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广电谱新篇

2019-12-13 07:22廖望劭
声屏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有线广电电视节目

廖望劭

今年国庆七十年大阅兵直播报道注定会在我国广播电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了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最复杂的直播系统,采用“天鹰座”索道摄像机、无人机、5G、4K/8K、VR等新传播手段,创下了多个历史第一,与七十年前新中国成立大典“实况转播”设备的简陋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因机器功率小,为保证效果工作人员将九个喇叭焊接在一块金属板上制成简易扩音器。从简易扩音器到如今的融合传播,生动展示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七十年的巨变。

七十年岁月峥嵘,七十年广电蝶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电业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过不懈艰苦奋斗和共和国一起迈进新时代,构建了一个覆盖广泛、实力雄厚的现代传播体系,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新闻宣传事业的主力军、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七十年来,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始终坚定引领社会舆论,忠实记录社会时代变化,生动讲述传播中国故事。跟随着共和国成长的步伐,广播电视事业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共和国发展史上一抹亮色。

广播电视机构数量倍增,广电从业人员队伍壮大。新中国成立时, 全国只有广播电台49个(不含台湾), 1978年全国仅有125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而在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647个,全国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近2.7万家。新中国建立之初, 全国从事广播工作的人员只有1800人,而截至2018年底,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共97.90万人。

广播电视节目制播能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广播电视业仅有单一的广播媒体,如今却发展成广播、电视以及网络视听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现代传播格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电网络视听媒体蓬勃发展,广播电视播出能力日益增强,节目播出时间大幅增加,2018年全国共播出公共广播节目1526.7万小时、公共电视节目1925.0万小时。

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体系逐渐完备。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广电传输技术经历了从弱到强,从有线、无线到卫星传输,到网络化、数字化、交互化的时代。我国已经建成了涵盖无线、有线、卫星、IPTV 等多种传输覆盖方式,无线有线互补、星网结合、天地交融,多层次多格局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2018年,全国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用户1.54亿户,互联网电视(OTT)用户4.20亿户,网络视听付费用户规模达3.47亿人。

广播电视产业收入大幅增加。從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广播电视依靠财政拨款和间接的政府补贴,改革开放后实行“事业性质、企业运营”。七十年来,广播电视产业创收收入从无到有,从以广告收入、有线网络收入为支柱的传统产业向以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新媒体业务收入和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收入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新兴产业转型, 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实际创收收入5639.61亿元。

辉煌壮丽七十年,广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科技发展为动力,锐意改革创新。进入新时代,广播电视已经站在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必将持续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时代风采,拥有更高更强更辉煌的未来!

猜你喜欢
有线广电电视节目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分析
东方有线点播排行榜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