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回到自己眷恋的故乡——韶山时,正值春节之际,他利用家乡走亲访友串门的习惯,广泛深入群众,进行思想动员。根据当时农民的认识水平,他常常打一些诸如“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折不断”生动形象而又浅显的比喻,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号召他们团结起来,同土豪劣绅和帝国主义作斗争。在此基础上,他又因地制宜办起了数所农民夜校,既教农民识字学文化,又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后又建立秘密农民协会,开展了平粜阻禁和夺取教育权等一系列有效的斗争。
6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农会骨干庞叔侃、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和共产党员毛福轩相继来到上屋场毛泽东住的阁楼上,如豆的油灯辉映着他们激动的脸。面对鲜红的党旗,几条精壮的汉子庄严地举起了右手,一字一句地跟着毛泽东念完入党誓言。随后,毛泽东郑重宣布:隶属中共湘区委员会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成立,党支部的秘密代号为“庞德甫”。从安源煤矿奉命回乡协助毛泽东开展农民运动的毛福轩担任了第一任书记。
党支部成立后,韶山的农民运动迅速高涨,更加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农协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一呼百应”的可喜局面,很快成为湖南农民运动的中心地带之一。
8月28日,毛泽东离开韶山赴广州领导全国农民运动。他在故乡播下的革命火种此时也越烧越旺:11月成立湘潭县特别区农民协会;12月成立湘潭县第一区(银田)农民协会。韶山特别支部在斗争中迅速发展壮大,相继建立了7个分支部,有党员110多人,12月成立中共韶山总支委员会,次年初又改为中共湘潭韶山特别区委会并成立了中共湘潭县第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