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做人
———我的读书故事

2019-12-15 05:36陈金玺
陶山 2019年1期
关键词:读书工作

◎陈金玺

书是知识的载体,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有益的书籍是读书人的良师益友,它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全面提高人们的素质,使读书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读书于己于公,均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我今年已八十五岁,一生有多种爱好,但最大的爱好是读书、看报。直到现在,虽然我的双目因患白内障和眼角底出血,视力左眼仅为0.4,右眼仅为0.01,仍旧戴着老花镜或放大镜每天都要读书、看报,一天不读书看报,就觉得心里很空虚。

一说读书,说来话长。时间宝贵,就长话短说吧。我六岁入私塾,首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再读《孟子》《诗经》、唐诗等,为以后读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1941年,家父因参加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遭日寇枪杀。房屋被敌人烧毁了十二间。家庭开始破落。也正值私塾停办。我不愿意读用汉奸课文的学校,便一边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一边阅读《金鞭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及歌颂杨家将、岳家军的唱本。使我懂得了不少的道理。我恨透了卖国求荣的卖国贼和日本鬼子狗汉奸。我崇拜爱国的杨门女将和岳飞父子。

1949年3月,我,一个十六岁的中学生,报考了华北军政大学。在军大学习了几个月后,被调到刚组建的军委军械学校学习兵器学等知识。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南京部队某国防军械库工作。工作之余,我又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图书室的文艺书籍。记得1952年,《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首次发行,我是第一批买到的新书。从1952年开始《毛泽东选集》1-4卷成了我多年常读不辍的书籍。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我利用工余时间还坚持读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铁道游击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赵树理的作品等。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几十年过去了,至今,我仍在坚持拿着放大镜读书不止。因为图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啊。我离不开它们。我分“读书与修身”“读书与工作”“读书与写作”几个方面来回顾一下我的读书故事。

一、读书与修身

书籍如海洋,我读过的书只是沧海一粟而已。但是通过读书,首先使我初步懂得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在几十年的读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毛选》中的《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以及我军兵工战线上的英雄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我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以书中英模为榜样,严于律己、以身示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我教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升学考试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我这一生从部队到地方已近七十年了。我的修身观和教育观或者说是 “座右铭”有以下几条:

1.在家敬老爱幼,为国忠于职守。

2.学无止境,学则知不足,贵在持之以恒。

3.做人应自重,不可以自负,人生在世,应洁身自爱。

4.挫折可使人清醒,困难可让人坚强。

5.对上级应尊重,但不可阿谀奉承。

6.与人相处,应以诚相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我的教育观是:

1.中小学教师,是人才雏形的塑造者,责任重大。

2.师生关系既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服务关系。

3.教育学生,既言传又身教,则事半功倍。

4.改革是完善事物的途径,教育亦如此。也应该坚持改革。

几十年来,我以此为做人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公民。党叫干啥就干啥,尽职尽责。我于1993年离休后,二十多年来,我按时参加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学习等活动,从不无故缺席,受到表扬。我的一生,为人处事得到了各级领导、战友们、同事们、学生们、学生家长们以及亲友们的肯定。我是抱着感恩的态度,做人、做事的,一生未曾懈怠过。

二、读书与写作

坚持读书,有益于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做一个全心全意为国、为民服务的人。所以读书是人们努力做好工作的动力和思想基础。

从1950年7月到1955年中秋,我在南京部队工作期间,是我一生中工作最忙、人身安全隐患最大的时期,也是我读书最多的时期。阅读《毛选》和其他书籍大都在夜晚,读起书来,如饥似渴。我当时的职务是技术员兼统计员,那几年正值全军向文化大进军,我兼任了文化教员,给战友们上文化课。由于我在华北军政大学学习过军事,我还兼任军事课教员,给战友们上军事课。我是团支部宣传委员,所以我还给全体团员上团课。因为我是技术员,自然还要给战友们上技术课。工作再忙再累,有毛主席树立的光辉形象白求恩、张思德、北山愚公鼓舞着我。尤其是这几年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前线部队正急需大量的炮弹。当时我军还没有多少自己制造的武器弹药,库存弹药大多是解放战争时期从敌人手中接收过来的。弹药供给前线以前,需要鉴定质量。1951年冬季我奉命到山东某地国防仓库参加各类炮弹的质量鉴定工作。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胆大心细,一丝不苟地工作。我和从各地抽调来的战友们不怕天寒地冻,不怕危险,在冰冷的库房里细心操作,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受到军委军械部带队同志的表扬。1952年春天,我们单位进行销毁废危炮弹的工作。先由我在军械学校的同学负责主持这项工作,由于操作中失误,雷管爆炸他被当场炸死,老红军徐副库长被炸瞎了一只眼,另一位保管员被炸成重伤。事后,库首长安排我主持继续这项工作。这一年我才19岁。这时,《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身上有多处伤疤的吴运铎的光辉形象浮现在我的面前,英雄们不怕苦、不怕死的忘我精神激励着我。使我和战友们顺利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我在南京工作了5年,先后被评为优秀青年团员,立过一次四等功。195?年华东军区炮兵司令部、政治部首长又向我颁发三等功奖状,以资鼓励。

