与达赖分裂主义集团针锋相对作斗争的战斗堡垒。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社会如何变迁,党在西藏的基层组织建设都要植根群众,脚踏实地,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农牧区基层组织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科协基层组织优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西藏农牧区的茶叶消费:一种身心生态的微观视角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对民族地区“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以合作市农牧区中小学为例
神奇瑰丽的西藏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