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 浩
不同于哲学家无穷的追问,艺术家更倾向于再现、表达:有的善于如实再现真实物象,有的喜欢抽离要素进行组合再造,有的能将复杂问题进行简单的符号化及形式化阐述。而我倾向于耐心地去讲述一个事理,希望通过自己慢条斯理的诉说去阐述问题,让观者在解读作品精神与情感的过程中唤起共识,进而感染观众共同思考答案。
我这几年的艺术实践,主要有以建筑元素为题材进行创作的通天塔系列作品,以及早期使用木质材料创作的山水题材作品。传统的中国城市是存在于一套完整的景观诗学系统中的,这套系统就是山水,它蕴含了宇宙学、社会伦理学和人文诗学三重意义,是中国“自然之道”的直观体现,而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个体系已完全崩溃。两百年来中国一心追求“现代”,在物质环境方面将“自己的理想世界”系统地转化为“他人的理想世界”,这一肤浅、粗糙而夸张的转变让平和的传统生活瓦解,悠久的田园梦想幻灭。
丁浩 城逝 63×93×97cm 2015年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建筑是一种对自然形态的生长模拟,从土地上生长出来又能融于山川树木而不突兀,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而西方建筑在自身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追求高高在上的个人英雄主义,努力与上帝接近。在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建筑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当今中国从南到北千城一面,成为西方城市的翻版。
本着对传统古建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并且结合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状,我运用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将古典建筑元素与当代建筑构成方式进行组合重构,在与逻辑构造和物理承重的对抗中,塑造了一个个东西方建筑文化矛盾存在的综合体。
作品《通天塔》探讨如何在坍塌的中国城市文化中重构国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将传统带入当代进行碰撞,以新的视觉审视传统建筑,用开放的心态重新诠释它,使传统的血液融入当代建筑语境中并自然生长。
作品《城逝》塑造了一座拔地而起,盘旋升腾却趋于消散的古建筑群,表达了对当下传统建筑文化消逝现象的反思与忧虑。当代的城市建筑,传统割裂、文化清空、丧失了直接与自然对话的能力,也丧失了在自然与文化,感性与理性之间沟通的能力。
面对中国建筑传统全面崩溃的现实,中国正在失去自己关于生活价值的自主判断。所以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对于新建筑的探索,更应关注的是对曾经充满了自然山水诗意的栖居之所的重建;越过当代建筑的抽象概念,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寻找一种与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是当下我们应有的态度。
作品《广寒阙》取材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月亮门,并将此元素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主题进行创作,塑造了一件形似月宫的作品。中国古典园林自身是戏剧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表演的场所。外面是大都会的喧嚣和市声,里面却是愈发复杂,精致甚至抽象起来的壶中天地,将日常生活变成了没有固定剧本的演出,并模糊了看客和演员的界限;在如此的园林中,道具随手可拾,布景转头皆是,这种演出并不试图复制布莱希特的“第四堵墙”,而是激发出一种四处弥漫、无处不在的戏剧感,这其中既有温暖的世情,也有冷峭的幽默。
丁浩 通天塔 300×50×50cm 2015年
园林真正刺激人们的不完全是视觉结果,而是在于园林所体现出来的精巧动作,将一个活生生的山水自然浓缩放置于一个方寸空间之中时,使之任然是一条活鱼而不是咸鱼,依托的是造园的智巧与精明。这出别样的戏剧牵动起艺术家和世界更全面沟通的欲望,以“中国古典园林”为对象和素材的艺术品,正是融合了这样情感,园林富有戏剧的空间,它们向内求取,退入了现实的“门内”。结果,它们不再有一个静态呆板的形象,而是随着创作主体一起消融于无形之中,内心天地和外部世界彼此交汇。
如此的月亮门不再有刻意的空间结构,统治中心的标志物,或是透视进深中可辨识的“灭点”,相反,它们是“偶发”性的空间,生灭于互相衬映的景观之间,绝非单一的视角可以穷尽,一切都是整体环境的产物。中国古典园林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们不仅是现实的一部分,也同时是它的艺术表达。它们首先在个人经验中浮现,然后演变为对集体参与和社会议题的思考。艺术家在公共尺度讲述一个属于此时此地的园林故事,让观者互动参与其中,艺术家和观众讲述的却是不同的故事,从而塑造了不同的世界。
