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玲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社会治理是我国在进入到改革开放之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完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这4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对社会的治理工作也在逐渐地完善,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以甘肃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途径的案例分析,结合历史经验的发展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经验贡献,旨在加强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甘肃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但是人均GDP和城市化建设水平较低,是我国较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在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当地政府的治理观念落后,社会治理相关职能与资源整合不足,很容易出现偏差导致问题出现[1]。其次是由于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社会治理中协同作用发挥不充分,各个社会部门不能够在一起合作,影响了社会的成熟度发展。此外,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渠道单一传统;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暴露无遗。为解决这些法制建设问题,甘肃省在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综治工作前提下,积极转变观念,加快社会治理职能与资源整合,而且还有效地完善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设立“市民热线”、“公民电话”等来积极鼓励公民献计献策[2]。此外,还借助运用大数据推进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化,积极完善社区建设、信访维权等方面的治理建设。
1.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对于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居住社区这一生活功能性最强的社区来说,其次对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乡社区也需要进行治理工作的落实,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要在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来实现治理中心走向基层、走向群众的趋势,才能够使得各个层级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被完善,新兴社区的治理体系被良好地构建起来。
2.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想要使得人民群众和党员之间的建设都能够走上正轨,就一定要健全平稳的社会心理基础,以此来加强体制机制的建设,从而有效地夯实了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3]。为了使得这一目的被平稳地实现,就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理论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够使得参与社会建设的各个层级的社会成员的人格是健全的,面对事情在处理的方式方法上是正确的,而且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标准,才能够从意识上和心理上提高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水平。
所谓的机制,是实现事件功能全面化的主要方式,这一点在实际的社会治理过程中,是极其有助于社会功能化的实现。与此同时,还必须要注重对社会治理相关机制的改革创新,这时候就要将现代化和功能化的社会建设过程统一起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联动推进、协调配合。这一过程的实现是需要党组织内部各个阶层人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只有在社会法制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坚守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原则,才能够将党组织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凝结在一起,慢慢地形成有效管用、成本合理的新型社会治理机制。在科学的治理机制建立成功之后,国家和政府还可以通过以下政治性、公共性和扶持性的政策实施,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来将现阶段已经拥有的社会资源按照具体的需求进行合理地分配[4]。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党支部先后组织召开了支部党员会议、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等,旨在明确“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各个党支部先后组织召开了支部党员会议、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的真谛和内涵,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则是加强了对三建一体工作的落实。第一点是针对党建工作来说,必须要重视基层党组织阵地的建设,积极打造支部党员,进行党性锻炼、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的和谐氛围形成,才能够传播“正能量”,使得整个单位的党建活动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5]。第二点是针对班建工作来说,必须要通过教练式的管理打造知识型党支部,从理论指导的意义上增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才能够让党员在体验中学会学习,激发和增强员工的体验感、获得感、增强培训的效果,最终实现全面加深基层管理工作人员全面发展能力的目标。第三点是要重视对党内文化的建设,以七步“组合拳”文化管理党员工作的建设,加强组织内的党员之间的合作交流,而且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有效促进了党支部凝聚力的形成。
为了健全各个单位中每一个员工能够对党内理论进行积极的学习,以促进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从而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那么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学习动力激发制度,目的是为了促进党内人士能够有效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只有有效的奖惩机制能够尽可能地提升每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塑造出一种勤奋学习的良好形象,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示范作用。其次就是要给予学习理论知识的人员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发展目标,旨在形成一种积极学习的良好风尚。另外就是要对相应的党员干部施加一定的外部压力,将学习情况、工作情况进行量化,形成有效的学习考核机制,将压力转换成为动力,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这将帮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团结工作在实际的工作落实过程中能够具备一个完整和宏观意义上的指导思想。最后,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其对于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完善,其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加强党组织对于党员思想理论的学习,通过思想提升的手法来完善党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发展路线,使得各项工作能够井井有条的进行,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起码的工作效率[6]。
首先需要企业和单位注重对自身思想根源的挖掘,需要党内人士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多在实践中参与工作,不断提升管理层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明确发展思路,来改善单位曾经衰败的景象,其中着重对于一些较为繁杂的法制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还能够形成单位自身政治思想稳固、法制观念的牢靠,使得从事相关的从业人员尽心尽力、监督调控人员有效发挥作用等促进企业和单位的进步和发展,保证各个环节的联系紧密,交流平台公平,以此推进单位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与建设的完善对于我国社会功能的实现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过程中,注重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等进行充分考虑,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为最终的目标和基础,才能够保证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保持可持续性的进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