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群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北京 100038
传统的水利管理方式形式单一,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及时,不能快速和有效地解决问题,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进程。改革后,水利工程可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将信息和高科技相结合,创新水利管理方式,构建多个平台,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全面管理,实时了解水利工程的进展。要提高水利管理水平,提供有效的水利工程信息,高效率完成水利信息化技术改革[1]。
开展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工程建设中的各类信息进行采集、传送、处理、分析、归档,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时效性,有利于各单位负责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环节做出调整与规划。例如,某个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了信息化建设,就能够及时将水利工程的现场情况、工程进度、气象水文、外部环境、存在问题等数据输入到系统中,并实现各个部门对工程情况的同步了解,便于各个部门就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交流。此外,还能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工程数据统计效率,提高工作汇报质量,能够将水利工程现场的情况以视频及文字的形式进行传输,便于上级领导掌握工程现场,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高效化发展。
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信息资源具有大量的需求,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水资源的旱涝状况、污染状况以及水文条件等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与整理,从而进行防范工作。就当前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来看,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管理系统尚不成熟,全面的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尤其是在水利系统数据库建设中,大部分数据库都是为了解决特定业务和研究而建设的,服务目标比较单一,难以与其他系统共享[2]。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应用环节比较薄弱。一方面,由于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数据库建设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习信息系统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较差,利用率较低,因此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调和。另一方面,由于具备水利工程专业基础的信息化人才比较缺乏,因此当前水利行业所开发的系统普遍存在功能简单、利用率低、效能差等问题。要想使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取得质的突破与发展,还必须在应用环节上下功夫。
首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明确内部信息化建设体系标准,确定信息平台的最低建设水平,并提出如:信息安全标准、网络设施标准、网络平台管理标准等相关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条例,引领单位人员共同努力建设信息化系统。其次,要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开发信息系统平台与单位门户网,杜绝低效开发情况。例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建立一个内外网相结合的水利工程网络平台,将内网与外网相连接,内部为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实施工程信息共享机制;外网为工程管理单位门户网,便于人民群众了解水利工程,认识水利工程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并进一步实现与人民群众共享工程信息。
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亦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做好整体规划,对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加工、存储、应用、管理等各个环节与生命周期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做好全方位的规划与管理。其次,在加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不断扩展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例如,通过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水利电子政务、国家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库等建设项目的合作与联系[3]。我们能够获得一些权威的数据资源,并以此作为信息基础进行水利数据库建设。同时,在具体的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学会结合国家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水利资源的数据,探索出有效的资源整合办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进行不断的更新,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与社会服务水平。
目前,从整体上来说既精通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又具备一定的水利工程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因此要想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首先,我们应当根据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对于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与方案,创造有利于水利信息技术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其次,大多数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水利工程专业素养,但缺乏信息系统知识储备,因此,管理单位要针对各水利工程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系统操作水平。最后,制定一系列鼓励性的政策,全面激发水利信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为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发展水利信息化管理。结合水利实际情况,通过引进信息化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提高水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为我国水利管理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