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
摘要 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分析了2008—2018年扬州大学农业科学的学科发展现状,并通过与国内八所ESI前1‰高校的对比对其学科竞争力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近些年扬州大学农业科学学科发展态势良好,整体科研水平稳步提升,论文产出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与ESI前1‰高校的科研产出规模、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国内合作等都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应调整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增加科研产出,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以提高学术影响力,关注国际研究前沿和热点以提升创新力。
关键词 扬州大学;农业科学;ESI;学科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S-05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2-0241-05
Abstract Based on ESI and InCites databases,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or Yangzhou Univers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8 to 2018. Moreover,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veness wa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with eight ESI top 1‰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Yangzhou University developed well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teadily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nd the great increasing of papers quantity. However, there was still a big gap between Yangzhou University and these ESI top 1‰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the papers quantity, academic influence and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ooperation. To counter the problems above, Yangzhou University should adjust its financial inpu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to increase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carry out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ooperation to improve academic influence,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ternational research frontiers and hot spots to enhance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Yangzhou University;Agricultural sciences;ESI;Discipline competitiveness
隨着我国 “双一流” 建设战略规划与实施办法的提出[1],学科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2]。扬州大学农学学科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学等农学相关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优势学科,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础[3]。但是与国内其他高水平大学相比,扬州大学在国内外知名农学学科评价榜中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内高校学科发展突飞猛进[2],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亟需进一步深入剖析扬州大学农学学科的优势和不足,依靠自身特色应对冲击,凝聚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
ESI 学科排名因其数据权威、针对性强、领域齐全、国际可比等特点[4],已成为衡量各个高校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1, 5]。国际上主要大学排行榜和知名大学都陆续采用 ESI 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学科实力并指引学科发展[2, 6]。近年来,ESI 指标也受到我国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7],成为分析高校科学研究绩效、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工具[8]。通常都将学科进入 ESI 世界前1‰或1%排行榜作为反映高校学科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9-10],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
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3, 9],笔者根据文献计量学指标统计结果系统分析了2008—2018年扬州大学农业科学的学科现状和发展态势,并与国内ESI农业科学全球前1‰高校的学科水平进行多维度对比,旨在为学校规划学科发展战略提供情报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3, 9],更新时间为2019年3月,统计时间涵盖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共11年数据,文献类型为Article 和Review。InCites集合了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七大索引数据库,拥有多元化的指标和丰富的可视化效果,包含全球各个国家、机构和学科的论文统计结果。新一代InCites平台中融合了ESI学科分类体系,并与ES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数据相互连接。
1.2 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全面评价各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笔者选取多个文献计量学指标来进行研究[6-7],主要包括论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学科规范化的影响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以下简称CNCI)、高被引论文和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等指标。其中CNCI是评价科研机构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可以忽略文献发表的时间、学科范畴以及文献的种类等限制,真正做到无偏差,CNCI大于1表明论文的被引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小于1则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 扬州大学ESI农业科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2.1 科研产出及影响力
