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为中外企业输入了哪些红利

2019-12-14 01:07川江
中国商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博会企业

文/川江

11 月10 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圆满落下帷幕。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此次博览会有126 个外国政府参会团,7000 多位境外采购商,91 万进场人次,累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11.3 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这一场科技产品国际盛会能给中外企业输送哪些红利?

成为法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机遇窗口

今年,法国成为进博会的主宾国之一,法国企业参展数量、签约面积都较首届有所提升,进博会已经成为法国了解中国以及中法合作的重要窗口。

中国驻法国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高元元日前表示,法国企业的参展数量、签约面积都较首届有所提升。

全球领先的奢侈品集团路威酩轩集团亮相第二届进博会新设的品质生活馆。路威酩轩集团董事安托万·阿尔诺表示,新设品质生活馆意味着路威酩轩对中国经济长期活力充满信心以及渴望与中方合作的意愿,也体现出集团对中国市场和进博会的高度重视。

乐斯福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托万·博勒时表示,中国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市场,具有十足的活力和竞争力。“我很看重进博会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今年,我们再次参加进博会,展区面积翻倍,比去年有更佳的表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法国农业食品委员会主席埃里克·格兰德介绍:“今年法国有七家乳制品企业和一家果蔬企业参加进博会。对我们来说,进博会是面向中国乃至世界市场的一个巨大窗口”。

格兰德说:“我们期待向中国消费者展示更加优质和多样化的产品,例如法国的奶酪多达1200 种,这是我们参展并进入中国市场的优势所在。”他还强调,进博会为法国企业提供了一次与中国当地政府、相关行业、研究机构等近距离接触和交流的最佳机会。

法国国家乳制品行业协会主席蒂埃里·罗克弗伊也表示:“近年来,美欧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而中国市场则极具潜力。我们积极推动法国乳制品企业参加进博会,旨在让中国消费者和法国企业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法国汽车行业以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没有错过借进博会开拓中国市场的机会。法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会长克洛德·卡姆表示,汽车领域的新技术方兴未艾,参加进博会正当其时,这是法国企业了解中国市场和行业新科技发展的重要机会。

为约旦企业对接中国市场开启便捷通道

“进博会为约旦企业对接中国市场开启了便捷通道。我们期待约旦特色商品能够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车’,也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到约旦投资。”约旦投资署秘书长法里东·哈图卡说。

法里东·哈图卡还表示,中国是约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进博会进一步深化了两国间的经贸合作。“我们迫切希望更多中国人能了解约旦。”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展在上海市国家会展中心延展

安曼工业协会副主席穆萨·萨基特表示,今年是该协会首次参加进博会,参展的十多家约旦知名企业展示了死海泥护肤品、橄榄油、特色食品、化肥等。他说:“进博会是中国推动自由贸易、促进贸易平衡的一项重大举措。”

约旦投资署主席哈立德·瓦扎尼也表示,约旦希望通过进博会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激发市场活力。今后,约旦投资署将不断简化投资流程,为中国企业开拓阿拉伯国家市场提供便捷通道。

让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一大批来自美国的企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实惠”。通用电气(以下简称“GE”)与中国华能将在河南濮阳新建的715兆瓦风电场项目中加强合作;辉瑞公司的肺癌创新药获批仅6 天后,其新型抗生素Zavicefta 又火速在华获批;AECOM 公司将与中青旅一起挖掘中国的旅游资源……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在本届进博会上,美国企业的参展面积居各国参展企业之首。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对于全球移动产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开放与合作。实际上,高通与中国产业界紧密合作推动5G 商用正体现了这一点。高通公司希望通过进博会的平台,向中国更多客户、合作伙伴和大众展示高通在智能互联时代的美好愿景、强劲创新和不可或缺的价值以及高通与整个中国移动生态系统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以美资企业为代表的外资企业近年来对中国市场青睐有加。汇丰银行发布的《海外企业看中国》调查报告显示,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全球34 个市场的近1800 家企业依然对在中国的业务充满了信心。

根据这一报告,在目前已与中国开展贸易或者计划未来3 到5 年与中国开始贸易的企业中,75%的企业预计明年的业务会增多;83%的企业预计未来5 年的业务会增长。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众多私营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它们发现了一个巨大市场。”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沃托洛夫斯基·根里霍维奇注意到了进博会上的这个有趣现象,“过去20 年,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趋势已成定局,企业的嗅觉最敏锐,它们需要中国市场。”

让日本企业看到中国市场前景

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日本那智不二越集团带来了多种工业机器人产品。不二越(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国杰表示,他们看好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周国杰说:“在高新技术领域,不管是政府政策还是营商环境,都令人感受到了很好的氛围。因此,除了传统工业领域外,公司计划进军医疗、餐饮甚至教育等行业的应用市场,希望利用进博会的平台将更多的产品呈现给中国,展示给世界。”

步入“夕阳”的日本纺织业,近年来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日本国内的袜子进口从1988 年8.8%快速增至去年的83.8%。在此形势下,日本袜子厂商纷纷拓展海外市场,希望能够打开产品销路。三笠株式会社是一家以生产袜子为主的日本企业,近年来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同样在开拓新市场方面承受着极大压力。去年的首届进博会,三笠并未参展,当时正在中国出差的甘利社长专门前往会展中心想参观一下,但因未事先做好入场注册而只能“望展兴叹”。为了能打开中国市场,利用好进博会的平台,三笠公司今年6 月即与中国的一家大企业达成代理协议,委托该企业在进博会上展示陈列自家的产品。

