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40
在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为终极目标,不断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使之实现现代化目标,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旨,也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需要全体人民都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沿着党的十九大为农村改革指明的方向,不断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在以往的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中,农业是影响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农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相比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传统农业生产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先进的科学农耕技术和现代化工业生产手段,能够有效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使得农村农业产业体系朝着健全的方向发展,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农村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当前国家和政府都格外重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乡村振兴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能否脱贫致富奔小康显得尤为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调一致,因此,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为早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将脱贫攻坚有效结合起来,稳扎稳打地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农村居民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更好地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贡献。
(三)乡村振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夙愿。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物质文化水平也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国家和政府部门对农村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呼应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夙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其在各方面都得到质的提升,使农村实现村容整洁、生态宜居的目标,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乡村振兴是农村追赶超越的根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农产品生产工作的推进,扎实农业生产效率,是实现农村追赶超越的根本。乡村振兴,事关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我国城乡发展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不协调现象,城乡发展矛盾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能切实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
从我国目前的乡村振兴情况来看,乡村振兴战略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农村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升级,我国各地农村在乡村振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部分农村居民脱贫。但其中还存在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农业和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够,各地农业体系参差不齐,再加上乡村振兴的主体缺位,地方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农村缺乏支柱产业,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乡村的发展和振兴。乡村振兴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借鉴良好的经验,才能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一)培育扶持主体。实施乡村振兴离不开专业人才,尤其是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现代农业要吸纳更多人才,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工作,吸引农业人才返乡创业,地方政府还要出台相应政策引进人才,不断改善乡村创业环境以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还可以采取“市民下乡、能人回乡”的措施,一步步壮大乡村振兴的实施队伍,让更多技术人才和知名企业投入到返乡创业浪潮中,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二)发挥客体效能。利用好农村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合理利用农村资源,能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福利。很多农村资源闲置、荒废问题比较严重,合理利用资源,使得资源转变为资金,对农村居民的土地资产进行评估,让农村居民以股东的形式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发展中,这样能使农村闲置资源价值重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真正改善农村居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品质。
(三)供给高品质农产品推进产业改革。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品质农产品的供给,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优化农业供给结构,通过提供高品质绿色农产品来推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地貌极其丰富的国家,农村地域及气候条件独特,生态多样,农产品种类繁多,现代农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在农业供给结构改革上下功夫。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研究,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完善农村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传统农业和特色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应该以发展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引进乡村旅游,实现传统农业和特色产业的有效融合,凭借农村的资源优势,建设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体验馆,向游客们展示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这样能在游客大饱眼福的同时,激发其购物欲,为农村优势农特产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产值。还可以将农业发展和生态观光旅游有机结合,着力打造集乡村风情、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体验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政府部门应该对壮大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通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乡村振兴。
(二)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接轨,必须贯彻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的实施,政府要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作用,定期举办农业产业培训班,对农业生产进行扶持,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根据当地特色,让农村居民重视特色农产品的栽培、种植和采摘,再由当地农产品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收购,为农村贫困户增产创收,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农村居民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成为推动农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提升的中坚力量。
(三)优化和革新产业脱贫模式。各地政府要推行切实可行的产业脱贫机制,将农村贫困户和农村产业链牢牢镶嵌在一起,开展产业脱贫项目,启动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种养扶贫项目、旅游扶贫项目和电商扶贫项目,整合农村资源,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教给农村居民育苗技术和种养技术,让农村居民生产出高品质、绿色无污染的农副产品,利用更多的渠道销售农副产品,拓宽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从根本上实现农户增收,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政府要将农业作为乡村振兴过程中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农村产业模式的改革,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新时期,农村振兴面临着挑战,也遇到了新的机遇,孕育着新的希望。在党的十九大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积极探索和培育扶持农村发展主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创建魅力乡村、文明乡村,为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献计献策,尽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