1978年春季,馆陶县文教局把我从学校调到县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和“双推”(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工作。从1978年到1993年,我读的书更多地是教育学、中国通史、心理学、语音学、并编写了多篇供全县中小学教师学习的资料。当时交通条件差,我和同事们骑着脚踏车跑遍了全县各处学校。有时给教师们上辅导课。听课、评课,天黑好久才回到县城。虽然辛苦,但想起白求恩、雷锋、吴运铎等众多英模人物,吃点苦还算得了什么?在这几年中,县、地市、省、国家语委领导机关先后十四次向我颁发荣誉证书鼓励我。我还连任三届县政协委员,并被评为优秀委员。我还担任了县政协《文史资料》的编辑。

三、读书与写作

关于读书与写作的关系,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认为这句话不无道理。一个人书读得多了,知识丰富了,见识的语言文字也丰富了。加上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这样,自己写起文章来,也就有话可说了。俗话说“头三脚难踢”,我认为再踢第四脚就有经验了,接着踢下去就能熟中生巧了。我说这话是强调读书的重要,不读书何谈写作。

我学习写作,是从先读书,再把书上的故事改写成剧本开始的,因为改写难度比较小。1992年,我阅读了一本名叫《古代妙龄女子传奇》的故事书,其中有一篇叫《碧血鸯剑》的故事,我觉得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很好。因为我一生喜欢看古装戏,所以,我就试着把故事改编成八场戏剧。写好后,与我看过的同类戏,两相比较,我的自我感觉还可以。剧情梗概是:本剧记述的是我国古代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颂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鞭挞了贪生怕死、文过饰非、虚伪自私的丑陋行为。全书共分八场,第一场:泪撒闺房;第二场:喜读急报;第三场:盘夫劝夫;第四场:挺身护夫;第五场:责夫劝夫;第六场:含冤受辱;第七场:闺房护子;第八场:血染鸯剑。主要人物有杨玉香(少妇人,聪颖贤惠、嫉恶如仇),黄忠虎(告老将军,正直、刚烈、卫国良将),黄天豹(少将军,贪生怕死、文过饰非,将门不肖子孙),黄母(老妇人,心胸狭窄、虚伪自私)。剧本写完后,我请了几位老同志阅读,他们的评价还不错。通过学写这个剧本,我自己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

我的因病过世的老伴,生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她几十年如一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了全社会的赞佩和党、政、群各级领导机关的褒奖27次。其中省级领导机关授予的奖项9次。她是省“三八”红旗手、省小学模范班主任、省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省幼教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园丁、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她还连续几次当选馆陶县人大代表及其常委会委员。我的写作过程、也是阅读我老伴这本“书”的过程。每到内心激动时,我一边写,一边老泪纵横,常常泣不成声,难以自制。经过努力,终于写成了《悠悠师生情》这篇作品。

近年来我又先后从省会石家庄邮购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及15辑《人物文摘合订本》等,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

2012年,为了怀念党和人民军队的培养之恩、启蒙老师的教导之恩和众多的各级领导人、战友们、同事们的关照之情,我出资五千元印刷了三百册包括文学习作篇、论文习作篇、往事漫忆录选编在内的《心声集》一书。分别赠予了与我在县老干局一块儿学习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我老伴的部分学生以及全县各中小学,供他们阅读。

我虽然是一个年过八十的老人了,但欣逢盛世、倍感幸运,我要坚持继续读书阅报。多年来馆陶县教育局给我订有《老人世界》《邯郸日报》。我自己订了《书刊报》《燕赵老年报》和《中国电视报》,做到常读书报,享受阳光给予的温暖。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支柱,但愿我们中华民族,不分男女老少,都来发奋读书吧!

书中有喜悦,书中有亲情;

书中有动力,书中有典型!

以书为师友,终生乐无穷。

全民齐读书,社会民风正。

猜你喜欢
读书工作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不工作,爽飞了?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