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圆圆
“这个红色好看一点,把原来的蓝色换一下,今天下午争取完工,这一个单就结束了”,阳春三月,地处中哈边境一线的十师一八五团青年大学生魏康龙和姚权,在他们创办的醉西北文化传媒公司里正忙着为一家单位赶制广告宣传牌,从春节到现在他们一直没有休息,因为这是他们2019年接到的第一个业务,新年新气象所以他俩很珍惜。
魏康龙说目前他们公司分为大的两块,一块就是经营文化传媒,里面包括:广告、广告宣传与设计、图文印刷等;另一方块就着重发展旅游产品、手工艺品。
魏康龙1992年出生在甘肃省庆阳地区一个贫困小山村里,书画之乡的陇原大地孕育了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人,由于家乡的熏陶魏康龙从小就对画画有着极深的感情。
由于魏康龙喜欢绘画,从上小学到高中一直没放弃他的这门爱好,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为了学好绘画,他平时就把家里给的生活费会留出来一部分,买一些书法绘画的书本和工具,没有专业老师辅导,他就照着参考资料自学,父亲怕他耽误学习把绘画的资料扔了来阻止他,但他还是坚持着。
2011年魏康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甘肃省陇东学院美术系,上大学以后,除了学习美术课程以外,他还跟着当地民间艺人学习泥塑、剪纸、刺绣等其它的手工艺品。
“其实大学四年,在我们的母校我学会了很多,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不光教会我绘画的技能,还教我怎样去做人,我觉得大学就像一个小的社会,怎么样与人为善,怎么样与人去交流、相处,这是我学到的最大的学问,我们庆阳那边的人,生活也特别艰苦,但是我们那边的人特别能吃苦、踏实。”魏康龙自豪地说。
魏康龙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冬季里要给团里中青年妇女组织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手工艺品的制作,2014年大学毕业后,魏康龙通过选派来到一八五团工作,自来到一八五团后,边境一线独特的风景吸引住了他,他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天地。
在各方面的支持下,魏康龙结合团场围绕旅游主导产业联动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所学专业优势,成立了团场第一个手工专业合作社——“醉西北手工合作社”,积极动员团场未就业的中青年妇女、离退休人员30余人学习剪纸、根雕、麦秆画、刺绣等手工艺品。
做的时间长了,魏康龙在社会各界也认识一些喜欢手工艺品的朋友,他就想着大家联合起来做这个,于是2016年2月9日成立了一八五团醉西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魏康龙介绍说,在他们做了一年的情况下,就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为人少,没有相应的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想把合作社注册成公司,把有能力的人纳入进来和他们一起来做这个事情,他就找团领导了,把想法汇报给了领导,领导觉得特别好,给予了他们20万元的创业基金的支持。
2017年,一八五团白沙湖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来团场旅游的游客也逐渐增多,魏康龙制作的工艺品销量持续上升,今冬他就召集合作社的社员们抓紧赶制手工艺品,白沙湖景区的创建成功也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游客多了职工的收入也就多了。
如今魏康龙的公司围绕团场旅游业开发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文化艺术品、农副产品包装设计、农家乐改造、装饰等,使公司实现了多元化经营,并走上了正规运营道路,并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来。
“通过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我们对国家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我们充满了信心,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公司将从多元化向专业化发展,依托我们团的旅游资源,着重发展品牌的旅游产品,加快我们艺术基地的建设,公司后面想吸纳更多的精尖人才,细化专业化,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团队,将每个项目优化,结合景区与互联网加。”魏康龙自豪地说。
赏边境风光、品兵团菜肴、受红色教育。近年来,十师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推出充满创意的文化旅游产品,弘扬和传承兵团文化,同时,带动一大批职工群众创业就业。目前,十师的旅游从业人员达3200余人。2012年以来,十师北屯市共接待游客24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