日本藤光株式会社的负责人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有超过百年历史,属于鱼类加工食品行业。这位负责人说:“我们从家庭作坊起步,后来规模不断扩张,目前已在日本全国设有多家工厂,此前对中国市场也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渠道。通过本次进博会,才真正接触到中国市场,同中国消费者及合作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日本藤光株式会社的这位负责人还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是首次参加进博会,目标是寻找100 家中国合作伙伴,他对于这个目标的最终达成“很有信心”。

第二届进博会国家展延展吸引众多参观者

“进博会实实在在地为日本中小企业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在第二届进博会上的食品馆区域,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栗道明表示,世界上很难再有如此大规模、面向外国企业、以进口为主题的展会了。

据了解,今年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共组织158家日本企业集体参展,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成为意大利企业寻找潜在客户的窗口

在企业商业展装备展区,意大利莱奥纳多直升机非常吸引眼球。该公司在中国境内指定经销商——中美洲际直升机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助理张荣元表示,目前公司非常看好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中国有非常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很好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大部制改革和相关政策相继实施,国家应急管理部宣告成立,直接加速了中国国内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援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了民用直升机的市场需求。”他说。

数控程序仿真功能[7],针对一些非宏普通程序,不需要检查碰撞等复杂工况的条件下,能够很好地对数控车加工程序进行仿真验证,相对一些大型仿真软件,能够避免过于复杂的后置设置[8],并且在自动比较分析时可以在任意方向进行余量分析。兼容Fanuc和Siemens仿真系统,运用灵活,通用性强。

因首届进博会结缘,今年6 月,莱奥纳多公司与上海正阳投资集团合作,在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建立了中意直升机生产基地,基地总投资128 亿元。

意大利依维柯中国区总经理汤姆·克劳奇说:“进博会展示了中国对于开放市场、促进国际交流的友好意愿,致力于引导经济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汤姆·克劳奇看来,通过进博会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不失为“一剂良方”。他说:“意大利是一个出口大国,但我认为我们在中国能做得更好,相比于日本和俄罗斯,我们目前在中国的发展不够理想,所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泰中两国打造“6+365 天”平台

中国泰国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庄派吉表示,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为世界各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相信随着进博会的进一步壮大,泰中两国基于“6+365天”平台的合作会不断取得新的 突破。

庄派吉还透露,中国泰国商会正积极推动中泰合作项目落地。“一带一路”倡议将使泰国和中国在商贸及文化上更加接近,从而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一旦中国人民与泰国人民有了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就会有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本届进博会上,中国泰国商会与宁波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在泰国馆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这就是在互惠共赢基础上共同促进中泰贸易的实际举措。

为中国企业注入提档升级活力

创蓝副总裁邹杨表示,进博会的举办不仅是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践行,也帮助中国企业进一步接轨与打开国际市场,为中国企业能够接触更多国际先进的技术、产品、理念等创造了良好机遇。这是国家的一个重大决策,也是国内企业的重要发展机会,是企业的福音。他说:“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进博会给了中国企业和全球企业一个相互连接、相互交流的平台,是非常有深度的。”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表示,进博会把多个国家的企业和多国产品引入我国,会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当一家企业发现与同行企业有差距时,就会学习模仿,因此,进博会能够促使我国企业发现并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推动我国企业不断改造升级,对整个行业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马云说:“进博会囊括了各个领域的新产品,无异于一场科技产品盛宴,各国企业都展出了自己的‘看家产品’,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马云希望中国企业能抓住进博会的机遇,将自己的企业融入进博会的发展大潮中,更上一层楼,为国际市场奉献出中国的优质产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表示,进博会在给我国消费者带来很多好处的同时,也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竞争压力,推动我国企业向前发展。

首先是竞争。企业的发展跟竞争密切相关,竞争的环境会促使中国企业加速创新步伐,进博会对中国企业是一种鞭策。

中国改革开放40 多年间,很多时候都是借助国外的品牌力量,合资企业非常多。我们需要进博会这样的平台,需要这种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压力,这种环境能够使品牌发展起来。要知道,伟大的企业都是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诞生出来的。中国现在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当口,上海的很多企业甚至已经创建了带有自己特色的产业链,抓住进博会这样的交流机会可以给企业更多的启示。

从中国企业角度看,面临着国际先进品牌的竞争增大,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会加快,企业竞争力也能得到提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好了铺垫。

其次,中国企业可以向外国企业学习好的经验。比如,国际上的产品在售后服务方面可以给我国企业带来启示:很多企业正从“卖产品”转型到“卖服务”,如IBM 公司原来是卖硬件的,而现在IBM 的服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其总收入的50%。中国企业将来应该也是这个方向。国外企业把产品卖到中国市场,相应的服务会随之跟上,售后服务的产业链也会建立。

陈方若认为,我国的企业也可以向国外企业展示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趋势。

“总体来说,进博会对于企业来讲是互相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对于市民来讲也是一次科普的机会,让大家觉得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弄潮儿。”陈方若总结。

猜你喜欢
博会企业
企业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数博会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