中国人自古便崇尚自然,人类依自然而生长,追求天人合一。作品《潇湘蒙蒙》塑造了一座建造于江中小岛上的亭台楼阁,意在表现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了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眷恋之情,使自然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就开始了造园活动。天然的山水园林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春秋战国时逐渐向人工转变,出现很多大型园林,追求天人相通的感觉。而其中的建筑是一个有机的载体,承载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一贯保持谦卑的姿态,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喜张扬,不一味地追求高大,而是沿着地面无限延伸,混合在周围的自然环境之中,作品《潇湘蒙蒙》所倡导的便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当你置身其中,你可以呼吸到自然的气息,和自然、历史对话。
丁浩 广寒阙
丁浩 通天塔
丁浩 潇湘蒙蒙 144×44×24cm 2013年
丁浩 山有木兮木有枝 2016年
作品《蚀》表达的是传统文化中道与器的关系。老庄哲学认为:朴素的东西具有最大的力量,朴素的东西就是自然。人要和真实的自然、真实的生活发生关系,就离不开和工具、工艺方法打交道。“物以载道”工具是载道之器,它不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关系,当身边万物和语言词汇都彻底取之于外的时候,那么整个人的精神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人和人、人和自然相处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人与传统工具的关系的断裂是现代问题的根源。所以,自然的木材经过传统营造技艺的塑造而成为建筑反映的是一种朴素的中国哲学思想。
作品《蚀》完全采用手工制作,建筑都是采用一种打散的状态,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简拙、凝练而厚重的感觉,粗糙的墙面、农耕的表皮、随意搭建的板门反而更能打动人心。朴素的东西最容易跟自然融合,而且容易维护,越旧越好看,传统建筑就是越古越老越好看。而追求传统的回归也就是向“自然形态”的世界转移,即自然的山川形态影响着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是一种面对自然的,关于图式与验证的叙事。或者说,与文学不同,这是关于营造活动本身的叙事。
中国山水哲学讲究山川树木相依相存,万物来于自然又归于自然。我将修剪树木所得的枝条顺势拼接组合于墙面上,构成一副副山水白描。山水由树木组合而成,树木的枝条又衍生成山体的脉络。山中有树木,树木有枝丫,借用古诗《越人歌》,取其名为《山有木兮木有枝》。
作品表现的是树木与山水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恰似传统与当代的血脉相呈。当代文化脱离了传统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在世界上立足,而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就必须成为一种精神的DNA融入当代的血液之中。
这件作品从表现技巧来看,运用天然的树枝将纷繁复杂的自然景物加以概括、提炼和集中,组成一片高低错落的山峰,如同在汲取养分的树根,宛如流淌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脉搏,在黑暗中熠熠生辉,指引我们走出迷雾。在创作构思方面力求“万趣融其神思”,将自然慢慢演化成山水,用主观思想感情对待自然景物,以达到比自然更真实、更完美、更集中的体验,超越绘画层面的各种技巧和概念,去追寻人和自然之间的某种精神。
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放到当代艺术中,引起观众的反思,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做的尝试。它不是一个创作方法,也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已经实践了几年的方向和思想,无论具体形态还是抽象形态都对传统与自然有很多关注。山水和建筑只不过是对自然的延伸,其中精神性的东西是当今城市所缺少的,我们传统灵魂性的东西要去激活它,传承它。我之所以提倡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因为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先进的,这种思想和精神不是属于过去的,而是对当下有所指导和启发的。但这并不是要复古,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将这种传统的思想理念转变成一种精神传递给当代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