科研产出规模和引文影响力对学科整体实力都有重要贡献,其中论文数可用于衡量机构的总体科研产出,反映机构的学科生产力[7]。2008—2018年扬州大学ESI农业科学论文数呈现出稳步增加的趋势(图1a),年增长率达到23.1%,其中2018年增幅最高,环比增长率达到了34.7%,说明近些年农业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扬州大学农业科学论文被引频次并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图1b),均值为525次,这可能是由于被引频次具有很强的时间依赖性,发表时间较长的论文一般被引频次较高,因此随着扬州大学农业科学论文数量的大幅增加,被引频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综上可知,扬州大学农业科学科研实力在稳步上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高影响力的论文数量目前仍然相对较少,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偏低。
根据世界一流学科的可量化评价标准,国际上普遍认为进入ESI前1%的学科属世界领先学科[1, 10]。扬州大学农业科学于2012年11月份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而2013年以后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图1a)和CNCI(图1b)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反映出扬州大学农业科学的竞争力与ESI排名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另外,大多数年份CNCI都在1.10以上,2018年甚至達到了1.52,说明扬州大学农业科学论文被引表现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2 论文合作情况
科学研究的合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对科技进步具有明显推动作用[2, 7]。科研合作有助于优势互补、促进思想的碰撞和科研成果的诞生[8-9]。合作论文是科研合作的重要载体,按照ESI统计原则,一篇论文的所有作者均具有同等 ESI 贡献度,因此合作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2]。分析机构科研合作开展情况,有利于引导机构选取高效的合作研究。根据InCites数据库的检索结果,2008—2018年扬州大学ESI农业科学收录论文661篇,总被引频次为5 774;其中合作论文389篇,占比为59%,总被引频次4 137,占比达到72%,说明合作论文在扬州大学农业科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提高学术影响力至关重要。
图2a进一步给出了2008—2018年扬州大学农业科学合作论文和独立论文的逐年变化,二者都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图2a)。其中,2008年合作论文仅有13篇,2018年达到88篇,增加近6倍。2008年合作论文约占总论文数的76.5%,但之后随着独立论文数量的增加,占比有所减少。从各年篇均引用频次来看,合作论文明显要高于独立论文,表明合作论文在整体上比独立论文有更高的学术影响力。图2b将合作论文分为国际和国内(包括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合作论文,虽然国内合作论文比例较高,但是国内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明显偏低,例如2010年国际合作论文篇均被引42.3次,而国内合作论文只有4.4次。发表时间相同的论文,被引频次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论文具有更高的创新性[5],上述结果进一步反映出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对推进学科发展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学科水平,不仅要强化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开展联合研究实现联合发展,还要大力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既有利于实现科研方面的学术交流,也有利于学科国际声誉的提升,为国际人才引进奠定基础,实现良性循环[2]。
2.3 对标分析
我国大学作为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组织,难以直接复制、模仿欧美先发内生型传统大学的发展模式[8, 10]。研究国内高水平大学农业科学的学科特征和发展现状,有利于全面认识扬州大学农业科学自身的特色和缺点,以制定相应的学科建设发展措施[10]。ESI数据库2019年3月更新结果显示,国内共有8所高校入围ESI农业科学全球前1‰,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均为“双一流”入选高校。该研究选择上述高校作为标杆,对标分析扬州大学农业科学的学科竞争力。
表1列出了9所大学农业科学ESI排名和科研产出情况,结果显示扬州大学大部分指标都相对偏低,特别是论文数量(661)和篇均被引(8.74)都大幅落后于其他学校。其中,中国农业大学论文数量最高,达到4 790篇,篇均被引为11.88次;华南理工大学虽然论文数量仅有1 601篇,但是篇均被引达到15.18次,并且高被引论文占比达到3.69%,均为9所学校最高。
期刊水平一般能代表科研成果水平,因此该研究还对各高校发表论文的期刊进行了分析[7]。为了揭示一种期刊在同类期刊中的影响,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根据影响因子采用Q1-Q4 的方式将期刊按照档次由高到低排列[3, 12]。JCR期刊无论评价指标还是学术质量都具有较高水平,在各学科领域均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显示度[11]。根据9所高校ESI农业科学收录论文的期刊JCR分区情况(表2),扬州大学虽然在Q1和Q2期刊发表论文占总论文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是篇均被引次数均最少,说明扬州大学高水平科研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表现欠佳,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表3列出了各个高校国际合作论文在总论文中所占的比例,扬州大学占比最低,仅为21.48%。国际合作论文被引频次占总频次的比例为29.29%,篇均被引11.9次,也相对较低;此外,合作国家和合作机构的数量也明显偏低,都进一步说明扬州大学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偏少,这也是扬州大学科研产出规模和引文影响力均偏低的重要原因。学校今后还需要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合作论文的积极性,向国际化科研目标努力,进一步与其他机构合作,实现科研上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学科竞争力。
由图3可知,虽然扬州大学农业科学论文CNCI高于1.0,但是在9所高校中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华南理工大学。另一方面,所有学校国际合作论文CNCI都要高于合作论文,并且大部分学校合作论文CNCI要高于总论文。对于扬州大学来说,国际合作论文CNCI与大部分高校非常接近,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影响力,但是总论文和合作论文CNCI相对偏低,说明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是扬州大学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点,学科建设既要坚持立足于学校发展全局,更要放眼于国内和国际一流水平,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推进开门办学和开放办学科。在鼓励论文数量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工作,才能有效增强学科的国际影响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