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天衡
林尔,1963年生于苏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建设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西泠印社美术馆顾问、南京印社副社长、东吴印社社长。出版有《林尔篆刻选》《林尔篆刻作品选》《当代印风·林尔》等。
林尔的篆刻,如“澄莹沁幽”“步德堂”“行有恒”等印,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了秦玺汉印及明清流派印风的某些信息,可见他早年学习篆刻过程中扎实的基础训练。然而,林尔篆刻给人的最深印象,是他的“甲骨文印”。近十多年来,他对于甲骨文入印,花了很大的工夫,由最初的两三字印到现今的七八字印,由最初的生涩到现今的日趋成熟,可谓渐入佳境。
林尔的“甲骨文印”,首先是建立在对甲骨文的掌握和运用之上的,他的甲骨文书法为其“甲骨文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甲骨文入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甲骨文通行的时代,玺印尚未“流行”,无法提供现成的印式以供借鉴,这就必须解决好如何将甲骨文“印化”的问题。甲骨文入印更大的难点在于,至今释读出来的甲骨文仅有一千五百多字,除去今天已不常用的字外,可供选择的范围就更少了,用甲骨文组成七八字的印章,或者一副对联,甚至一首诗词,不是件容易的事。甲骨文中没有的字,杜撰肯定是行不通的,常用的方法有二:一是通过文字的通假,这需要具备较深的文字学功底,如对初字的认识,如六书中会意、形声和假借的运用,等等;一是对时代同时、相近的商周金文的借鉴,因为商周金文与甲骨文的结字、结体方法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对于商周金文的借鉴,要解决好如何“契化”即甲骨文化的问题,不能生搬硬凑。在林尔的甲骨文书法和“甲骨文印”中,“契化”和印化的问题处理得都是比较好的。更为难得的是,他对于篆刻艺术孜孜不倦、一如既往地知难行难的追求着。
近代的简琴斋、杨仲子,是甲骨文入印的先行者。比较而言,简琴斋在刀、笔的发挥上淋漓洒脱,更具古意。林尔的甲骨文书法和篆刻,站在前人肩膀和历史制高点之上,通过对传统的消化,通过自己对于艺术和学术的修炼,可谓不让前贤,并始终保持着清雅简洁的格调,引起印坛的关注和好评。■
林尔艺术活动组照
林尔 身心风月五言联 106×18cm×2 纸本 2017年释文:身心两自在;风月一从容。时在丁酉之春,林尔于吴中憬楼。钤印:近涧楼(白)大耳林尔(朱)幽鸟相逐(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