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丽娜
葛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人如其姓,性格比较“葛”。就单拿吃这件事儿说吧,不是本地特色的口味,一般对不了他胃口、入不了他“法眼”。
Nina是上海人,随爱人远赴加拿大生活工作。海漂的生活让乡愁一天浓似一天,她对家乡味的定义是上海的小笼包和火锅。还在上海工作时,吃一顿离公司不远的小肥羊火锅是一起熬夜的同事最畅快的时刻。
王梓萱(化名)是一名工作于北京的媒体人,也是人们常说的“北漂”,为了留在北京她工作得比谁都勤奋,一采访外跑一整天,回到单位继续赶稿。一顿美味是她压力的释放剂。
三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不约而同地喜欢着同一个美味——“小肥羊”火锅。
当年小肥羊刚进军北京,正巧葛先生家门口就有一家。他经常隔着窗玻璃看到对面的小肥羊门前排着长队,心里犯嘀咕:“至于吗,不会是托儿吧?”一次,有个老同事慕名跑来吃小肥羊,知道他就住在对面,把他也拉了出来。这一尝鲜,令葛先生赞叹不已。“最让我觉得颠覆的是,吃火锅还可以不用蘸小料!汤滋补、肉鲜嫩,肉片涮完捞出来直接吃就成,够味儿!”从此,他便成了小肥羊的拥趸。
“我在加拿大租房时,看到屋子对面有‘小肥羊,特别亲切,这成了我选择现在屋子的加分项。”Nina说。
“虽然刚工作时工资不高,但我却频繁光顾‘小肥羊。若是当天正好被领导表扬过,我就当是犒劳自己;若是刚挨了骂,我就更要猛吃了,那一锅汤一盘肉就是对我的饥肠和伤悲最好的抚慰。”单位和住处之间临街的那家“小肥羊”是王梓萱的“灵魂补给站”,用她自己的话说,还离得老远就闻得到小肥羊汤底那特有的浓香味道。
·5000年历史,800年传承
中国人对羊肉的喜爱是由来已久的。羊肉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本草纲目》中记載:“(羊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老学庵笔记》记载,“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吃羊肉有着加官进爵之意。《食疗本草》记载,羊肉:温,主风眩瘦病,小儿惊痫,丈夫五劳七伤,脏气虚寒。
中国对羊肉有记载的典籍更是不计其数,《食医心鉴》《饮膳正要》《药性论》《孟诜》《日华子本草》《千金方》《备急方》《小品方》《中国药膳学》《四部医典》《传世养生本草》《中国补品》等医药典籍对羊肉均有记载。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羊肉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是食疗进补的绝佳食品。
而羊肉遇上火锅却是一个偶然与必然。相传,当年元世祖统帅大军南下远征,连打七日后人困马乏。搜遍山野捕捉到四头肥羊,忽必烈大喜,急令部下杀羊烧火。正当此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厨师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入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一鼓作气大胜敌军。后来,忽必烈就将这道菜钦定为“涮羊肉”。
·书写火锅传奇,20年“一锅汤”和“一盘肉”历久弥新
餐饮行业的颜值竞争不仅来自色彩和摆盘的花俏,更需要拥有对于食材的专业。
20年前,“小肥羊”将这道草原美味发扬光大。从中国内蒙古包头市乌兰道22号开始,以“不蘸料的火锅”横空出世,打破了“清汤加蘸料”的火锅铁律,开启了火锅的全新风潮。
而这涮羊肉不蘸料更好吃的秘密,都汇聚在这一盘肉,一锅汤。20年来,小肥羊秉承“天然”、“健康”、“珍贵”的理念,用“一锅汤”和“一盘肉”,坚持品质,传播传奇。
小肥羊引入“药食同源”的原理,严选来自五湖四海的调味料——广西玉林的八角茴香、河北冀州的天鹰椒、云南文山的草果、陕西韩城的花椒、宁夏中宁的枸杞、云南罗平的干姜、广东湛江的高良姜、甘肃民勤的小茴香,再加上印度尼西亚的丁香……各有效用,各具滋味。小肥羊保留了调味料的天然颜值和纯正味道,成就了这一锅香气浓郁、营养丰富、回味悠长的汤底。
小肥羊的这盘肉精选蒙羊之冠——乌珠穆沁羊,终日放牧于北纬45度优质天然牧场——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这里牧草丰美,水质纯净,30亩草场一只羊独享。小肥羊优选平均6月龄羔羊,将它冻在“最好的时光”,先进的排酸工艺,全程-18度冷链直送使得羊肉鲜嫩不膻,绵密细嫩。
2019年小肥羊打通南北纬草原的羊源,不仅有来自内蒙古草原的羊肉,还提供新西兰草原的优质羊肉。新西兰拥有优质的自然环境,地形多山,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非常适合草场终年生长;天然的海洋屏障使其抵御外来疫病入侵。小肥羊指定新西兰南岛牧场罗姆尼(Romney)绵羊,其终日奔跑在新西兰的南岛牧场。天生的优越环境也让羊肉口感更有弹性,羊味更浓。
2019年冬季,小肥羊将推出南北羊肉大拼盘,让你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内蒙古和新西兰大草原的天然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